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ello, 親愛的朋友: 本期專論特別邀請張嘉惠(台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秘書長)、劉淑慧(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洪瑞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教授)、彭心怡(擺渡人生學校幸福長)與陳麒翔(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共同撰寫〈易經變易哲學在生涯輔導中的應用(一):從線性生涯觀到非線性適應模

交流綱要 ● 學會功能與服務介紹 ● 2025年會員活動說明 ● 主題分享 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294fed567e252453bd62 日期 2025/4/24(四)19:30-21:00 型式 GoogleMeet線上聚會(連結於報名後另行通知) 對象 本會會員

活動簡介 導讀會將深入探討《華人生涯理論與實踐:本土化與多元性視野》一書,聚焦於華人文化脈絡下的生涯發展理論與應用。本書由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撰寫,融合東西方視角,提供適合華人社會的生涯規劃新思維。 如果您對生涯理論與實務感興趣,且想讓自己在本土的實務工作更為踏實,那肯定不能錯過! 讀書會書目 《華人生涯理論與實踐:

在變動快速的時代,如何高效協助來訪者找到解決方案? 「焦點解決取向短期諮詢模式」旨在幫助助人者瞭解、掌握並應用焦點解決取向(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的核心原則與實踐技巧,以提升諮詢的效能。是一種資源導向、短期見效、靈活應用的輔導模式,適用於心理諮詢、生涯發展與團隊

課程介紹 投入生涯發展助人工作,可選擇多元管道發揮專業性的社會影響力。本次工作坊是以講師創課角度,針對以下議題:職涯探索、職涯決策、職涯關係、求職技巧等四大主題,希以系統性與結構性思維模式進行課程,目標是協助學員在授課準備歷程,掌握需求評估設計出屬於自己的課程主題與內容。 課程內容: 一、四大主題介紹:職涯探索、

課程介紹 什麼是個案概念化? 簡單來說是,能夠在諮詢開始10分鐘內找出個案的核心議題,並且建構後續引導個案諮詢歷程的能力,為職涯諮詢師理解個案的重要能力之一。 也就是如何「理解個案在短時間內所提到有關其職涯發展之各項困擾的心理動力,並立即在諮詢過程中給予評估與介入,結合理論轉化為文字形成個案紀錄」的能力,也是個案

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294fed467e10d801bf9d 易經,許多人對它的印象或許是深奧難懂的古文,然而,它其實是一部充滿生活智慧的經典。本讀書會將易經與生涯發展結合,讓學員從自身經驗出發,透過生活化討論與實踐性的方式,將易經的脈絡與象徵深入覺察人生發展的進程

課程介紹 同理心是一種能進入他人內在主觀世界又能跳脫出來做回應的一種能力與態度;在一般情況下我們為了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在日常的溝通與回應時需要讓對方覺得有被我們理解,才會願意再與我們進行後續的回應與再溝通,而對方覺得被理解 也有助於後續的建議聆聽或說服。如此之下,同理心能被運用的場域是多元的,無論是朋友、同事

我們為助人工作者設計此系列講座,幫助你更了解常見的心理疾病,提升在專業服務中的同理與效能。 當我們從事職涯諮詢或助人工作時,難免遇到情緒起伏較大或受心理疾病困擾的來訪者。也許他們在職涯發展的同時,可能遭遇求職不順利、職場人際關係困難,或是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怎麼努力都無法滿足別人的期待;又或者,他們時常提不起勁、對

以後現代視角觀,奠定敘事治療基本假設,深入演練敘事治療的對話方式 累積多年的經驗告訴我:「所謂的被治療者,那是因為他們準備好要改變自己。」而敘事治療的「提問」,則提供邀請來訪者「準備好要改變自己」的鑰匙。 對敘事治療師而言,「故事」是來訪者敘說他生活經驗的方式,而敘事治療師好奇來訪者如何透過故事來詮釋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