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生涯專論 / 【生涯專論】條條大路通夢想—生涯交通網的發展與應用

【生涯專論】條條大路通夢想—生涯交通網的發展與應用

0

區雅倫 / 輔仁大學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生涯交通網」是一套摺頁小簡,從2000年起提供高中生在生涯輔導所用,每年隨大學新增科系有所調整,分為不同年度的版本。因其突破傳統選系輔導框架,以終為始的訊息認知歷程,含擴大學科系到職業發展。觀念簡單易懂,教學或諮商都容易上手,二十年來廣受高中師生好評,在各校生涯輔導手冊、興趣量表解釋與生涯規劃課本,常見到「生涯交通網」(以下簡稱交通網)的身影。

  交通網當初的開發念頭,定位於支援選填志願的輔助材料,做一份有別於落點分析之輔導策略,實在談不上生涯理論或資訊模組。經歷了二十年的風吹雨打,加上教學與諮商的實戰經驗,交通網逐步被琢磨與雕塑,也漸漸體現了多種生涯理論的實踐現況,但它的功能仍僅為輔導工作補足一塊缺口。本文目的乃嘗試以生涯理論為基礎,說明交通網之構想與發展歷程,並撰寫10個教學諮商列舉,讓關心生涯諮商的工作者有機會運用它,並提供改進的建議。

一、研發動機

  大學多元入學已實施二十餘年,在其中努力過的教師都能觀察出,招生制度影響校系選擇,生涯教育在高中教育現場的確落地生根,再加上生涯課程與測驗工具的介入,學生多能提升自我的生涯成熟度,且能善用生涯訊息與活動體驗(王士英等,2007)。但在選填志願的實境中,發現學生的選擇歷程仍在考試分數換取熱門科系的巢臼,追逐社會價值的排行榜,無法以長期生涯探索來看待自己的選擇。大學校系資訊平台雖已盛行,大學生涯營隊也如火如荼,但還是缺乏一套以各期生涯準備度為基礎的認知模組。

  美國是最早發展生涯理論與教育介入的國家,在大學採不分系制度,各州所訂生涯教育規範中,如華盛頓州教育局(2018)先引導高中生思考未來從事甚麼職業;職業定向後再開始高中選課輔導,大學選主修課程後,繼續考量職涯需求,同時進行基礎與專業的課程訓練。在文獻或規範中,生涯發展過程均以職業方向為標的,高中準備力在選擇大學,大學準備力在選擇職業,職場準備力在工作適應與成就(NACAD,2015)。

  回頭看台灣的教育現場,王思峰(2020)提到台灣的生涯輔導受限於體制,高中生對職業、世界的認識與經驗相當有限,十八歲的高中生對職業所知有限,現在選的未必是將來從事的職業,他們關心的是短期內要選的科系,而非多年後的職業。台灣高中生的準備力僅在大學科系選擇,尚未思考未來就業的可能性。王思峰認為這涉及華人的時間觀與接受生涯機緣論,生涯目標先建立短期的橋頭堡,進可攻退可守,而後隨機緣再彈性調整。

  分析華人高中生的生涯機緣時間觀,若你請某位高中生思考自己想從事的職業,該生極有可能只知道職業的名義層,而不知其內涵;大多數高中生可能也不解自己是否具有職業需要的能力與專業,就算知道也沒有安全著陸的自我效能感。時間機緣論的優勢是滾動調整隨遇而安,缺點是當事人不用為每個決定負責,不適應或失敗再行調整,極易耗費教育資源與個人時間能量。

  針對華人高中的生涯決策現況,「生涯交通網」採用美國高中生的輔導認知程序,先思考職業方向;再考量與職涯相關的大學科系,最後決定高中的選課。從當下台灣高中的選系策略而言,交通網是逆向操作,以終點為開始,以開始為終點;它像是新手上路自駕遊,先構想好旅遊目的地,接著構思不同路線圖與休息站,最後再確定起點。學涯是指大學專業的學習生涯,職涯乃職業發展生涯,交通網就是建立學涯與職涯之間的連結與轉換。

