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宏/擺渡系統設計 營運長/新北市就業服務中心諮詢老師
您認為擁有高超專業,在職場中就穩保高枕無憂嗎? 相信正在職場打拼的您,肯定正如搖頭娃娃般用力搖著頭,內心高分貝地吶喊著:「怎麼可能?」。對於正在校園積極耕耘追求卓越競爭力的學子們,對這般的回應更是無法想像。其實,面對職場環境,除專業學習外,也非常需要對職場內的規範有更深度的掌握與體會。現在有愈來愈多大專院校,積極安排學生實習相關的活動,就是為了讓學子們提早了解職場生活型態,為順利投入工作職場做準備。
一般對職場中的規範常以職場倫理來稱之,意思是指工作中被規定應遵守的規範,這是屬於企業內部法定的範疇,經常是在公司規章或工作說明書上以白紙黑字呈現的規定,藉以規範企業內的員工行為;另一種,則較傾向被稱為潛規則,意指檯面下的遊戲規則,沒有正式文字規範,在所有行業及人群中約定俗成,被廣泛遵守的隱含性規則。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潛規則甚至能取代原本正式的規範,由於相當重要,也經常成為員工產生離職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下筆者依據文獻、雜誌資料整理及自身的具體經驗列舉以下幾項職場潛規則,並以做事方面及做人方面等兩面向來加以說明:
做事方面:
1.時間成本:在職場中,時間就是金錢與成本。無論是上班、會議、專案執行進度等活動,大都不是個人式的獨立活動,強調集體的觀念,因此在職場中,特別會注意時間觀念。如果你經常遲到,不僅在等候你時需要耗費許多的成本,更會讓人感覺你不在意,或是做事漫不經心。
2.加班文化: 在人事規章上都會載明上下班時間,然而真實的職場世界裡,這些時數都僅是參考用,職場的工作時間依據的是工作的需要而非人事規章。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若經常踩到此地雷不自知,就可能換來主管及資深員工負面的工作評價。
3.主管聖令:工作說明書是一般企業針對某特定工作的工作內容及條件要求,以文字的方式書寫呈現,以作為員工工作行為的依據。但在職場中也存在著主管說了算的潛規則,由於工作任務變化快速、任務更多來自於突發狀況,因此工作內容經常是依據主管的指派,而非工作說明書。
4.成本至上:企業經營經常採取效益分析為原則,即利用最少的投入成本,期望創造多數倍的利益回收。成本便成為公司在經營的重要考量,由於面對中小企業經常在成本上捉襟見肘,員工在做事或辦活動上更須特別顧慮到成本,要把公司的錢當作自己的錢來花,是職場處事的關鍵原則。
做人方面:
1.低調姿態:在職場中,員工彼此間存在著既競爭又合作關係,在這微妙互動中,保持低調是職場為人的重要潛規則,尤其是新進同事更需切記。許多新進同仁剛進入公司,期待透過卓越表現來獲得肯定與青睞,但卻容易適得其反。就如合唱團成員,除自己的聲音悅耳外,更重要的是懂得聽別人唱才是團隊精神的展現。因此,讓別人看見自己成績的同時,更要大方地將功勞與其他人分享,多配合、少計較。
2.人際尊重:溝通能力是職場工作者的基礎核心能力,但能言善道不代表在職場中就保證卓越。因為在職場溝通時必須相互尊重,在團體溝通時,別打斷他人說話,愛插話不僅令人感到你不懂得尊重對方,更顯示個人社交技巧太差,容易讓其他人對你保持距離並逐漸招人邊緣化。
3.遠離八卦:謠言是企業溝通常見的非正式管道之一。媒體八卦經常成為職場同事間茶餘飯後的話題。然而面對公司內部成員,和同事閒聊確實可增進彼此的情感,但務必適可而止,千萬別成了愛說是非、聊八卦的人,或許有一天你就會成為八卦的主角。
職場潛規則並非僅限於以上這幾點,也會因企業特性而有所差別。因此無論是社會新鮮人或轉職進入新環境的工作者,筆者建議都應採取多問、多做、少批評的態度來面對新環境。不僅是知識、技術、能力的適配,懂得在特定環境中察言觀色才是生存王道。而企業端方面,也可以嘗試透過人資單位,給新人安排資深同事,作為其職場生活導師,除了可以協助新人了解公司規範及工作事項外,更能給予文字外的規範提醒及精神上的社會支持,相信這將有助於勞雇雙方達到雙贏局面。
—
本文章刊登於第11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