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生涯專論 / 【生涯專論】台灣大專青年生涯狀態之探索—對大學高年級生及社會新鮮人之調查

【生涯專論】台灣大專青年生涯狀態之探索—對大學高年級生及社會新鮮人之調查

0

洪瑞斌 /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教授
管貴貞 /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涂喜敏 /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

壹、緒論

  洪瑞斌、楊康臨、莊騏嘉、陳筱婷(2020)曾回顧台灣大專青年的生涯研究,發現一個一致性的問題,即台灣青年的生涯定向困難或生涯不確定性高。包括陳麗如(1996)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研究中發現有約65%(782/1195)認為自己屬生涯未定向者。袁志晃(2002)的研究結果也顯示約55%(641/1184)的受測大三學生仍處於生涯未定向( career undecided)狀態。還有謝茉莉(2003)曾比較南台灣女大學生以及夏威夷女大學生的三個族群(華裔、日裔、夏威夷女學生)之生涯不確定感(career indecision),結果發現台灣女大學生之生涯不確定感顯著高於各群夏威夷女大學生。總言之,一般台灣大學生多處於生涯未定向或生涯不確定感高的狀態。

  另外,相關研究也發現台灣青年之自我認同狀態,未定向類還是高於定向類。包括金樹人、林清山、田秀蘭(1989)調查946位大學生,區分為5類大學生,各類比例為自主定向為27%;他主定向為17%;探索性未定向為33%;焦慮性未定向為11%;迷失方向為12%;加總後3種未定向類比例,總計56%。10年後,田秀蘭(1998)再次調查467位大學生,結果各類比例為:自主定向27%;他主定向11%;探索性未定向40%;焦慮性未定向10%;迷失方向12%;加總3種未定向類比例,總計62%。此類研究同樣顯示台灣大學生之自我認同狀態,未能確認方向者比例較高。綜合而言,台灣大專青年之生涯狀態值得探究,特別是透過調查以得到不同生涯面向的細部瞭解。另外,上述研究之年代距今已有些時間,是否目前台灣大專青年之生涯狀態已有所改變,值得透過調查來瞭解。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花旗銀行關懷台灣青年之生涯狀態,希望提升青年就業力,2017年起委託張老師基金會整體策畫專案,「青年培力計畫-青春培力.夢想給力」之方案便開始執行,本研究計畫是2018年青年培力計畫的子項目,此方案在提供參與此計畫學員兼具廣度及深度的生涯促進方案,也希望能透過此質性研究及量化調查更加瞭解與描繪台灣青年生涯狀態概況,以期未來進一步投注於青年生涯提升時,有更具體的需求與方向。因此本研究就是「2018年青年培力計畫-青春培力.夢想給力」中台灣青年生涯狀態量化調查部分之研究成果。

  本研究將青年生涯狀態之調查具體化為「生涯阻礙因素」、「生涯動機」、「生涯定向」、「就業準備」、「心理資源」等5個變項,並尋找合適的量表來調查台灣青年之生涯現況。本研究假設台灣青年之「生涯動機」愈高,「生涯阻礙因素」愈低;就能導致「生涯定向」、「就業準備」皆愈高,亦即對於未來生涯與就業越有方向與準備。另外青年的「心理資源」(內在資源)愈高,愈能緩衝降低「生涯阻礙因素」負向影響。整體基本假設架構圖如下所示︰


貳、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與取樣程序

  本生涯狀態量化調查研究之母群體為台灣之20歲至25歲大專青年,包含大學高年級在學生以及大專畢業社會新鮮人(約大學畢業3年之內)進行問卷調查,也以此作為本研究抽樣之基礎。

  取樣方法採用便利取樣。實際實施方式是以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全台各地分事務所協助問卷發放施測,包括透過與「張老師」熟識合作之大學教師施測、與各地分事務所接觸、參訓等之青年邀請填寫問卷。實施時間從2019年2月中旬起至5月底結束,總計收回901份調查問卷。

  由前述的程序初步取得樣本901人,問卷回收完畢後進行問卷整理、資料登錄、廢卷篩選的工作。首先將過多題目漏答者剔除,再將不符合本研究設定調查對象者刪除,主要是大學之大一、大二學生或是非大專畢業青年,結果篩選後共得792份有效問卷,有效率為87.9%。再將792位有效樣本以基本人口背景變項,進行比例統計與描述。參見下列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一)生涯動機量表