二、理論背景

  為高中生設計生涯介入工具最大的挑戰,來自青少年歷練太少,體驗不深,知識底蘊才剛奠基,陳義過高的理論與程序,僅是曇花一現接著束之高閣。設計良好的生涯訊息,能在最適當的時間提供學生可理解與體會的知識,並轉化為內在動機與自我效能。交通網並非在特定理論下建構工具,而是受到某些理論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Gary Peterson(1991)研究團隊所建立的認知信息處理模式(cognitive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Peterson等人深信,個人如果能夠掌握生涯選擇的內容涵意,就能增進他生涯選擇的能力(Peterson, Sampson, & Reardon, 1991)。認知訊息處理理論擷取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協助當事人在快速變遷的環境中,發展出運用內在自我知識與職業知識,在適當的查核機制下解決生涯的困擾,人類內在對資訊處理的歷程,是有效進行生涯抉擇的重要條件(金樹人,2011)。

  在職業知識區儲存的是個人對職業世界認識的基模(schemata),它分為兩類:個別職業的知識與職業之間關係的知識。個別職業的知識如甚麼是心理諮商師?甚麼是諮商心理學系?此時可運用線上職業平台如「台灣就業通」、「UCAN大專院校就業職能平台」、「ColleGo大學選育系統」等進行搜尋了解。職業之間的關係是區辨職業間之不同,如心理諮商師與臨床心理師、社工師的異同。基模的功能在對職業與其關係的理解,它有普遍性、知識性、結構性與包容性的特性,也有階層性、抽象性與演繹性的屬性。若能在職業或科系的內涵找到可供解釋之基模,那就能對職業與科系建立清楚分明的階層結構,學生容易了解與記憶,並提供延伸思考與變化創新的機會。

  在自我知識區包含了興趣、能力與價值觀等有關需求的基模,藉由標準化測驗工具的解釋,形成了自我認知推論,等於具備了良好分化的基模;如此自我知識的基模與職業知識的基模彼此接合,生涯問題就能順勢有效的面對與解決。認知訊息處理模式強調生涯諮商與輔導歷程是一種學習過程,本質是知識的增長,在新經驗納入舊的經驗,原有的認知基模增大,也就可以自己解決生涯的問題。

  再周延與視野的生涯理論,仍需考量當事人自我主動的生涯決定。生涯交通網的發展利基,乃在協助高中生從長遠的職業為目標,來面對當下科系選擇的困境;交通網首先建立可以解釋與區分學涯與職涯的重要基模,包括興趣、知識領域與多元能力,而後分類、架構、重組與串聯各科系與職業資料。以自駕旅行的概念,設定終極目標,再規劃路線圖與中繼站。協助高中生簡明易懂的在都會交通網狀中,找尋到達目的地的數個中繼站,故此命名為生涯交通網。

三、生涯交通網的設計

  「生涯交通網」基於認知信息處理模式,協助高中生在生涯測驗解釋了解自己的興趣與能力後,探索職涯與學涯的訊息,在快速變遷的複雜環境中,運用內在自我知識與職業知識的結合,為多個階段的生涯決策進行規劃。交通網是以職業區塊為學生生涯發展的遠程目標,以認識大學專業學習為中程目標,高中選課與能力培養為近程目標。

  交通網首先建構16個職業區塊,每一區塊代表不同興趣特質的職業領域,區塊內容以橫向時間軸呈現高中生從認識學群到認識學類,理解該區塊職涯與學涯兼具的知識領域與多元能力,接著進行從學涯轉換到職涯世界的過程。以表四生涯交通網為例,它以二維建構表件,上下垂直是16個職業區塊,內含所屬的學群、知識領域與多元能力;水平維度是時間軸與科系組合,時間軸表現高中、大學到就業;職涯訊息是職業名稱,學涯訊息是學群到學類,學類再拆解成基礎學類、衍生學類與整合學類;生涯基模包含興趣代碼、知識領域與多元能力。

