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生涯專論 / 【生涯專論】從本體論來思考《易經》在後現代生涯境況的適用性

【生涯專論】從本體論來思考《易經》在後現代生涯境況的適用性

0

洪瑞斌 /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教授
劉淑慧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彭心怡 / 中國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兼任助理教授
張嘉惠 / 台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秘書長
盧怡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心理中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摘要

  後現代生涯境況已經有諸多討論,它來自大環境丕變,包括風險社會的來臨、組織結構的不穩定性、工作本質的彈性化轉變等。相關學者並提出後現代生涯之特徵包括「多樣性」、「無界限」以及「非線性」,有別於過去現代性生涯的單一、穩定、連續、向上等觀點。本研究將從本體論思考易經在後現代生涯境況的適用性。一方面本研究透過成中英對易經本體論之討論著手,即「不易」、「變易」、「簡易」、「交易」、「和易」等進行回顧,歸納出《易經》主要本體論是「不斷創生、變動,但透過兩極互動交融仍維持均衡和諧」的世界。對比而言,傳統社會是「穩定性均衡」的世界,大多穩定而不變;現代社會則是「線性向上成長」或「不均衡」的世界。後現代社會並非完全混亂或虛無主義,而是如同混沌理論主要以「非線性」、「複雜性」、「碎形性」、「機遇性」為特徵,因此也是「不穩定性均衡」的世界。因此《易經》「變之不變」之本體論應該是可以適用後現代生涯境況。目前已有研究團隊應用《易經》義理於生涯諮商輔導,嘗試提出德性存在生涯模式(Virtue Existential Career Model,簡稱VEC模式),其實便是企圖以本土《易經》智慧回應及突破後現代生涯境況的實踐,後續研究可再深入探究與創造性融合。

關鍵字:易經、後現代生涯、本體論、混沌理論、德性存在生涯模式

一、緒論

  在生涯領域後現代的轉向已經有眾多學者及文獻提出討論,它主要來自全球大環境的變化趨勢,現在已被通稱為「VUCA時代」,這時代的環境脈絡特性包含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模糊性等(陳家聲,2022)。大環境丕變來自包括風險社會的來臨、組織結構的不穩定性、工作本質的轉變等(洪瑞斌等人,2019)。「風險社會」的特性之一是全球化環境造成風險事件容易擴散及嚴重相互影響,其次是現代社會雖致力於風險控管,但因社會體制結構的關鍵缺陷(精細分工及專業代理),造成體制脆弱易崩解而形成重大災難頻頻發生(Giddens,1991; Beck,
1992)。隨手可舉出各種性質的國際重大危機事件,諸如2001年的911恐怖攻擊事件、2008年次級房貸引發全球金融海嘯;2020以來新冠疫情大流行及以及2022年的俄烏戰爭等等。

  組織結構的不穩定性也是隨處可見之現象,包括組織瘦身(downsizing)、外包(outsourcing)、境外投資(offshoring)(Castells,2000)以及企業併購(Carey et al.,2001;Hertz,2001)等等。而組織結構的劇烈改變與調整,也就意謂著有很大數量、比例的工作者會遭遇到解雇、裁員及被迫職業轉換。最後是「彈性化工作」的趨勢,工作本質的彈性化意指在工作時間、工作內容、地點、勞僱關係契約等四者都不再像過去那樣的穩固不變(Castells,2000)。換言之,傳統單一終身僱用、清楚職務的全職工作已經逐漸沒落中,取而代之的常聽到的新興概念,如斜槓職涯( Kuang, 2017 )、零工經濟(Gig Economy;Mulcahy,2018/2017)以及非典型就業(含部分工時、暫時性工作、派遣工作等)等新型態及觀念(鄭津津,2011)。

  因此在此大環境趨勢下,有別於過去現代性生涯的單一、穩定、連續、向上發展等觀點,許多生涯領域學者不約而同的提出後現代生涯之新定義與新觀點,包括「多樣性」(Protean;Inkson, 2006)、「無界限」(Boundryless;Inkson, 2006)以及「非線性」(Cascio,2007)的生涯特徵等。而類近的概念還有更多詞彙,像是組合式生涯、萬花筒生涯、混沌生涯等等(金樹人,2022)。Inkson(2006)曾以隱喻角度來研究生涯觀點的轉變,發現過去典型現代性生涯隱喻包括:「木樁與孔洞」、「階梯」(ladder)、「軌道」(trajectory)、路徑(path)等,反映適配性、向上性、固定或單一線性等觀點。但後現代生涯則以「多樣性」以及「無界限」來代表,前者以希臘海神Proteus(「變形者」;shape shifters)作為隱喻,後者以神的信使Mercury(有跨越距離與阻礙、快速飛行之特性)為隱喻(Inkson,2006)。