  生涯動機變項使用London(1993)的「生涯動機量表」。此量表來自London(1983, 1993)生涯動機理論(Career motivation theory),他認為個體的生涯動機強度來自三個元素,即生涯復原力(Career resilience)、生涯洞察力(Career insight)、生涯認同(Career identity),以下分別定義。1)生涯復原力:是一種適應環境改變的能力。它包含樂於所任職、服務公司的變化及和不同的人共事、有自信、樂於冒險。復原力的概念可與數種個人特徵做連結,包括吃苦耐勞、自我效能、成就動機。2)生涯洞察力:能明確了解自己的生涯目標並對其抱持認清現實狀況的態度。它包括明確的自我了解,明白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所在。生涯洞察力有助於生涯目標的確立。3)生涯認同:依據自己的工作來界定自身地位,包含專心致力於工作,得以在上司面前表現出驕傲與自信。生涯認同高時,可使晉升和發展的機會增加,並留下使人追隨的典範。

  生涯動機量表全部以李克特五點量尺來測量(1=極不符合;5=非常符合),3個構面分量表分別為「生涯復原力」5題,「生涯洞察力」6題,「生涯認同」6題,共計25題題目。相關研究顯示該量表信度良好,總量表α係數達.868,分量表α係數分別為「生涯復原力」.767、「生涯洞察力」.806、「生涯認同」.770(London, 1993)。

(二)生涯阻礙因素

  生涯阻礙因素使用楊淑珍(1998)「職業抉擇阻力檢核表」以調查台灣青年在面對其生涯及職業選擇時之阻礙因素。「職業抉擇阻力檢核表」包含了8個阻力因素分量表,分別定義如下。1)自我認識及決策能力:主要在評量缺乏的自我了解及做決定的能力對個人職業抉擇可能阻礙的程度。2)家庭責任:主要在評量個人認為家庭的責任對其職業抉擇可能造成阻礙的程度。3)家庭背景:主要在評量家庭背景及經濟狀況不佳對個人職業抉擇可能造成的阻礙程度。4)外在環境:主要在評量現有的教育制度及社會價值對個人職業抉擇可能造成的影響。5)性別角色:主要在評量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對個人職業抉擇可能阻礙的程度。6)職業資料:主要在評量缺乏正確的生涯資料對個人職業抉擇可能阻礙的程度。7)他人期望:主要在評量個人選擇未來職業方向時,重要他人的不贊同,對個人職業抉擇可能的不利程度。8)身心狀況:主要在評量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況或身體缺陷對個人職業抉擇可能阻礙的程度。

  「職業抉擇阻力檢核表」以李克特七點量尺來測量(0=毫無阻礙;6=非常有阻礙),全量表共計34題題目。楊淑珍(1998)研究顯示該量表信度良好,總量表α係數達.93,分量表α係數介於0.61-0.90之間。

(三)生涯定向

  生涯定向變項採用楊淑珍(1999)生涯因素量表中之「生涯定向分量表」。「生涯定向分量表」評量個人職業目標定向的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確定的程度越高。本量表共計7題,未區分分量表,題目例如「我已經決定將來的職業目標了」。本量表以李克特六點量尺來測量(1=非常不符合;6=非常符合),研究顯示本量表信度良好,α係數達.85(楊淑珍, 1999)。

(四)就業準備度

  就業準備度之測量採用《O*PASS求職競爭力量表》之「Switch量表」。根據定義「Switch量表」測量的是「學習卓越工作方法及習慣養成,落實正確求職行為」(Lin et al, 2016)。換言之,良好的求職行為與工作習慣即就業準備度。就業準備度「Switch量表」又區分6個分量表,分別定義如下。1)肯定求職行為:透過各種方式尋求適合的工作機會並主動聯絡未來可能雇主。2)表達與面試技巧:能根據不同對象調整說話方式,精準的表達意見、問題及適度自薦。3)履歷技巧:知道如何撰寫有競爭力的自傳、履歷。4)面試準備:面試前會請教他人面試的穿著、技巧、經驗,並模擬練習。5)預備行為:持續閱讀求職相關文章並參加相關的演講或工作坊。6)人際資源:與親友討論可能的職缺資訊。

  就業準備度「Switch量表」以李克特六點量尺來測量(1=非常不符合;6=非常符合),全量表共計23題題目。Lin et al(2016)研究顯示該量表信度良好,總量表α係數達.92,分量表α係數分別為「肯定求職行為」.84、「表達與面試技巧」.80、「履歷技巧」.83、「面試準備」.79、「預備行為」.76、「人際資源」.71。