  交通網的設計是生涯教育與諮商的輔助教材,需要專業教師的教導與演練後,學生才有機會自主學習。本文先介紹交通網各項目的定義、來源及其功能,按著發展先後順序,分別是學群學類、職業區塊、知識領域、多元能力、認識學系與職業發展。

(一)學群學類

  在交通網中,學群學類是職業區塊下的重要項目,依發展時序,配合大學招生與量表解釋,學群學類是大考中心最早研發與應用之項目。

  高中生正值青少年,在識別自我心理特質的能力尚未分化,以「學系」來要求他們做出志願排序,乃高難度要求。教育者需要對學系做清楚的認識與界定,以群集(cluster)的概念逐步引導學生進入「學系」的理解,這是生涯心理學者理當的任務。分析者將性質相近的學系歸類為同一群集,並予命名,以方便學生以不同集群了解學系。開發學系分類系統,以階層方式有利識別、記憶與建構,以計量與質性的分析法群聚相似或相異的類別,分為大類、中類、小類等層次。

  大考中心1994年發展大學分類系統,採用興趣量表Holland類型論的六型分數,統計各學系學生受測之六型平均分數,作為各學系的興趣代碼。金樹人等人(1994)將學系名稱相近的組成一個學類,如將歷史系、史學系、藝術史學系等組成「歷史學類」;再將各學類的六型平均數為投入變項,運用多向度量尺法(MDS)得出99個學類的XY座標點,繪製二維的大學學類圖。

  大學學類圖是運用各學類興趣特質之不同,在平面上表現彼此相似程度,雖沒有納入知識或能力等訊息,但興趣乃生涯輔導的入門鑰匙,從生涯社會認知論的觀點(Sheu & Lent, 2015),個人從學習經驗後衍生興趣特質,興趣特質可能包涵人格、學習知識與喜歡的事。學類圖也參考ACT工作世界圖(world-of-work map, WWM)的做法(ACT, 2014),將大考中心的學類圖,按著學類的位置進行區域的劃分。從學類圖中約一點鐘位置為起點,順時鐘方向走,資訊學群、工程學群、數理化學群、醫藥衛生學群、生命科學學群、生物資源學群、地球環境學群、設計建築、藝術學群、社會心理學群、大眾傳播學群、外語學群、文史哲學群、教育學群、法政學群、管理學群、財經學群、遊憩運動等十八學群。

  以階層方式分類有利識別、記憶與建構,大考中心對大學科系從上而下分類為:學群、學類、學系與學校。為方便學生建構記憶,最上層學群數不宜過多,學群下設學類,學類下設學系。2021年大考中心十八學群下有126個學類,每個學類歸屬一個學群,但有22個學類跨兩學群;如資訊管理學類屬資訊與管理學群,數據統計學類屬數理化學群與資訊學群。每所校系僅能歸屬於一個學類,如台北大學統計系或政大統計系是不同大學,同屬數據統計學類,一同跨數理化與資訊學群。這樣的分類規則讓學群學類的資料庫容易處理,查詢邏輯也清楚明白。

(二)職業區塊

  交通網是以職業領域為學生生涯發展的目標,大學學習乃生涯中繼教育場域,以職業領域分區塊,學群乃是職業區塊的次階層。

  職業世界是個複雜且多元的組合,它幫助個人了解職業市場與工作內涵,也運用不同屬性的相似程度進行職業分群,但如何選擇適當的分類法,涉及到生涯資訊的對象與目的。在O*NET職業介紹的目錄內有三種職業分類,第一種是生涯集群(Career Cluster),它以工作技能領域來區分為16區塊,幫助學生藉自我養成發展出生涯路徑(career path);第二種是產業分類(Industry),以職業工作的活動來區分為20個區塊;第三種是職業家族(Job Family),乃基於職業工作者的成就與技術區分為23區塊。上述這三種分類多以產業的工作內容為分類,適合謀職或轉換者的需求,對正在高中或大學學習的學生,在現實上缺乏體驗,有學涯轉職涯的落差感。