  總而言之,在大環境進入VUCA時代下,後現代生涯境況也變成多樣化、模糊或彈性化、非線性發展等重要特徵,本研究關注的是華人傳統的《易經》智慧與思維是否還能適用於後現代的生涯境況與特徵中。以下本文先進入文獻,整理與回顧《易經》之本體論,而後再嘗試討論傳統、現代、後現代社會的世界觀或本體論,以便確認其一致性與適用性。

二、《易經》的本體世界

  至於本研究何以聚焦於《易經》呢?由於《易經》為中華文化智慧之重要根源,歷代儒家將它尊為群經之首( 郭建勳,2003 )。而且《易經》本身就是研究及詮釋變化的經書,可以說《易經》是最能代表東方非線性概念的論述 (洪瑞斌等人,2014)。

  由於易經之智慧博大精深,相關論文及評論作品也很多,為能快速整理及掌握,本文主要借成中英(2006)之觀點嘗試接近易經的本體論及世界觀。漢朝鄭玄提出易經之核心涵義,包括變異、不易、簡易三者,而成中英(2006)承此基礎再擴大提出「五義」,包括:不易性(生生源發義)、變易性(變異多元義)、簡易性(秩序自然義)、交易性(交易互補義)、和易性(和諧相成義)。以下分點述之。

註:取自林文欽(2005)。《易經》陰陽思想與人生。歷史月刊,213,106 ‒ 111。

1. 不易性:生生源發義

  如同《易經・繫辭上傳》(第五章)提到「生生之謂易」。蔡憲昌(2003)討論易經哲學時提到,「宇宙乃一充滿生命,洋溢生機,生生不已,新新不停,普遍生命流衍的創化歷程,此『萬有含生論』乃易經哲學之要旨」。所以生生即是指生命不斷創造,永不止息。此即成中英(2006)稱為「不易之易」意指唯「變」是不會停止或改變的,或者是「純粹的創造性」。因此易經「不易性」的本義或本體論就是「變」的哲學。

2. 變易性:變異多元義

  承前一點所述,本體不變的是生生不息、不斷創生。而持續變化過程即朝向事物多樣性、差異性來衍生與發展,換言之這是個分化的過程。而分化的基礎都是從二分開始,所有事物的正負、強弱、陰陽兩端,再進一步更細部衍生分化。如同《易經・繫辭上傳》(第十一章)所稱:「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代表八種自然現象或基本物質,分別為天-乾、地-坤、雷-震、風-巽、水-坎、火-離、山-艮、澤-兌,這八大現象又擴充代表或象徵同類相似的諸多事物(郭建勳,2003)。

  而變易性除了現象的多元分化外,隨時間的差異化與變動性也是重點。如程頤(1990)所說:「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以及《易經•繫辭下傳》(第八章)提到:「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不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為變所適」。而變化、變動是要看時間性、順序性,如蔡憲昌(2003)所言:「易經六十四卦乃象徵宇宙萬有創化之歷程,周而復始,每卦之六爻則象徵事物發展之六個階段,其初爻為始,二、三、四、五爻為中,六爻為終」。換言之,六十四卦順序、各卦六爻都反映隨時狀態之變化與發展。

3. 簡易性:秩序自然義

  雖然如上一點所述,世界是生生不息,不斷複雜創生各種現象,但卻能簡化出背後之道理。如同《易經・繫辭上傳》(第一章)所言,「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意指,天乾的現象很容易瞭解,地坤的作用也很明顯,其實都是自然的道理。因此不論如何複雜衍生的現象,最初始的開端都可以回到對立兩極的交替與作用。如同《易經・繫辭上傳》(第五章)提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換言之,指萬物變化是能簡化出一定的秩序、規律(成中英,2006)。