(五)心理資源

  心理資源之測量採用陳怡君(2014)之「大學生心理資源量表」。根據定義「心理資源」(psychological resources)是「屬個人資源的一部分,並非個人能力或技能類的個人資源,而是個體內在心理之正向評估、感受與態度,也是個體內在有助於對抗壓力的一種儲備能量」(陳怡君,2014)。心理資源量表又區分4個分量表,分別定義如下。1)價值感:指受測者對自我具有正向評價及感受的程度。此對自我的正向評價與感受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與普遍性。受測者覺得自己是有價值、重要的、有尊嚴的、被欣賞、被需要、被認可的。2)主控感:是指受測者對環境具有可行動性或影響力的正向評估及感受的程度。受測者覺得自己對環境是有影響力、可行動的、可嘗試的、有力量的。3)希望感:指受測者對未來具備正向預期、方向或目標之評估及感受的程度。受測者覺得自己對未來是有期待的、有方向的、正面發展的,也可能同時是有目標、有規劃的。4)韌性:指受測者對逆境或變動具有正向評估及感受的程度。受測者對外界逆境或變動知覺願意面對的、有挑戰性、可調適的、有意義的、是成長或進步的機會。

  「心理資源量表」以李克特六點量尺來測量(1=完全不符合;6=完全符合),全量表共計23題題目。陳怡君(2014)之研究顯示該量表信度良好,總量表α係數達.975,分量表α係數分別為「價值感」.918、「主控感」.922、「希望感」.945、「韌性」.916。

叁、研究結果

一、生涯阻礙因素之分析

(一)生涯阻礙因素高低排序

  如表2所顯示研究樣本資料,台灣青年生涯阻礙因素在各題之評估上,主觀知覺阻礙較高的題目主要在於「自我認識及決策能力」、「職業資料」、「外在環境」3種因素。「自我認識及決策能力」因素中被認知較高的生涯阻礙者包括最高第2名「不知道自己適合那些性質的職業」、第3名「不確定自己將來想過何種生活方式」、第4名「沒有特別有興趣的職業方向」、第5名「不了解自己的能力」、第6名「缺乏做決定的能力」等。

  「職業資料」因素中被認知較高的生涯阻礙者則有最高第1名「對很多職業的工作內容不了解」、第9名「缺乏正確的職業資料」、第10名「找不到可以幫助自己探索未來職業方向的人」等。「外在環境」因素中被認知較高的生涯阻礙者包括最高第7名「只考慮經濟報酬的高低,而忽略自己的興趣及能力等條件」、第8名「受升學主義的影響,盲目升學,而不考慮自己的興趣及能力」。而這些較高分題目,正好符合分量表平均數排序最高的前3名,顯示台灣青年普遍在缺乏自我認識及決策能力、缺乏職業資訊、外在環境限制等因素上造成其生涯阻礙。

  相對的,台灣青年在生涯阻礙因素主觀知覺阻礙較低的題目主要在於「家庭責任」(最低第3名「必須繼承家族事業」)、「性別角色」(最低第1名「受到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觀念的限制」)、「身心狀況」(最低第2名「因身體上的殘障,而限制了個人職業選擇的機會」)等3種因素。

(二)生涯阻礙因素平均數差異檢定

1. 本研究與楊淑珍(1998)研究樣本之生涯阻礙因素平均數差異檢定

  茲將本研究台灣青年研究樣本之生涯阻礙因素平均數與楊淑珍(1998)研究之結果做差異檢定,結果發現除「家庭責任」之外,本研究大專青年之各項生涯阻礙因素及量表總分都顯著低於楊淑珍(1998)大專青年之平均分數。

  由於2個研究已經過將近20年,所以一種可能推論是,相較於20年前,現在的台灣大專青年之整體生涯阻礙因素已經相對降低了。另一種可能是,由於楊淑珍(1998)的研究所有樣本都是大學在學生(包括大一、大二生),但本研究不包含低年級大學生,且包含大學已畢業3年內的社會新鮮人。換言之,可能大專青年之年齡或狀態愈成熟,生涯阻礙因素愈低。

2. 不同性別樣本之生涯阻礙因素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幾項生涯阻礙因素是男性顯著大於女性,包括「家庭責任」、「家庭背景」、「性別角色」、「他人期望」等,顯示男性青年在家庭、他人期望、性別角色上比女性青年更知覺到阻礙。

  值得注意的是「性別角色」因素,過去研究資料與傳統價值觀多發現女性在生涯發展與選擇上較受「性別角色」因素之干擾,但本研究卻發現反而是男性青年受到性別角色分工及刻板印象,例如需負擔養家或家計主責者角色反而形成生涯選擇與發展之阻礙。或許可以說過去長久的性別平權運動可能對女性影響較大,因而整體降低了性別刻板問題在生涯的干擾,但男性則不然。

