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創意玩生涯 / 【創意玩生涯】末日游魚遊戲-關於生命中,善惡思辨的轉捩點抉擇

【創意玩生涯】末日游魚遊戲-關於生命中,善惡思辨的轉捩點抉擇

0

黃之盈 / 諮商心理師


一、前言

  「末日游魚遊戲」這套牌卡,本身是我將韓劇「魷魚遊戲」針對善惡的探討和思辨重新包裝,並與泰宇出版社合作,搭配生命教育的四堂課,創作出的生命教育思辨牌卡!透過生涯中各角色的概念,羅列小學生、老年人、即將退休者、中年人、壯年人、青少年等六類依照年齡分層的「角色牌」,並依據他們生命中發生的事件,形成他們不同的狀態設計成「狀態卡」、以及他們不同的特性設計成「特性卡」。

  遊戲中「角色」+「特性卡」+「狀態卡」形成他們目前的災難式的人生版本。今天我想介紹的玩法是,透過腳色的回推與設想,協助青少年們窺見人生在十字路口上的更多選擇。當然,若好奇四堂課的內容,則須搭配教科書教案才能了解詳細教案流程。在此,我想探討的是這套牌卡搭配生涯彩虹圖中生命故事敘說的可能性。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想從善惡的二元觀點,回推在成為惡之前的我們,都是對生命陷落的吶喊,在選擇惡行之前,我們依然有善的期盼,只是在行為選擇之下,誤以為「惡」(按:構築在別人利益破壞、掠奪權益、不顧慮他人損失的行為)行才能滿足需求的探討,希望你也會喜歡!

二、遊戲介紹

■ 遊戲名稱:末日游魚遊戲
  情境設計、玩法、教案:黃之盈老師
  出版社:泰宇出版.翔宇文化

■ 遊戲目標:試圖藉由抽取到的腳色,拓展腳色目錄,從不同角度設想生命歷程 ■ 遊戲配件:特性卡、狀態卡、角色卡

■ 遊戲玩法:
  步驟一:抽取角色卡、狀態卡、特性卡各一
  例如:
  貪婪無愧的+親緣很薄的
  老年人慣性撒謊+情緒過激的
  中年人很沒禮貌+被刻意排擠的
  小學生

步驟二:教導學生畫出情節線
請學生在紙上畫出一條線,設想一下關於他的故事
問題1 關於目前
你認為他為什麼會活成這樣,當他這樣過活,身邊的人會怎麼對待他?
問題2 關於過去
當他活成這樣之前,你認為他曾經想要過得如何?
問題3 關於過去
如果時間往回推,他生命中曾經發生什麼壞事?
問題4 關於現在
他這樣過活對他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問題5 關於未來
你認為他在繼續這樣下去,會變得怎樣?

步驟三:兩兩交換故事,請你針對對方寫下的故事設想
「假若你是上帝之眼」你會在哪個抉擇時,幫助他有智慧的看見有其他抉擇?
請針對上述的問題3,給予選擇轉折的建議!
請針對上述的問題3,製造機會讓他看見問題所在
請針對上述的問題5,設計並創作他在未來的故事版本有所轉折

三、遊戲後引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人怎麼會活成這樣呢?他們在人生遭遇到什麼困難?未獲得哪些支持,從「可能有的善行」依然轉向不顧他人權益的全面黑化,用這樣討人厭的方式活著而不自覺~你認為他們即便被人討厭,但更介意的點有哪些?

  • 我有被在乎嗎?
  • 我對情境有控制感嗎?
  • 我會被拋棄嗎?
  • 我會被拒絕嗎?
  • 我會被誤解嗎?
  • 我會被這個世界遺忘嗎?
  • 我會再找到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嗎?
  • 我會是值得被相信的嗎?

  以上內容改編自《從此,不再複製父母婚姻-35種練習,揮別婚姻地雷,找回幸福》P.261

  選擇不顧別人感受前的他們,透過討人厭的行為內心呼救心聲是什麼?(請勾選)

  • 誰能了解我?
  • 誰能支持我?
  • 誰能無條件愛我?
  • 誰能衷心鼓勵我?
  • 誰能來肯定我?
  • 誰能真心憐惜我?
  • 誰能來教導我?
  • 誰會來祝福我?

  你身邊有這樣忿忿不平的人嗎?要內心憤恨的人感受到愛,也許我們可以做點什麼,如果是你會安排哪些橋段,讓那人體會到被祝福?有學習?被教導?生命還有盼望?乃至於可以增生善意對人的信念?

  在教材中,我有設計針對學生往自己生命故事中找尋解答的練習,包含『建立人生中的遺憾地標,練習疼惜自己』改編自黃之盈心理師的著作《看不見的傷,更痛》p.251-253讓我們一起檢視生命中的真空時光(關於遺憾)。指導語舉隅:在我的人生中,曾經發生過以下的事件讓我感到很遺憾(例如未說出口的告別、沒有結局的戀情、路上遺失的寵物、從來沒跟爸媽說過的真心話等)並選擇其中一件最想處理的事情,並設想「如果這件事情會讓我的人生菜餚更加豐富,令我有多一點的體驗和學習,那可能會是什麼?」最終我想帶領學生思考的事,從外部故事與自己的生命故事做連結,並給予心理學內控的觀點就是「從現在到未來,我想做哪些對自己人生有益的事?」

  其實在價值思辨的十字路口中,提供學生其他路徑的選項是重要的,在課程中,我們透過由他人故事引伸到自我敘事,以及對自己黑歷史的接納,都是人生中重要的課題,要人生往前走,首重接納,但學生在這麼年輕的生命中,要理解接納這麼抽象的概念,是困難的!透過活動和課程,讓孩子實際著手設計故事、改編故事、透過上帝之眼看待故事,更呼應到自己的生命中「若要補過,莫非行善」的行動力,延伸到善的行動,都是由推己到及人的善的循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