   而世界萬物簡單的原理,就是遵循自然的規律,這就是正道。如同《易經•繫辭下傳》(第一章)所言:「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意即指天地運行之道就是我們要觀察仿效之守正之道,而日月運行之道也是正大光明,所以萬物變動都還是離不開守正的「一」,這不變的本體(南懷瑾,1991;蔡憲昌,2003)。金景芳、呂紹綱(1996)也解釋,「乾之易,坤之簡,合起來看,就是自然的意思,乾與坤創生萬物全不必動腦筋,勞氣力,自然始物,自然成物」。因此易經之簡易性原則即是指順其自然(林文欽,2005)。

4. 交易性:交易互補義

  如前面所述,最基本的變動原則都是從對立的兩極開始,因此,不論是陰陽二極、正負二個面向或剛柔二個個體,從互斥、互補到互動;從交攻、交換到交融交合。易經交易性是指兩極交互作用後而有創生性。像是《易經•繫辭上傳》(第一章)提到,「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又如《易經・繫辭下傳》(第五章)所述,「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成中英(2006)也指出「是有無相通以形成事物的完整性與再發展性,同時也形成新的共同的發展可能並創造新的事物」。總而言之,陰陽兩極或兩面之交互作用與融合,才能衍生與創造各種新事物或新生命。

5. 和易性:和諧相成義

  如成中英(2006)所述,「易的交易性的最終目的在實現天地萬物的條理組織以及人類世界的和諧繁榮」。換言之,易經哲學的終極價值即和諧性。林義正(1995)也有相同觀點:「如果是二個相異的個體相遇,彼此之間由相攻、相推、相摩、相盪、相感、相應、相取、相求、相得、相錯、相雜、相和以致於太和,此太和是生生之太和,是動態的和諧」。

  曾春海(2003)也有類似觀點並稱為「總體均衡律」,並說「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的「一」即制約陰陽的「太極」,且在太極的統合作用下,使萬物在變化中相互調節。就是「一」或「太極」使宇宙萬物保持一體性的秩序(曾春海,2003)。如易經〈乾卦・彖傳〉指出,「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因此萬物各有其特質或本性,只要守正,守其原初本真,便能形成自然和諧(成中英,2006;郭建勳,2003;曾春海,2003)。又《易經・繫辭下傳》(第五章)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可知天下萬物自然走向不同路徑,或是各種思想分歧爭論,但最終都會歸於一致。換言之,和易性如同易經終極的目的論或價值論。

  由上述各點之討論,可以看出不易性、變易性、簡易性、交易性、和易性等五義之間彼此相互關聯。總結而言,易經的本體論視世界是生生不息,不斷變異分化,而對立面也是不斷互動融合再創生,但不論如何複雜分化,背後都有簡約的原理,即順應自然,但最終世界或生命終究是維持和諧或均衡的狀態。簡言之,易的宇宙是個動態、多元、創造性,對立卻交合的一個均衡的總體(成中英,2006;林義正,2005)。null

三、從傳統到後現代的世界觀與基本假設

1. 傳統社會的世界觀或本體論

  由於傳統社會多是封建的社會政治體制,如君主制,而主要生產型態多為農業社會,因此主要形成穩定不變的世界觀或本體論(洪瑞斌等人,2007;洪瑞斌等人,2020)。包括真理的基本假設是道德主義的,真理是基於傳統或宗教的教條或信念,或是先知智者、帝王等權威的指示(陳千玉譯,1996)。而關係及群體的基本假設是集體主義的、專制或家長式取向,社會組織及群體是假設一體式的,權力是集中於最高或少數權威,但講求關係主義或溫情取向(洪瑞斌等人,2007;陳千玉譯,1996)。

  若以時間觀之基本假設來看,傳統社會可能配合農業耕作之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基本上是「循環觀」。包括「周而復始」、「生死輪迴」等觀念,或像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等俗諺(王思峯,2020;林姿葶、鄭伯壎,2013)。另外,若以生涯觀之基本假設來看,傳統社會缺乏自由開放的就業機會結構,士農工商等職業階層是固定的,職業轉換的機會低,因此「父業子承」、「代際傳承」便是傳統生涯觀(洪瑞斌等人,2020)。而且「父業子承」、「代際傳承」其實也等同是循環觀。

  總結來說,傳統社會可能基於社會政治與權力結構的治理需要,希望維持長期穩定性;另外在農業生產型態也希望按節氣時序可預期的變化,也是朝向一種穩定性。因此大致可以說前現代的傳統社會是「穩定性均衡」的世界,大多長期維持穩定而不變,基本意象或可用圖2之一般景氣循環圖來大致示意。