3. 不同年齡樣本之生涯阻礙因素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幾項生涯阻礙因素之干擾是年齡較小者顯著大於年齡較大者,包括「家庭責任」、「外在環境」、「性別角色」、「職業資料」、「他人期望」以及「量表總分」等。大致呈現整體趨勢是年齡愈成熟,生涯阻礙會愈低。

4. 不同生涯狀態(大學生/畢業生)樣本之生涯阻礙因素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整體生涯阻礙因素之干擾大多是大學在學生顯著大於已畢業社會新鮮人。除了「自我認識及決策能力」、「身心狀況」等2個因素是否已畢業並沒有阻礙程度差異。總之,大致呈現整體趨勢是生涯狀態愈成熟,生涯阻礙會愈低。

5.不同學校類型樣本之生涯阻礙因素平均數差異檢定

  以本研究整體台灣青年樣本資料,不論在學生或已畢業,針對就讀學校之不同類型嘗試檢定生涯阻礙因素平均數是否有差異,並做不同群體間比較。結果顯示,多數面向都有相同趨勢,包括家庭責任、家庭背景、性別角色、他人期望、身心狀況等阻礙因素都是私立大學青年顯著高於公立大學、公立技職青年。似乎隱含進入公立或私立大專學校間可能反映家庭社經條件之差異,而家庭社經條件較低者可能也對青年之生涯阻礙較大有影響。

二、生涯動機之分析

(一)本研究與London(1993)研究樣本之生涯動機平均數差異檢定

  茲將本研究台灣青年研究樣本之生涯阻礙因素平均數與London(1993)研究之結果做差異檢定,結果發現3個面向的生涯動機,包含生涯復原力、生涯洞察力、生涯認同等,本研究台灣青年之各項生涯動機都顯著低於London(1993)之研究結果。

  London(1993)研究的樣本是英國183位在職工作者,平均在組織年資為6.8年,與本研究樣本有很大不同,除了地域文化差異外,更重要的是二研究樣本之生涯成熟度有很大差距。本研究樣本多數是高年級大學生,在職工作者也只有3年內工作經驗,對比英國樣本全是在職工作者,平均年資達6.8年是明顯差距。因此可以合理推測,本研究因為調查樣本之年齡與生涯成熟度都較London(1993)研究的英國樣本為低,可能因此生涯動機相對較低。

(二)不同性別樣本之生涯動機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3項生涯動機因素中僅有「生涯復原力」是男性顯著大於女性,顯示男性青年在面對生涯變動、阻礙時知覺自己更能堅持或應變。可能透過面對生涯目標較具韌性而提升了男性青年之生涯動力。另外「生涯洞察力」、「生涯認同」2項則無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齡樣本之生涯動機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3項生涯動機因素中沒有任何1項在不同年齡樣本上呈現顯著差異。可能因本研究之對象年齡差距不大,而未有明顯生涯動力強弱之差異。

(四)不同生涯狀態(大學生/畢業生)樣本之生涯動機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在生涯動機方面僅有「生涯洞察力」1項是已畢業社會新鮮人顯著大於大學在學生。顯然,從大學畢業進入社會是生涯狀態更成熟,代表青年對自我、現實環境以及生涯目標更能明白瞭解,也有較強生涯動力。

(五)不同學校類型樣本之生涯動機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不論在學生或已畢業,針對就讀學校之不同類型嘗試檢定生涯動機平均數是否有差異。結果顯示,生涯動機中的「生涯洞察力」、「生涯認同」都呈現顯著差異。從平均數來看,「生涯洞察力」是公立技職、公立大學青年較高;「生涯認同」則是公立技職、私立技職青年較高。「生涯復原力」則在不同學校類型青年並無顯著差異。

三、就業準備度之分析

(一)就業準備度高低排序

  如表14所顯示資料,台灣青年在就業準備度各題之評估上,主觀知覺準備度較高的題目主要在於「表達與溝通技巧」以及「面試準備」。「表達與溝通技巧」因素中被認知準備較好的包括最高第1名「在面試過程中,我會聽清楚題意再回答問題」、第2名「我會因應不同人而調整合適的說話方式」、第3名「根據不同對象,我可以用不同的說話方式來與人溝通」等。「面試準備」因素中被認知較好準備者則有最高第4名「我會去請教他人求職面試該工作的合宜穿著」、第5名「我會去請教他人求職面試該工作的技巧或經驗」等。而這些較高分題目,正好符合分量表平均數排序最高的前2名,顯示本研究調查青年普遍自覺在表達與溝通技巧、面試的準備等方面有較好的求職就業準備度。

