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生涯專論 / 【生涯專論】生涯理論與實務的新觀點-生涯流動:希望中心取向的生涯發展

【生涯專論】生涯理論與實務的新觀點-生涯流動:希望中心取向的生涯發展

0

鄭曉楓 / 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We all have possibilities we don’t know about.  We can do things we don’t even dream we can do. –Dale Carnegie

生涯流動與心理學所提及的心流不同。心理學的心流(flow )是指全神貫注於有興趣的事,處於一種渾然忘我,且時間停 置的狀態。「生涯流動(career flow)」乃Niles、Amundson及 Neault(2011)在《Career Flow: A Hope-Centered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一書中所提及,基於希望中心取向的生涯 發展模式(the Hope Centered Model of Career Development, HCMCD),意旨個人生命中所遇到的總總工作經驗,包括正向 經驗和負向經驗。

來自越野單車之旅的隱喻

「生涯流動」的隱喻是發想於作者在加拿大溫哥華菲沙河岸 (fraser river)的越野單車之旅,當越野車在湍急的河流中進行 ,會遇到許多大大小小的潮流,有急流(rapids)、靜止(still waters)、漩渦(eddies)、平緩的潮流(steady currents)、 崎嶇(twists)、蜿蜒(bends)不同的狀況,身歷其境就會感 受時能勝任、時而具挑戰、時而超過負荷,時而簡單無趣。如同我們工作上遇到的許多不同經驗,有些時刻覺得任務簡單、 有時超越負荷,有時覺得能輕鬆掌握,這些多元的工作經驗, 如同溪河中不同的潮流,稱為「生涯流動(career flow)」。

每個生涯流動都形成了個人的生命,相對的,每個經驗對生 涯發展都是重要的,它們提供了環境的回饋讓我們了解哪些需 要改變、哪些部份可以維持現狀。我們若能有效率地掌握時而 順遂,時而充滿挑戰的生涯旅程,將能從容面對其中的正向和 負向處境。許多人對生涯抱持著不真實的期待,期待尋找最好 的工作機會,帶來高度的工作滿意、生命意義和生涯目標;但 無論工作的狀況多麼正向順利,仍然會遇到挑戰。因此,邁向 最大工作滿意或成功,需要實事求是的態度(realistic attitude )和培養因應挑戰的技能。

對自我和對生涯的覺察(awareness)可以協助我們更有效率 的掌握生涯發展,剛開始需要時間釐清問題,再慢慢聚焦:有 時我們忽略了可能性,因為我們怕自己無法因應挑戰;有時證據皆已顯示需要改變,但我們卻否認事實。如果我們沒有將工 作經驗想像成生涯的流動,就會錯失重新建構生涯的機會。由 此,我們需要專注來進入更多覺察,專注在經驗、外在環境的 回饋及內在對話(inner dialog),這會使我們更清楚自己未來 的目標和生涯發展。全人的觀點來看待生命歷程,包括興奮、 無趣、信心、焦慮、愛、恨,就像不同面向的生涯流動,在過 程中不斷釐清我們真正在乎的價值。傾聽你過去的生命經驗, 就能更有系統的開展有意義和正向的生涯機會。

生涯流動的內涵

以Albert Bandura的人類主體論(human agency theory)為基 礎,生涯流動的內涵包括希望(hope)、自我省思( self-reflection)、自我澄清(self-clarity)、願景(visioning )、目標設定/計畫(goal setting/planning)、執行/適應( implementing/adapting)。其中核心的概念是希望感,希望感 能讓我們洞見意義性的目標,幫助個人在任何狀況下看見可能 性,且付出行動,不輕言放棄。Snyder(2002)將「希望」定 義為達成目標之路徑策略的覺察能力,以及使用這些路徑策略 的自我激勵思考(agency thinking);簡言之,在確認個人想達 成的意義目標,發展具體策略和行動;而此目標必須是有意義 、可達成,但仍具有適當的挑戰性。

運用自我覺察啟發省思

自我省思(self-reflection)是確認自我的想法、思考、行為 及因應環境的能力,包括專注在你和你的世界。可以問一些問 題,例如:什麼對我是重要的?我真正享受的是什麼?我喜歡 使用什麼技巧?我想發展什麼技巧?現在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嗎?我對未來有一個遠景嗎?也可以運用隔離(time out)進行 自我省思,去思考我是誰、你正在如何活著,以及未來你希望 如何生活。讓它變成一種如常的練習,並記錄下這些想法,在 回答這些問題時,你已經在逐漸的自我澄清。自我省思與自我 澄清是相關連的,自我省思聚焦在思考一些問題,自我澄清則 是在於回答關於你和週遭環境問題的歷程,這個過程是持續不 斷的,沒有終止。

從不確定中逐漸自我澄清

自我澄清(self-clarity)的核心就是自我了解,更有效率的 發展生涯,就像一幅影像,從暗室到畫面逐漸清晰的歷程。所 有的開始是從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也就是說當你了解 我是誰之後(例如人格特質、需求和技能),就能更清楚知道 生涯目標,並且會願意努力達成。這是一個歷程,但許多人在 一開始就急於尋找「確定」;但拒絕「不確定」是人生掌控權 的一種假象,它讓我們喪失挑戰。自我澄清後才能進行生涯決 定,因為你會知道自己要什麼,該往哪裡走。