註:取自黃銘章(2004年8月2日)。TFT難逃Crystal Cycle緊箍咒?。 DIGITIMES。
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rpt/rpt_show.asp? cnlid=3&cat=LSF&v=FM0401&n=0

2. 現代社會的世界觀或本體論

  所謂現代社會其實是工業革命及工業化成熟之後,傳統農業主要生產型態轉為以工業商業為主要生產型態的社會,因此生活方式與哲學與價值觀有所不同(洪瑞斌等人,2020)。現代社會在真理的基本假設是實用或理性主義的,真理是基於理性推論科學實證,或是實測效用的結果(陳千玉譯,1996)。而工業社會因為盛行「理想的科層組織」,所以組織及群體的基本假設是講求合理化、效率化取向,包括正式制度化、精細分工與專業化,還有去除情感性、個別性(即除魅),就是為了效率極大化以及持續成長(洪瑞斌等人,2007)。

  現代社會隨著工業化鐘錶之普及,有能力將時間精確度量、等距化,甚至是有價化(因「時間就是金錢」之觀念革命)。若以時間觀之基本假設來看,基本上是「線性觀」。就科學來說時間是物體運動位移的計量;就觀念來說,時間是不可逆轉、不可重複的「時間之矢」(如「光陰似箭」)(林姿葶、鄭伯壎,2013)。另外,若以生涯觀之基本假設來看,工業社會就業選擇性多,需要於生涯早期探索自我特質選擇適配工作,再配合組織及社會的永續成長,持續向上成長。加上「現代性生涯」隱喻像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或是「階梯」、「軌道」等,反映固定、單一、不斷向上成長的生涯觀(Inkson, 2006;洪瑞斌等人,2020)。

  總結來說,現代社會基於工業化及科學管理的野心與目標,希望維持長期穩定成長與發展;另外在工業生產型態也將時間視為線性化可計量、可分割、可計劃的資源,而組織觀也反映效率化或績效主義。如同現代性生涯觀,現代社會的世界觀是「線性向上成長」的世界。長期而言,整體大多持續向上成長,所以也是「不均衡」的世界,基本意象或許可用圖3之ETF走勢圖來大致示意。

註:取自謝晨彥(2021年4月22日)。強勁復甦將帶動景氣循環股走強 美股價值型ETF看俏。理財周刊。https://www.moneyweekly.com.tw/Magazine/Info/%E7%90%86%E8%B2%A1%E5%91%A8%E5%88%8A/59566

3. 後現代社會的世界觀或本體論

  一般認為後現代主義轉向應該是坐落於「後工業社會」或「資訊社會」的大環境中,因著資訊化、網路化而有一波革新。後現代社會境況下,有著劇烈變化、不確定性、片斷性、複雜性的環境特性(洪瑞斌等人,2020)。如前述,而後也有稱為「風險社會」或「VUCA時代」來指稱它的負面風險性及難以因應。後現代社會在真理的基本假設是脈絡主義或建構主義,真理是必須視情境脈絡而定,而且容許有在地知識以及另類論述或敘事的空間,因此真理是多元且被建構的(洪瑞斌,2010;陳千玉譯,1996)。如前述後現代社會被稱為後工業社會是因為資訊化、網路化帶來新一波工業革命,而與工業社會明顯不同。包括網路化帶來遠距工作、消費或虛擬社群,以及資訊科技帶來自動化生產、智能化系統等,因此生活方式與哲學與價值觀也有所轉型。由於後現代強調「去中心」,所以,組織如同網絡,不同人或單位都是網絡裡的節點,每個節點有影響性也被影響,相互激發,在組織及群體的基本假設方面,是強調多元、平權、自主、反思性等(洪瑞斌,2010;洪瑞斌等人,2007)。

  若以時間觀之基本假設來看,後現代社會時間觀並無清楚論述,但若以後現代的多元性、非線性來看,「多工時間觀」(polychronicity)可能是適用的。多工時間觀之意涵包括同時兼顧多項活動或任務,時間無法被精確計量、切割與固定,難以按計劃表行事,對時間的溝通與決策依脈絡而定等(林姿葶,2021;陳千玉譯,1996)。另外,以生涯觀之基本假設來看,後現代生涯包括「多樣性」、「無界限」、「非線性」等基本觀點,所以斜槓生涯是具體的實踐(Inkson, 2006;洪瑞斌等人,2020)。