  相對的,台灣青年在就業準備度主觀知覺準備度較低的題目主要在於「肯定行為」、「預備行為」等。「肯定行為」因素中被認知準備較不佳的包括最低第1名「我會主動打電話給未來可能的雇主或公司」、第5名「我會從報紙、期刊或專業協會的求職訊息找到自己適合的工作」等。「預備行為」因素中被認知準備較不佳者則有最低第2名「我會參與求職經驗的演講與工作坊」、第4名「我會閱讀有關求職或轉職的書籍、雜誌或文章」等。顯示本研究調查青年普遍自覺在主動積極行為、以及吸取資訊或經驗提升求職準備等方面有較低的求職就業準備度。

(二)就業準備度平均數差異檢定

1. 不同性別樣本之就業準備度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在幾項就業準備度之因素平均數,都未呈現顯著之性別差異。顯示不同面向之就業準備度在青年男性以及女性群體並無明顯差別。

2. 不同年齡樣本之就業準備度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在幾項就業準備度之因素平均數,都未呈現顯著之年齡差異。可能因本研究之對象年齡差距不大,而未有明顯就業準備度高低之差異。

3. 不同生涯狀態(大學生/畢業生)樣本之就業準備度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就業準備度中之「表達與溝通技巧」、「履歷技巧」等2因素在大學在學/大學畢業不同狀態有顯著差異。相同的是,已畢業社會新鮮人之「表達與溝通技巧」、「履歷技巧」等二者是顯著高於大學在學生。顯示出,生涯狀態愈成熟,部分就業準備度愈好。

4. 不同學校類型樣本之就業準備度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不論在學生或已畢業,針對就讀學校之不同類型嘗試檢定就業準備度平均數是否有差異。結果顯示,僅有「履歷技巧」1項呈現顯著差異,公立大學、私立大學青年顯著高於私立技職青年。但是其他就業準備度面向則在不同學校類型青年並無呈現顯著差異。

四、生涯定向之分析

(一)本研究生涯定向平均數與楊淑珍(1999)研究結果之比較

  嘗試將本研究台灣青年研究樣本之生涯阻礙因素平均數與楊淑珍(1999)研究之結果做比較,楊淑珍(1999)研究之常模樣本取樣了993名台灣大學生。但因為楊淑珍(1999)研究報告中並未提供標準差數據,以致於無法進行平均數差異檢定統計,僅能在平均數數值做比較討論。

  根據楊淑珍(1999)研究報告其樣本資料之大學四個年級的「生涯定向」平均數分別為大一3.77、大二3.74、大三3.78、大四4.24,整體常模樣本平均數為3.97。本研究整體樣本「生涯定向」平均數為3.86,依據(6點量表)中間值3.5來看整體偏向正向已定向反應,但是略低於楊淑珍(1999)研究結果,但不確知差距是否有統計上的意義。另外,本研究樣本在細分其身分之生涯定向平均數分別為大三3.61、大四3.92、畢業生4.10,同樣都略低於楊淑珍(1999)的研究結果。但2個研究都呈現相同趨勢,即隨著生涯狀態之漸趨成熟,青年之生涯定向程度也就愈高。

(二)不同性別樣本之生涯定向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不同性別青年之生涯定向程度並沒有顯著差異。顯示不論女性、男性青年在生涯定向程度並無明顯不同。

(三)不同年齡樣本之生涯定向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不同年齡樣本之生涯定向平均數呈現顯著差異。約略呈現年齡愈大,生涯定向程度愈高的趨勢,顯示隨年齡成熟,生涯 定向也會越趨確定。

(四)不同生涯狀態(大學生/畢業生)樣本之生涯定向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已畢業社會新鮮人之生涯定向程度是顯著大於大學在學生。顯然,從大學畢業進入社會是生涯狀態進入更成熟階段,大專青年之生涯目標與方向更加確定。

  承上分析,再進一步將畢業生樣本之不同狀態,包括升學、就業、待業、準備考試等狀態,檢定其間生涯定向程度是否有差異。結果顯示,在升學、就業、待業、準備考試等不同狀態下,生涯定向程度並未呈現顯著差異。

