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小萍 / 諮商心理師
心理學在企業的正向力量
過去的心理學重在病理與改善問題行為與困擾。自正向心理學提出後,認為心理學不僅重視治療,更應該將關切的焦點,放在如何更快樂、更健康上,應該花更多的心力關注在正向情緒,如何追求幸福,有意義的人生。這樣的理念與做法,也逐漸應用在企業中,或導入員工協助方案(EAP)或是使用企業教練來提升員工的績效、達成組織目標,更能讓員工有更高的滿意度與幸福感;依據哈佛商業評論(HBR, 2009)指出企業雇用教練是為了正面的目的,主要是培養高潛力人才,協助他們轉型和升遷。
企業教練概況
根據2020年國際教練聯合會(International Coaching Federation, ICF)發表一份全球161個國家的教練市場普查的資料顯示,2019從事教練的人約71,000人,較四年前成長達33%,其中亞洲地區為屬新興市場,約有4,600名左右的教練,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教練服務的領域主要以領導力教練,高管教練,業務 / 組織教練或小型企業教練等,多數的教練提供諮詢、培訓與引導服務,與客戶間形成合作緊密的策略夥伴,支持專案成果的達成。在教練的訓練上,約有8%是取得大專院校的學位證書,大多數是取得「教練學校」的專業認證,HBR的調查中,擔任企業教練多具商學或企管顧問的背景,具有心理學背景也有20%,但「商業見解」則是決定教練工作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曾資料顯示,亞洲地區的企業教練領域仍有大幅成長空間,對於具心理專業人員亦評估是否加入此範疇。
從實務專家肩膀看企業教練
與黃總經理( Jim Hwang )是去從事人力資源工作時結緣。猶記當時就一個擬定主題的內訓課程,進行邀約的會談。即使是預算不高的小案子、但在討論課程內容時,Jim仍使用顧問案的好奇,探索課程目標與期望,澄清課程對於個人、組織績效的影響,其專業與認真令人印象深刻,也與其他顧問公司有明顯不同。之後我因為工作異動,雖並無業務往來,但常在社群媒體中看見Jim的貼文,深耕企業教練超過10年以上,同時舉辦每季舉辦「影響力沙龍」,人資夥伴自由參加,落實與倡議「work and life balance」的理念,員自由故萌生訪談的想法,希望藉實務專家分享,一探企業教練內涵。
清楚的定位:企業的策略夥伴
訪談一開始,Jim就企業教練(Executive coach)、諮商(conselling)、職涯教練(career coach)與生命 / 生活教練(life coach)等澄清。企業教練主要與個人在組織中的發展有關,也需要與員工的個人發展計畫(Individal Development Plan, IDP)有高度連接,其中影響企業教練成效的關鍵,則是必須將員工的直屬主管視為sponsor,對於員工的發展與改變扮演需要高度的關切與涉入。身為企業績效顧問Jim在接受企業教練(Executive coach)的委託時,首先關切的是組織中發起與關係人(stakeholder)是誰?企業教練要能夠成功,除了人力資源部門之外,總經理 / 董事長等負責經營決策的主管與接受教練服務者(coachee)的主管(sponsor)更是關鍵,所以在教練案成立之初,Jim會與經營主管、人資、直屬主管與當事人成立專案,建立合作的夥伴關係,對於何以要提供當事人(coachee)教練服務、與其個人發展計畫的關係與期望為何加以釐清。經營主管與直屬主管的介入,在教練服務的過程有更多的對話,透過溝通與回饋,讓教練服務確保與組織目標與個人發展目標一致,可以核對員工的發展是否在既定的軌道上。若無經營主管與直屬主管的參與,企業則可考慮其他的介入方式。
利用測評工具帶著客戶往前看
科學有效,客觀資料與評估指摽也是教練過程中所重視的。Jim除了取得教練領導認證外,亦具備Hogan Assessments授證講師暨教練資格,該測評常用來作為高階主管發展力評估。在教練服務中會透過測評報告協助當事人自我覺察,透過報告內容,來釐清發展目標界定改變與教練服務的內涵。教練成果視為績效管理/績效發展/個人發展計畫一環,不但PDCA的過程是不可少的,但其中密切的溝通也是必要的。
企業教練與諮商輔導最大不同之處,前者重在領導力發展、未來職涯的準備,帶著客戶往前看;Jim表示企業教練一般是不會處理客戶過去創傷經驗 / 黑暗面(Shadow),一方面與教練業務範疇有關,另一方面則與處理這類議題所需的時間、專業有關,若有需要會建議尋求諮詢 / 輔導協助。
扶鏡人,讓客戶透過自覺而改變
談起教練服務,Jim表示教練的工作,像個「扶鏡人」一樣,幫客戶把鏡子扶好,猶如讓客戶好好照個鏡子,看到鏡子中的自己,就知道那裡需要調整與改變了,其中促發自己改變的力量,與諮商/輔導中精神與諮商/輔導了基本信念相同:相信案主/來訪者自己的資源與能力,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是重點,「該不該給答案」更是專業教練需要具備的智慧與能力,也給了企業教練一個清楚的定位。在會談中,Jim也數度表示「企業教練」是一門助人的事業,在我好奇的探問之下,Jim表示也接觸過「焦點解決」與「人際歷程」等諮商學派,雖然並未投入治療與接案的工作,但學派中的一些觀點與做法,仍有所助益。我也感受到,在商業見解之外,Jim流露出對人的關懷與熱情,為企業教練工作增添的一些溫度。
黃聖峰 / 睿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暨教練顧問
具備將近20年豐富的企業教練顧問與授課經驗,取得 Hogan Assessments 授證講師暨教練及各式領導認證講師資格,目前同時為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兼任講座,同時具備外商惠普業界多年實戰經驗。(摘自經理人雜誌之「觀點作者」專欄作者介紹。)
參考資料:
有請企業教練(哈佛商業評論)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0992.html
2020年ICF國際教練聯合會全球教練市場普查報告
http://www.cw-coach.com/article-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