  總結來說,後現代社會基於其明顯特性,包括變異性、不確定性、片斷性、去中心性、多元性等,其世界觀應該是非線性的動態變化。但是至於長期來看是均衡或不均衡呢?上述文獻及論述並無法確知。

4. 後現代世界是完全混亂無序亦或是亂中有序

  承前所述,後現代世界充滿變異性、不確定性、片斷性,但究竟是完全混亂無序亦或是亂中有序呢?後現代主義之學者中,部分屬於社會建構論或建構主義,另外部分屬於解構主義。由於後現代十分強調去中心性,我們好奇若是解構主義只是不斷無限解構,是否會陷入Feyerabend所說「 Anything goes 」,而變成激進「相對主義」,甚至是「虛無主義」。那後現代境況就會成為完全混亂毫無秩序,基本意象如同圖4之抽象色彩圖可大致示意。

註:取自Alexander Volkov(2000年至2022年)。五顏六色的抽象派表示樂趣美好的構成藝術品設計與樂趣刷子衝程和點水彩墨水的。Dreamstime.com。https://cn.dreamstime.com/%E4%BA%94%E9%A2%9C%E5%85%AD%E8%89%B2%E7%9A%84%E6%8A%BD%E8%B1%A1%E6%B4%BE%E8%A1%A8%E7%A4%BA%E4%B9%90%E8%B6%A3%E7%BE%8E%E5%A5%BD%E7%9A%84%E6%9E%84%E6%88%90%E8%89%BA%E6%9C%AF%E5%93%81%E8%AE%BE%E8%AE%A1%E4%B8%8E%E4%B9%90%E8%B6%A3%E5%88%B7%E5%AD%90%E5%86%B2%E7%A8%8B%E5%92%8C%E7%82%B9%E6%B0%B4%E5%BD%A9%E5%A2%A8%E6%B0%B4%E7%9A%84-image135921408

  例如傅柯對主流知識進行批判,挑戰主流知識的正當性,就是在對「知識」進行解構,而且解構的目的不是建立另一種傳統知識論,隨之而來的是說話者或作者主體性之消解(高宣揚,1999)。Derrida也是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他認為解構是對權威或習以為常的事物提出質疑(洪如玉、陳惠青,2016)。洪如玉、陳惠青(2016)曾歸納Derrida的解構概念,得到4要點,包括:1)解構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思維策略;2)解構是跳脫二元對立的思考;3)解構強調意義的繁衍性;4)解構尊重多元異質的聲音。

  可是即便如此,Derrida的解構哲學還是提出倫理學論述,而非毫無倫理原則。Derrida的倫理學是強調人對他者的責任與關懷,受列維納斯「他者哲學」的影響(洪如玉、陳惠青,2016;李明容,2015)。換言之,解構如同去除我執,或是消除主流知識與結構帶來的障蔽,然後我們才能重新觀看與理解,並且接納他者。另外,傅柯就算批判主流知識或論述帶來的宰制與壓迫,但還是主張取而代之是必須尋找與復興各方具脈絡性的「在地知識」(White & Epston,2001/1990)。因此,解構並非經常被誤解的完全破壞、否定,或是虛無主義(洪如玉、陳惠青,2016)。簡言之,當去中心而解構主流知識後並非「無中心」或者完全反知識、無知識(若然,就不須任何學術研究了),而是保持多元中心或微中心,可能類近於交互激發影響的複雜網絡,多元的微小中心便形成大小不一的節點,所以是亂中有序。若完全無中心也就沒有節點,複雜網絡系統也將崩解潰散。

  總而言之,後現代的世界並非完全混亂無序,它雖以不確定、片斷及非線性為主特徵,但混沌與複雜中仍有某種原則,關於亂中有序以及複雜系統的運行原則晚近有混沌理論提出相關說明。

四、後現代生涯與混沌理論

  混沌理論的起源,分別出自於不同領域科學家在接近的時間點,正好不約而同的發現。像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氣象學者勞倫茲、羅沙拉摩斯國家實驗室的費根堡研究雷射核融合等。而勞倫茲研究氣象預測,結果發現並提出有名的「蝴蝶效應」以及「奇異吸子」(Gleick,1991/1987)。後來便以「混沌理論」來稱呼這些不約而同的發現。簡言之,混沌理論是研究非線性現象的科學,並主張這世界大多數存在的都是非線性的現象,因此混沌理論便適用後現代社會境況與世界。