(五)不同學校類型樣本之生涯定向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不論在學生或已畢業,針對就讀學校之不同類型嘗試檢定生涯定向程度是否有差異。結果顯示,就讀不同學校類型之大專青年其間生涯定向程度具有顯著差異。事後比較結果顯示,公立大學青年之生涯定向程度顯著高於私立技職青年。

五、心理資源之分析

(一)不同性別樣本之心理資源平均數差異檢定

  以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進行分析,整體樣本之平均數來看,台灣青年自評心理資源較高的是韌性以及希望感;較低的是價值感、主控感。顯示台灣青年面對後現代紛亂與多變的社會環境感覺自我能控制及改變環境較低。加上本研究樣本只涵蓋20~25歲之青年,還在年輕階段使自我價值感還在建立與確認中,因此評估相對較低。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不同性別青年之心理資源僅有1項具顯著差異。結果顯示,男性青年之主控感顯著高於女性青年,其他面向則無差異。

(二)不同生涯狀態(大學生/畢業生)樣本之心理資源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顯示,已畢業社會新鮮人之心理資源多數是顯著大於大學在學生。除主控感之外,價值感、希望感、韌性等心理資源已畢業社會新鮮人都顯著較高。顯然,從大學畢業進入社會是生涯階段的轉換與挑戰,可能讓畢業青年之心理資源更加提升。

  然後再進一步將畢業生樣本之不同狀態,包括升學、就業、待業、準備考試等狀態,檢定其間心理資源程度是否有差異。結果顯示,在升學、就業、待業、準備考試等不同狀態下,心理資源程度並未呈現顯著差異(統計表省略)。

(三)不同學校類型樣本之心理資源平均數差異檢定

  本研究之台灣青年樣本資料,不論在學生或已畢業,針對就讀學校之不同類型嘗試檢定心理資源平均數是否有差異。結果顯示,所有心理資源面向在不同學校類型青年並無呈現顯著差異。

肆、研究結論與與討論

一、研究結論

(一)台灣青年生涯阻礙因素

  1. 受試者主觀知覺生涯阻礙因素較高的題目主要在於「自我認識及決策能力」(含「不知道自己適合那些性質的職業」、「不確定自己將來想過何種生活方式」等)、「職業資料」(含「對很多職業的工作內容不了解」、「缺乏正確的職業資料」等)、「外在環境」(含「只考慮經濟報酬的高低,而忽略自己的興趣及能力等條件」、「受升學主義的影響,盲目升學,而不考慮自己的興趣及能力」等)3種因素。相對的,受試者主觀知覺生涯阻礙較低的題目主要在於「家庭責任」(「必須繼承家族事業」)、「性別角色」(「受到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觀念的限制」)等因素。
  2. 性別差異︰男性青年在「家庭責任」、「家庭背景」、「性別角色」、「他人期望」等生涯阻礙因素顯著大於女性青年。
  3. 年齡差異︰大致呈現整體趨勢是年齡愈成熟,生涯阻礙會愈低。年齡較小者在「家庭責任」、「外在環境」、「性別角色」、「職業資料」、「他人期望」以及「量表總分」等生涯阻礙因素顯著大於年齡較大之青年。
  4. 生涯狀態(大學生 / 畢業生)差異︰大致呈現整體趨勢是生涯狀態愈成熟,生涯阻礙會愈低。大學在學生在「家庭責任」、「家庭背景」、「外在環境」、「性別角色」、「職業資料」、「他人期望」以及「量表總分」等生涯阻礙因素顯著大於已畢業社會新鮮人。
  5. 學校類型差異︰私立大學青年在「家庭責任」、「家庭背景」、「性別角色」、「他人期望」以及「身心狀況」等生涯阻礙因素顯著高於公立大學、公立技職青年。推測進入公立或私立大專學校間可能反映家庭社經條件之差異,而家庭社經條件較低者可能也對青年之生涯阻礙較大有影響。

(二)台灣青年生涯動機

  1. 性別差異︰男性青年在「生涯復原力」、「量表總分」等生涯動機顯著高於女性青年。
  2. 年齡差異︰3項生涯動機因素中沒有任何1項在不同年齡樣本上呈現顯著差異。
  3. 生涯狀態(大學生/畢業生)差異︰已畢業社會新鮮人在「生涯洞察力」生涯動機因素顯著高於大學在學生。
  4. 學校類型差異︰受訪者之「生涯洞察力」、「生涯認同」都呈現顯著差異。「生涯洞察力」是公立技職、公立大學青年較高;「生涯認同」是公立技職、私立技職青年較高。