由自我特質和優勢聚焦生涯願景

客觀的部分,使用一些具有信、效度的標準化心理測驗來了 解自己的興趣、性向及人格,確認自我特質( self-characteristics);就職場現況來說,透過詢問職場人、網 路資料,或擔任相關工作的義工,都可以獲得實務經驗訊息。 就主觀經驗來說, Mark Savickas(2005)認為早年的生命經 驗對建構未來生涯計劃是重要的,特別是早年負向痛苦的經驗 影響未來的職涯發展。我們也會依據早年生命中的角色楷模( role model),在未來追尋類似的生活模式。因此從過去的生命 經驗中找到意義,並轉化成未來的生涯方向,是確認生涯目標 的方法。除了生涯決定,建立生涯行動所需要的優勢也相對重 要,而這些發展性技能通常是角色楷模所擁有的優勢,對個人 而言就是你現在在哪,及未來要去哪。

生命提供了我們無限的學習經驗,在持續成長與發展中產生 新的興趣,發展新的技能和價值觀,當你專注在自己是誰、將 變成誰,就會獲得更多的訊息來掌握生涯流動。自我了解後, 進入生涯遠景(Visioning)階段,生涯願景就是腦力激盪未來 的可能性後,確認所希望的結果,更實際的定位生涯願景。此 生涯願景奠基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澄清,具個別化且達成性高, 包括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步驟計畫。在擬定計畫與執行( implementing)時更能分階段落實。

保持彈性與適應

個人彈性(personal flexibility)是指為了因應變化而改變, 且能夠適應、能勝任新的角色,剔除舊的角色(Herr, Cramer, & Niles, 2004, p. 127)。在環境與自我的互動中,對新的訊息保 持開放,增加新的策略或改變目標等,重新適應生涯中新的角色。

no17_1生涯流動理論之評析

根據生涯流動,我們體悟生涯就像人生百態,沒有一份工作 持續順利,也沒有一個人永遠低潮;當我們真正的涵納人生本 有起落,就能從林林總總的經驗中獲得啟發,滋養未來。生涯 流動強調每一個過去的經驗都有其意義,回首,在過程中不斷 省思與澄清,在堆疊的經驗中重新認識不斷成長的自己。就如 同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中所提到,基於感官愉悅 生活(pleasant life)之上的是有意義的生活(meaningful life ),意義之於個人,是更真實的快樂。我們必須先從生命的本 質中透徹的了解自己,不斷的內在對話並參考外在真實環境的 訊息,在交錯的綜合互動中形成真正的自我和生涯目標。而當 中不穩定是一種常態,就如同騎越野單車在溪流中會遇到湍急 ;不穩定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契機和自我超越。在不穩定和變化 中,若我們能運用「個人彈性」因應變化,順勢調整生涯目標 ,就會讓我們在過程中抱持高度的希望感,以及定義更貼近真 實的願景。

華人文化中,我們多半採用外在環境的訊息作為生涯的主要 參考,例如哪個行業出路較好,就一窩蜂追求,這意味著對生 涯不確定的隱憂。我們強調「齊家、治國、平天下」,一份穩 定且能養家餬口的工作,是一切利基的根本;較少透過內在自 我省思和澄清,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因為不確定要付出龐大 的風險。如同生涯理論提及,我們本能性的拒絕挑戰,因為我 們總認為自己無法勝任克服。許多的高中生和大學生,不知道 自己要什麼,往往對於畢業有未知的恐懼和擔心,想依照自己 的興趣,卻又怕辜負長輩的期待,在生涯抉擇中辛苦地擺盪。 生涯流動的概念讓我們了解,從未知到已知就是一個歷程,需 要透過不斷的省思來清晰自己,需要時間、需要等待,更需要 醞釀;生涯阻礙和挑戰是人生之必經,即便挫折經驗也會帶來 人生的禮物,因此,從內到外大膽地傾聽自己的召喚(calling ),再參考環境或客觀條件所勾勒的生涯願景,才能激發出更 多的動力與熱情。

人生的定心丸不限於一份穩定的工作,而是能因應生涯中的 各種挑戰,Synder的希望感理論告訴我們,當你定義出屬於自己 的目標,才有努力前進的動力。因此,未來思考生涯發展,除 了人境適配、角色發展、人格特質等外,我們可能更大膽的回 到初心:「我是誰,我想要往哪裡走⋯」。

參考文獻

Niles, S. G., Amundson, N. E., & Neault, R. A. (2011). Career Flow: A Hope-Centered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Boston, MA: Pearson.

Snyder, C. R. (2002). Target article: Hope theory: Rainbow in the mind. Psychological Inquiry, 13, 249-275.

Savickas, M. L. (2005).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areer construction. In S. D. Brown & R. W. Lent (Eds. ).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pp. 42-70).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Herr, E. L., Cramer, S. H., & Niles, S. G. (2004). 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through the lifesoan (6th edition). Boston, MA: Allyn & Bacon.

本文章刊登於第17期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