註:取自Gleick, J.(1991)。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林和譯),頁40。

  混沌理論的研究發現有一重要特性,它們都研究極其複雜的現象或題目,但背後往往有著很簡單的模式(pattern)或原理。尤其是透過「矛盾」的陳述,有時可以思考現象複雜性背後的簡單道理(Briggs & Peat,2000/1999)。如同Briggs & Peat(2000/1999)所說:混沌理論告訴我們,當生命似乎面臨前所未有的複雜時,或許就在鄰近的角落裡,仍有著一股簡單的秩序;而當事情看似簡單,我們也該特別小心掩藏其下的細微差異與精細微妙之處。(頁126)

  有趣的是這樣混沌理論的特性似乎與前述易經本體論特性同時兼具變易性、簡易性有驚人的相似性。混沌理論裡重要概念「碎形」(fractal)就是同時兼具複雜性與簡易性的最好例證。所謂碎形是指「一個粗糙或是零碎的幾何形狀,每個整體都可以分成數個部分,每個部分又都是整體縮小的形狀,因此通常具有自我相似(self-similarity)的性質」(楊淑涵,2020)。碎形的圖形在自然現象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像是樹葉、海岸、雪花、海浪等,過去一般以為是隨機產生的自然現象圖像都可以用碎形結構加以分析(楊淑涵,2020)。

註:Sevenchung(2008)。天空裡的Fractal。痞客邦。https://sevenchung.pixnet.net/blog/post/41720669
註:取自金樹人(2022)。生涯混沌論的啟示:後疫情時代的職場幸福。

  因此從適用於非線性世界的混沌理論可以看到亂中有序的後現代社會應屬於「不穩定性均衡」或「動態性均衡」,即便從現象特徵看起來是複雜、變動不羈,但最後還是維持某種隱微的秩序與均衡。而後兩位澳洲學者Robert Pryor與Jim Bright已嘗試運用混沌理論提出生涯混沌理論(Chaos Theory of Careers,簡稱CTC)以面對後現代的生涯境況,即變動性與不確定性(Pryor & Bright, 2011)。Pryor 與Bright(2011)提出生涯混沌理論四個主要概念或生涯發展的關鍵因素,包括:1)複雜性(complexity)、2)改變(change)、3)建構性(constructiveness)、4)機緣(chance)等(楊淑涵,2020)等。同樣可以看到易經的本體論假設與混沌理論的基本觀點有許多相似或吻合。

  Pryor與Bright的生涯混沌理論也借用蝴蝶效應及奇異吸子的觀念,提出「生涯蝴蝶模式」,其實奇異吸子的圖像就是「無限大」符號的無限循環運動,而且路徑接近卻不重複。於是這個雙環迴路就被Pryor與Bright構想成兩個交互作用的系統或迴路,一個圈是計畫性的生涯或生活軌道,另一個圈是非計畫性的生涯或生活軌道,但從計畫性的世界與軌道跳到非計畫性的軌道的奇異吸子是機遇性或偶發性事件(金樹人,2022;洪瑞謙、林怡君,2022;楊淑涵,2020)。於是後現代生涯可以理解為在變動vs.不變;確定vs.不確定之間轉換的動態性均衡。

註:取自金樹人(2022)。生涯混沌論的啟示:後疫情時代的職場幸福。
原圖於 Pryor, R. G. L., & Bright, J. E. H. (2011). 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s: A new perspective on work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Routledge.