(三)台灣青年就業準備度

  1. 受試者主觀知覺就業準備度較高的題目主要在於「表達與溝通技巧」(含「在面試過程中,我會聽清楚題意再回答問題」、「我會因應不同人而調整合適的說話方式」等)、「面試準備」(含「我會去請教他人求職面試該工作的合宜穿著」、「我會去請教他人求職面試該工作的技巧或經驗」等)2種面向。相對的,受試者主觀知覺就業準備度較低的題目主要在於「肯定行為」(如「我會主動打電話給未來可能的雇主或公司」)、「預備行為」(如「我會參與求職經驗的演講與工作坊」)等因素。
  2. 性別差異︰在幾項不同面向之就業準備度,都未呈現顯著之性別差異。
  3. 年齡差異︰在幾項不同面向之就業準備度,都未呈現顯著之年齡差異。可能因本研究之對象年齡差距不大,而未有明顯就業準備度高低之差異。
  4. 生涯狀態(大學生/畢業生)差異︰大致呈現整體趨勢是生涯狀態愈成熟,部分就業準備度愈好。已畢業社會新鮮人在「表達與溝通技巧」、「履歷技巧」等就業準備度顯著高於大學在學生。
  5. 學校類型差異︰公立大學、私立大學青年在「履歷技巧」之就業準備度因素顯著高於私立技職青年。其他面向則在不同學校類型青年並無呈現顯著差異。

(四)台灣青年之生涯定向

  1. 整體受試者「生涯定向」平均數為3.86,依據中間值3.5來看整體偏向正向已定向反應,但略低於楊淑珍(1999)研究結果3.97(無法做差異檢定)。
  2. 性別差異︰不同性別青年之生涯定向程度並沒有呈現顯著差異。
  3. 年齡差異︰大致呈現整體趨勢是年齡層愈大,生涯定向顯著愈高。
  4. 生涯狀態(大學生/畢業生)差異︰已畢業社會新鮮人之生涯定向程度是顯著高於大學在學生。
  5. 學校類型差異︰公立大學青年之生涯定向程度顯著高於私立技職青年。

(五)台灣青年之心理資源

  1. 整體受試者自評心理資源較高的是韌性以及希望感;較低的是價值感、主控感。
  2. 性別差異︰男性青年在「主控感」之心理資源顯著高於女性青年,其他面向則無差異。
  3. 生涯狀態(大學生/畢業生)差異︰已畢業社會新鮮人在價值感、希望感、韌性、量表總分等心理資源是顯著高於大學在學生。
  4. 學校類型差異︰所有心理資源面向在不同學校類型青年並無呈現顯著差異。

二、討論

(一)台灣青年之傳統價值觀生涯阻礙下降,但基本生涯探索問題仍存在

  根據量化調查結果發現,對台灣青年之生涯阻礙因素,傳統價值觀所形成的生涯阻礙,包括「家庭責任」、「性別角色」都知覺較不具阻礙性。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現象,台灣青年知覺較高的生涯阻礙因素仍然是「自我認識及決策能力」、「職業資料」,但這些正是基本生涯探索之工作與問題。包括自己的能力、興趣、想要的生活型態、適合的職業,還有決策能力等內在自我探索工作。另外,則是外在探索工作,認識職業世界、收集職業資訊等,也是生涯探索與規劃最重要的基本工作。這對長期推動生涯諮商輔導的學校輔導領域、社區諮商、就業輔導領域確實為重要警訊。

  但研究者認為,或許不是諮商輔導專業領域不夠努力,而是背後可能有更大的社會文化結構性因素,使台灣青年有意識的進行自我與環境探索困難重重。此即第三高分的生涯阻礙因素—「外在環境」因素,包括「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升學主義,以及「只追求收入、頭銜地位」的功利主義。在這些文化價值系統或意識型態沒有鬆動與大幅改變前,台灣青年要整體從「外在生涯優先」取向,轉向有主體性意識的「追求內在生涯」,還是有努力的空間。

(二)從大學生到社會新鮮人因生涯處境、狀態不同而使生涯明顯成熟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大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有明顯的生涯狀態差異,即便年齡差不多。社會新鮮人相較大學生而言,生涯阻礙較低、生涯洞察力較高、生涯定向較高、心理資源也較高。有趣的是,對已畢業大專青年來說,不論是畢業後在升學、就業、待業、準備考試不同狀態,上述各項指標其實沒有顯著差別。換言之,「大學畢業」成為生涯階段的轉換門檻,只要通過就足以讓青年在心態與處境上變成熟,有點像是被迫面對職業世界以及生涯各種待解的問題。