  交通網參考美國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的職業分群系統,它運用ACT的工作世界圖,按著Prediger(1981, 2002, 2004)的人群 / 科技、數據 / 概念的雙極理論,與Holland的六型(RIASEC)理論為基礎(Holland,1997),能力與價值觀為輔,區分出12區塊,26種行職。而這些行職在空間位置,是以職業所屬興趣代碼為依據,對高中生而言,是可以想像與體會的。交通網在建立職業區塊時,排除以職業工作內容為核心,改以興趣建為重點,即以所有36種興趣單雙碼所適配的職業群,形成16個職業領域。基於Holland的理論,16個職業領域彼此形成興趣環狀關係,相鄰者最相似,次相鄰者有點相似,對角者最不相似。六個類型(RIASEC)是交通網的興趣基模,此基模不但作為興趣解釋,亦可延伸適配科系與職業,在認知架構上有記憶、分枝與溝通的效果。

  在為職業區塊進行分類與命名時,為保持高中生從興趣延伸到職業的直線推演,16個職業領域儘量與學群有點關係。大學教育不是全然直接的職業教育,而其博雅教育或學術能力培養以間接方式接軌職業領域。十八學群代表大學學系的分類,但它不是職業分類,而是進入專業發展前培訓學習的教育場所,有些職業領域的教育學習可來自兩個學群。如生物科技職業領域在大學學習時,可包含生命科學或生物資源學群;數理化學群的畢業生,可往數學資訊領域、也可往電機電子領域或工程科技領域發展;藝術與設計整合為藝術設計,社心與教育整合為社心教育。故此將18學群依據生涯發展方向,配置在不同職業領域中,此乃交通網最大的特色。惟受限於教育體制,軍警安全的專業培訓來自特殊專業的軍校或警校,沒有適當學群可以配置,但在職業領域裡它絕對擁有必要的位置。

  圖一是16個職業區塊中興趣代碼與18學群的關係圖,圖中顯示職業區塊與學群隨著興趣代碼有著相依關係,但不完全一致。其中興趣36種興趣單雙碼及適配職業興趣,取材自大考中心興趣量表線上解釋報告(大考中心,2017)。

(三)知識領域

  知識領域(Knowledge)代表擔任某一個工作職務時所需具備的學識,它是透過學校教育所學,或通過長時間工作經驗積累得到。高中所學稱為學科知識,大學各科系所學可稱為知識領域,而後就運用在職業場域上。知識領域是大學學涯到工作職涯的共通元素之一,在交通網中各職業區塊均呈現重要的知識領域。

  在工商與組織心理學領域,KSA是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s)和能力(Abilities)的縮寫,表示員工擔任某一個職務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當求職者申請職務時,企業會運用KSA作為評估指標之一,預測申請者未來工作是否成功。有關KSA的研究,累積了長久及豐富的結果,其中以職業資訊系統(O*NET)的內涵模式最有成就(Peterson, Mumford, Borman, Jeanneret, & Fleishman,1999)。

  知識領域是與工作任務相關的訊息集合,如律師的主要知識領域是法律,外科醫生的知識領域主要是醫學。知識領域是成功完成工作任務所必需擁有的條件,知識在各領域的差異很大,必須要形成基礎結構,且有意義的組織貫連才可稱為知識領域。由於專業職務的工作內容可包含若干個知識領域,所以描述一個職業時需要呈現多個相關的知識領域,如高鐵駕駛員可能需要工程科技、交運運輸、外語與物理等知識領域。

  職業對知識領域的需求,需要在大學教育中培養與訓練,舉例「諮商心理師」這個職業所需重要知識領域可包括治療諮商、心理學、社會人類等,它要在大學心理系或諮商輔導系中養成。職涯與學涯之間可用知識領域為媒介(或稱基模)進行串聯。O*NET的諸多研究已為職業的內涵模式建構出有關知識領域範疇。而學系與知識領域之間是多對多的關係,而非同一個構念,但知識領域比學系較為穩定。