五、易經義理應可適用後現代生涯境況

  前述討論可以瞭解後現代社會之世界觀或本體論是亂中有序或不穩定性均衡,而這正好也符合易經的本體論假設,因此易經關於變的知識與智慧應該可以適用於後現代生涯的境況。目前已有劉淑慧教授之研究團隊先前嘗試運用《易經》義理於生涯輔導或諮商,進行一系列研究之試驗,最後累積數年研究成果嘗試提出德性存在生涯模式(Virtue Existential Career Model,簡稱VEC模式)(洪瑞斌、劉淑慧,2014;彭心怡等人,2015;劉淑慧、洪瑞斌,2015;Liu et al., 2016;劉淑慧,2020)。

  而德性存在生涯模式是依據太極陰陽以及四相的概念,而推衍出五個原型,分別為:掌控-陽、落實陽在陰中、悅納-陰、變通-陰在陽中、綜合-陰陽合(Liu et al., 2016;劉淑慧,2020)。所謂掌控(陽)的主要目標是確認及創建個人追求的目標,並且加以規劃、導向及控制。接著落實(陽在陰中)的主要目標是保持務實的態度,並努力針對個人劣勢、環境要求或限制進行處理或管理。而悅納(陰)的主要目標是享受生涯變動的本質,不論他被給定的或遭遇的處境為何。還有變通(陰在陽中)的主要目標是保持彈性的態度,盡量去轉換個人能耐、環境資源,以尋找在現實中達到個人生涯願景的其他可能途徑。最後綜合(陰陽合)主要目標是以創意及和諧的方式綜合運用陰(悅納)與陽(掌控或目標感)的力量(Liu et al., 2016;劉淑慧,2020)。

註:取自Liu, Hung, Peng, Chang & Lu (2016). Virtue Existential Career Model: A Dialectic and Integrative Approach Echoing Eastern Philosophy.

  總結而言,在後工業或資訊社會的總體變遷中,後現代的生涯境況已然確認。而後現代生涯之特性包括:非線性、多樣性、無界限等。而在本文分別回顧整理下,可以區辨傳統社會之世界觀是「穩定性均衡」的世界,現代社會之世界觀是「線性向上成長/不均衡」的世界,最後後現代社會是「非線性/亂中有序」的世界。在西方,目前已有混沌理論嘗試回應即面對後現代世界以及生涯境況。進一步,我們從文獻回顧中發現混沌理論的關鍵特性或核心要素(複雜性、改變、建構性、機緣、碎形性等)與易經本體論之明顯相似與共通性,易經之五義包括:不易性、變易性、簡易性、交易性、和易性(成中英,2006)。

  換言之,《易經》「不穩定性均衡」(動態和諧)或「變之不變」之本體論觀點應該是可以適用後現代「亂中有序」世界的知識系統。目前已有少數研究團隊嘗試將易經義理運用及融合到生涯發展與諮商理論中(洪瑞斌、劉淑慧,2014;彭心怡等人,2015;劉淑慧、洪瑞斌,2015;Liu et al., 2016;劉淑慧,2020),後續研究值得再做更多深入探討。總之,嘗試以本土《易經》智慧回應及突破後現代生涯境況的實踐,應該是有意義、有創造性的學術工作。尤其,東方平衡觀智慧之復興有可能提供長期以西方現代科學之知識論、本體論框架造成全球暖化環境崩解危機的一帖新解方。