  在知識領域的分類研究上,Costanza和Fleishman(1992)以職業的工作分析為起步,運用美國勞工部的職業描述詞典(DOT,1991),以其中職業工作內容建立知識領域。在知識領域的建構歷程,Costanza和Fleishman研究團隊檢查了每個職位的任務,列出為執行這些任務而必需有的相關知識,以及知識領域所涉及的結構和過程,再經過職業工作者的調查分析,得出33種知識領域,就做為O*NET職業介紹線上系統中每個職位的重要知識領域。

  大考中心(2011, 2015)運用ONET的架構,以33種知識的重要性對大學校系調查,王思峰與王思聞(2012)以ONET的33種知識量尺為工具,採用ONET資料庫與前述學系調查之資料,建構出學系「精博特徵」與「學職契連特徵」之測量指標。研究結果顯示,33種知識之資料在信度、聚斂效度、區別效度與效標關聯效度皆有良好表現。ONET的33種知識領域以職業人員為調查對象,我國學者以大學教授為對象,顯示知識領域可以作為職涯與學涯之間的串接。

  學系探索量表(2011, 2015)以30個知識領域的定義為題,排除O*NET的33種知識量尺中交通運輸、生產製造與公共安全等偏向技術職業的三個知識領域。測量高中生對30種知識領域喜歡的程度,與大學教授認定30種知識在各科系的重要程度進行比較,為高中生找出與大學適配的學類。區雅倫等(2012)分析高中與大學的探索量表資料亦發現,30個知識領域對18學群的區辨力比興趣六型分數更為理想,能成功支應學類的分流。

  承上之效度研究成果,交通網即運用O*NET的30種知識領域定義(請見表一),及大考中心全國學系調查之次級資料,建構出在職業區塊下大學知識領域與學系之間的關聯。

(四)多元能力

  除了知識領域以外,技能和能力也是O*NET內涵模式中的重要項目,不但可以預測職業申請者未來工作的表現,也可以協助學生區別職業或學系的異同。前述知識領域的概念具體與穩定,相對技能與能力抽象且複雜,且其架構受到研究樣本所影響。在工商與組織心理學,常以職能(competency)代表與工作卓越表現有因果關係的個人基本特徵。職能反映了工作者實際所做的事情,包含知識,技能,能力,動機,信念,價值觀和興趣,但在生涯心理學則認為應予以分類研究(Peterson,1992)。技能是通過培訓學習或技術經驗取得,是可測量和可觀察的。Petersons等(1999)對技能的定義,認為技能不一定是工作者穩定、持久的特徵,而是取決於經驗和實踐;技能有時是一套狹窄的程序,例如複雜的寫作技能;它不能從片面的知識獲取與應用來定義技能領域。

  Carroll(1993)曾提出能力是一種學習潛能,能力因人而差異,Fleishman, & Reilly(1992)提到能力的定義是在諸多工作成就中,個人持久的表現,能力特質具有時間的穩定性,被認為在各種環境下都有一致呈現的現象;能力是可以幫助個人完成工作的持久才能。

  O*NET資料庫中提供了52種能力,分屬認知能力(21)、生理能力(9)、心理動能(10)與感覺能力(12)。35種技能,分屬基礎技能(10)、問題解決技能(1)、管理技能(4)、社會技能(6)、系統技能(3)與操作技能(11)。

  基於交通網是為學生找出串連學涯與職涯的基模,暫時不需考量職業經驗的技能或能力。先以ONET專家法分別將35種技能與52種能力重整為77種多元能力,運用ONET的職業樣本調查次級資料庫,針對126個學類所對應相關的典型職業進行77種多元能力重要性評分,評分結果後排除不受學類重視的多元能力,最後完成126個學類對29個多元能力之評分表。再以ICC、區別分析、因素分析與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9個多元能力在18學群的信度與建構系度都很理想。交通網所列29個多元能力的名稱與定義如表二。

(五)認識學類

  認識學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多所大學都可能有一樣名稱的科系,如我國有7所哲學系,17所生命科學系;每所學系的學系特色、課程規劃、生涯進路、招生採計考科、重視能力或特質均不相同。如何以簡單有序的方法了解學系內涵,成為生涯輔導工作必修的功課。

  大考中心對學系以階層方式分類為:學群、學類、學系,這個方法有利識別、記憶與建構。2021年全國共計1,868校系,18學群126個學類,目前學群學類架構普遍使用於大學各招生管道、高中選課輔導手冊或各輔導系統平台。有關學群學類的效度研究,大考中心(2020)以選育系統核心素養、領域學科、多元能力、知識領域等五項調查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學群與其所屬學類平均數之相關值,大多數與所屬學群內相關高,與非所屬學群相關低;區別分析的預測表現以知識領域最佳,領域學科與多元能力次之。

  學群與學類之分類架構,提供了學系之間的差異訊號,但126個學類間,有無關鍵密碼可以協助高中生容易理解與記憶學類間的差異。這時回到認知訊息處理模式的理論架構,在職涯或學涯的內涵找到可供解釋之基模,不但有階層結構,學生容易了解與記憶,並提供延伸思考與變化創新的機會。前述選育系統資料分析顯示,知識領域對學群學類的區別效果最佳,交通網即以知識領域當作基模,做為認識學系的基礎。

  交通網研發團隊,先整理大考中心2010年以30種知識領域的重要性對大學校系調查資料,計算各學類在30種知識領域的平均數,選擇平均數較高的知識領域作為該學類重要的知識領域。Costanza和Fleishman(1992)建構知識領域的過程,乃將職業描述中最有關係且穩定的集合稱為完形定義,而後新的或狹小的就附加進這個定義中。

  交通網參考知識領域當初建構研發的經驗,將學類中所屬知識領域是較早發展與定義的,具基礎結構的學習特性,如心理、數學、化學,這類稱為基礎學類。有些學類的重要知識領域與基礎學類很相近,但屬於定義下的細分或分支,如特殊教育是教育學的分支;或是該該知識領域較為應用的學系,如機械工程是物理領域的應用,這類稱為衍生學類。若該學類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兩個以上的知識領域或學類,如材料工程包括機械、化工與電機;資訊傳播包括資訊、設計與媒體,則稱為整合學類。

  所有126個學類均歸屬於上述結構中,整合學類會以公式標示出相關的知識或學類名稱,認識學系的歷程就此輕省而簡潔。

・基礎學類:該學類是知識領域中最早發展,亦具基礎結構的學習特性,如藝術設計領域最早發展的是美術或音樂,工程科技領域以物理、化學為開山鼻主。

・衍生學系:是基礎學系下知識領域的細分或分支,如歐語、日語是語文的分支,另一類是該知識領域較為應用的學系。如資訊工程是數學的應用學系。

・整合學系:該系的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兩個以上的知識領域或學類,如材料工程包括機械、化工與電機;資訊傳播包括資訊、設計與媒體。

(六)職業發展

  職業區塊是交通網最先建構的項目,在定位職業區塊後,建置者則進行職業名稱與內容的彙整。第一步先以ACT在工作世界圖中26個生涯區域(career area)(ACT, 2014)為準,在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第六次修訂)與O*NET職業網站,選取與生涯區域相近的職業名稱,且其專業需大學教育程度者。而後參考《工作大未來》(村上隆,2013),該書以青少年觀點解釋各種職業,中文版並配合台灣學校系現況;另參考線上求職網站,如104、111人力銀行所列職業名稱與訊息,排除文化與區域差異的職業名稱。最後邀請大學高年級或研究生舉行多次焦點座談,定出在16個職業區塊中的職業名稱,共339種,其中有5個在不同職業區塊重複出現,在交通網出現共344種職業。

四、生涯交通網的運用

  生涯交通網之文件請見表四,基於探索有興趣的職業、有興趣的學群、學類、選擇班群、多個學類比較等不同需求,設計了10位學生案例如表三,用以了解交通網的運用。生涯輔導的運作要同時考量個人特質、外在環境與家長的期待,絕非單一技術或理論可一觸即成,本案例僅為呈現生涯交通網的功能,雖然輔以若干教材,但與真實案例發展仍有一段距離,尚請學者專家指正為盼。