參考文獻

  • Beck, U. (1992). Risk society: toward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 Cascio, W. (2007). Trends, Paradoxes, and Som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in Career Studies. In Gunz, H. & Peiperl,M(eds). Career Studies (pp.549-557). CA: Sage.
  •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Polity Press.
  • Hertz, N.(2001). The silent takeover: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death of democracy. Free press.
  • Inkson, K. (2006). Protean and boundaryless careers as metapho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9, 48–63.
  • Liu, S-H., Hung, J-P., Peng, H-I., Chang, C-H., & Lu, Y-J. (2016). Virtue Existential Career Model: A Dialectic and Integrative Approach Echoing Eastern Philosoph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1761. doi: 10.3389/fpsyg.2016.01761
  • Pryor, R. G. L., & Bright, J. E. H. (2011). 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s: A new perspective on work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NY: Routledhe.
  • Briggs, J. & Peat, F. D.(2000)。亂中求序:混沌理論的永恆智慧(姜靜繪譯)。 先覺。(原著出版於 1999年)
  • Carey et al.(2002)。合併與收購(李田樹譯)。天下遠見。(原著出版於2001年)
  • Castells, M.(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等譯)。唐山。
  • Gleick, J.(1991)。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林和譯)。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 1987年)
  • Kuang, S.(2017)。斜槓青年:全球職涯新趨勢,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 圓神。
  • Mulcahy, D.(2018)。零工經濟來了(羅耀宗譯)。天下雜誌。(原著出版於2017年)
  • Schein, E. H(1996)。組織文化與領導(陳千玉譯)。五南。(原著出版於 1992年)
  • White, M. & Epston, D.(2001)。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廖世德譯)。心靈工坊文化。(原著出版於1990年)
  • 王思峯(2020)。全觀當下:華人的時間與機緣。載於金樹人、黃素菲(編),華人生涯理論與實踐:本土化與多元性視野(343-363頁)。心理出版社。
  • 成中英(2006)。論易之五義與易的本體世界。台北大學中文學報,1,1-32。
  • 李明容(2005)。差異的共在—德希達解構哲學的倫理與政治。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文欽(2005)。《易經》陰陽思想與人生。歷史月刊,213,106 ‒ 111。
  • 林姿葶(2021)。一心多用抑或一心一意:組織中的多工時間觀研究回顧。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1(2)。1-31。
  • 林姿葶、鄭伯壎(2013)。組織中的時間與時間觀:回顧與展望。本土心理學研究,40,143-195。
  • 林義正(2005)。成中英《易》說研究。載於潘德榮、賴賢宗(主編),東西哲學與本體詮釋(63-102頁)。康德出版社。
  • 金景芳、呂紹綱(1996)。周易全解。吉林大學出版社。
  • 金樹人(2022)。生涯混沌論的啟示:後疫情時代的職場幸福〔研討會演講〕。台灣員工協助專業協會年會主辦「2022 年邁向後疫情時代的幸福職場專業論壇暨學術研討會」之報告論文,台北市,台灣。
  • 南懷瑾(1991)。易經繫傳別講(下)。老古文化。
  • 洪如玉、陳惠青(2016)。解構哲學之探討及其對審美教育學之啟示。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1),115-137。
  • 洪瑞斌(2010)。組織的多重真實性:一個組織諮詢案例的敘事性反思。應用心理研究,47,41-88。
  • 洪瑞斌、李志鴻、周志明、劉兆明(2007)。從組織文化角度探究健康組織之意涵。應用心理研究,36,151-191。
  • 洪瑞斌、楊康臨、莊騏嘉、陳筱婷(2020)。自我認同與生涯發展:雙文化自我之生涯發展論。載於金樹人、黃素菲(主編),華人生涯理論與實踐:本土化與多元性視野(365-396頁)。心理出版社。
  • 洪瑞斌、劉淑慧(2014)。生涯韌性經驗之現象學探究:應用敘事、團體與易經視框詮釋其普遍結構與發生結構。國科會計畫NSC 102-2410-H-034 -005-。
  • 洪瑞斌、劉淑慧、彭心怡、盧怡任(2019)。生涯發展與諮商的後現代轉向:朝向生涯建構論的開展。台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生涯電子報,37,1-8。
  • 洪瑞謙、林怡君(2022)。生涯諮商典範轉移新趨勢對生涯轉換的啟發。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1),31-44。
  •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五南圖書。
  • 郭建勳(2003)。新譯易經讀本。三民書局。
  • 陳家聲(2022)。後疫情新時代,思維升維,打造幸福〔研討會演講〕。台灣員工協助專業協會年會主辦「2022 年邁向後疫情時代的幸福職場專業論壇暨學術研討會」之報告論文,台北市,台灣。
  • 彭心怡、劉淑慧、洪瑞斌、盧怡任、張嘉惠(2015)。從易經內涵探討生涯發展中轉化之經驗結構。台灣心理諮商季刊,7(2),20-48。
  • 曾春海(2003)。易經的哲學原理。文津。
  • 程頤(1990)。易程傳。文津。
  • 楊淑涵(2020)。生涯混沌理論的本土化實踐。載於金樹人、黃素菲(主編),華人生涯理論與實踐:本土化與多元性視野(201-230頁)。心理出版社。
  • 劉淑慧(2020)。德性存在生涯模式:易經和現象學之啟發。載於金樹人、黃素菲(主編),華人生涯理論與實踐:本土化與多元性視野(441-496頁)。心理出版社。
  • 劉淑慧、洪瑞斌(2015)。易經生涯困境反思網際網路模組之建置與困境轉變經驗結構之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MOST 103-2410-H-018-008 -。
  • 蔡憲昌(2003)。易經與人生。國立嘉義大學通識教育集刊,1,69-99。
  • 鄭津津(2011)。非典型就業之衡平機制-法制面之研究。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報告
  • 。計畫編號︰(100)036.80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