五、參考文獻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11)。大學學系探索量表修訂與應用工作計畫(二)專題研究報告。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15)。線上測驗系統發展第一年工作計畫報告。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17)。大考中心興趣量表線上解釋報告。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20)。大學選材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民國106年10月至109年12月)成果報告。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工作大未來(村上隆,2013)。台北:東方出版社。

王世英、韓楷檉、洪寶蓮、蘇惠慈、梅瑤芳、謝雅惠、張雲龍、祝子媛、陳怡樺(2007)。高中生涯輔導工作成效對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影響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思峯(2020)。全觀當下:華人的時間與機緣。於金樹人與黃素菲編,華人生涯理論與實踐:本土化與多元性視野,第九章,345-366。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思峰、王思聞。(2012)。學系精博特徵與學職契連特徵:從類型論到特徵論。測驗學刊,59, 277-301。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0)。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第6次修訂)。台北:行政院主計總處。

金樹人、林幸台、陳清平、區雅倫(1994)。興趣量表編製之研究報告(二)。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金樹人(2011)。生涯諮商與輔導(重修版),台北:東華。

區雅倫、劉澄桂、侯陳美、蔡佳燕。(2012)。實證式興趣量表對大學分類系統的區別分析。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ACT(2009). The ACT Interest inventory and the world-of-work Map. Available from https://www.act.org/content/dam/act/unsecured/documents/interest_inventory.pdf.

Carroll, J. B. (1993). Human cognitive abilities: A survey of factor-analytic stud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571312

Costanza, D. P., Fleishman, E. A.(1992). Fleishman job analysis survey (F-JAS), Part III: Knowledge requirements. Potomac, MD: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

Dictionary of Occupational Titles (DOT) (2006). Revised fourth edition, 1991 (ICPSR 6100). Available at: https://www.icpsr.umich.edu/web/ICPSR/studies/6100

Ginzberg E., Ginsburg S.W., Axelrad S., Herma J.L. (1951). Occupational Choice: An Approach to a General Theo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ottfredson, L. S. (1981).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8(6), 545–579. https://doi.org/10.1037/0022-0167.28.6.545

Fleishman, E. A., & Reilly, M. E. (1992). Handbookof human abilities: Definitions, measurements, and job task requirements.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Holland, J. L. (1997).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3rd ed.).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Hope Clark (2015). Building a Common Language for Career Readiness and Success: A Foundational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Employers and Educators. ACT Working Paper Series.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 HOBSONS. (2015, October). Individual Learning Plans for College and Career Readiness: State Policies and School-Based Practic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obsons.com/emea/resources/entry/individual-learning-plans-for-college-and-career-readiness-state-policies-s.

Peterson, G. W., Sampson, J. P., Jr., & Reardon, R. C. (1991). Career development and services: A cognitive approach.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Peterson, N. G.(1996). Methodology for dentifying SCANS competencies and foundation skill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

Peterson, N. G., Mumford, M. D., Borman, W. C., Jeanneret, P. R., & Fleishman, E. A.(Eds.) (1999). An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O*NET.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rediger, D. J. (1981). Mapping occupations and interests: A graphic aid for vocational guidance and research.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30: 21-36.

Prediger, D. J. (2002). Abilities, interests, and values: Their assessment and their integration via the world-of-work map.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0: 209-232.

Prediger, D. J., & Swaney, K. B. (2004). Work task dimensions underlying the world of work: Research results for diverse occupational databases.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2: 440-459.

Sheu, H.-B., & Lent, R. W. (2015).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career intervention. In P. J. Hartung, M. L. Savickas, & W. B. Walsh (Eds.), APA handbook of career intervention, Vol. 1. Foundations (pp. 115–128).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037/14438-007

The Washington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2018). High School and Beyond Plan. Retrieved from http://www.sbe.wa.gov/HSBeyondPlan.php#VwXBh8csp3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Labor. (2016).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Plans Across the U.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ol.gov/odep/ilp/map/#content.

銘謝:感謝陳惠雯老師與許豔秋老師提供部分高中輔導案例素材,特此銘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