  這與前一點有關,也和管貴貞、洪瑞斌、涂喜敏、徐茂弘(2019)之研究結果相呼應,社會新鮮人團體訪談顯示,多數在大學階段是迷惘而無方向,不確定自己與科系專業契合度,卻又很少人有具體的計劃去探索,多數僅是順勢而為。這樣「順勢而為」也顯現於在校大四生團體訪談結果,他們會去打工、跑社團,但打工、社團經驗卻不見得與生涯探索有關聯,卻期待學校都能提供「完善」的實習制度,幫忙他們建構生涯。

  具體而言,台灣青年最關鍵的生涯問題在於缺乏「生涯意識」以及「主動性」(agency),多數青年對未來、生涯並未經常關注並保持自己想法,往往也不覺得生涯是自己可以及應該掌握及行動的。因此,常常喪失大學時期可以積極去探索與行動規劃的重要時機,許多學生只是「隨大流」、「順勢而行」,上課、打工、社團都往往只是跟著軌道走,並無清楚意識或深刻思考這些跟未來生涯有何關聯。

  就這樣大學生面臨畢業的關卡,離開大學變得只能被迫成長。因為失去探索、體驗、規劃、預習的時機,多數青年也就缺乏進入工作職場的預備。除非是找不到方向,繼續打工職場轉正職,比較沒有適應問題,但這只是延續大學階段「順勢而行」,並未回應自己到底要什麼。其他青年,可能有大方向,但通常是想法或概念,缺乏較具體的職業資訊;沒方向目標的,當然也就進職場後才探索與體驗。所以這也呼應管貴貞等(2019)研究之社會新鮮人團體訪談結果所顯示,初入職場工作的挫折以及適應的困難成為一種共通性。

  另外,缺乏「生涯意識」以及「主動性」(agency)也呈現在就業求職準備度上。本研究調查結果發現,台灣青年較低的就業求職準備面向,顯現在主動積極行為(主動增加及創造就業機會的行動)以及學習求職之預備(如透過演講、書、雜誌學習求職技巧,而非直接就業資訊)都較低。

  因此,建議大學院校除了既有的諮商中心、職涯發展組之機制外,可以思考設計更普遍化的生涯引導機制。例如校訂必修課、大學入門新生營或其他能廣泛教育宣導的介入機制。而介入目標並非幫學生找到生涯目標,而是點燃與啟蒙「生涯意識」的起點,讓學生有意識並關注生涯,後續並利用大學四年做探索與行動計畫。以便讓青年多一點準備與規劃,在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世界能順利適應。另外,政府部門、非營利機構也可以協助介入大學生之生涯探索,不論在何時,更早開啟青年的生涯意識,都能降低後續無 方向或定向混淆之焦慮與衍生問題。

  當然更好的狀況是,更早在中學階段就能開始興趣、能力探索,並能開啟生涯意識,如此能讓青年生涯探索的進程更合理,也讓大學階段的生涯探索不會變成迫切的任務。但是在升學主義價值及升學體制未能實質變革前,中學輔導室之生涯輔導功能很容易變成「升學輔導」,如同做興趣、性向測驗主要是幫忙分組用,並不容易改變。

(三)男女青年之生涯狀態差異不多,但男性之傳統價值觀生涯阻礙較大

  根據量化調查結果發現,不同性別男女青年之生涯狀態差異項目不算多。尤其是生涯定向程度、就業準備度等重要後果變項,都沒有顯著性別差異。其他,男性青年在生涯復原力、主控感心理資源方面顯著較高。比較有特殊意義的性別差異則在生涯阻礙因素,本研究發現,男性青年在「家庭責任」、「家庭背景」、「性別角色」、「他人期望」等生涯阻礙因素顯著大於女性青年。而上述生涯阻礙因素大體都與傳統價值觀有關,包括繼承家業或父母衣缽、受家人長輩期望影響、受性別刻板印象限制等都可見到傳統價值體系之影響。本研究此點發現,卻是一反過去研究較常發現女性受傳統性別價值觀或性別角色刻板之問題影響。

  結合第一點討論所言,雖然整體台灣青年在傳統價值觀所形成的生涯阻礙(例如:「家庭責任」、「性別角色」)已經評估影響較低,但男性青年似乎維持相對較高的干擾。似乎可以推論女性做為傳統價值觀之性別弱勢族群,在性別運動與平權行動中是較易解構與改變傳統價值觀的影響;相對的,男性可能較不容易,因此變承受較多相關生涯阻礙。

  洪瑞斌(2017)的一篇論文顯示,許多台灣大學生具有雙文化自我,包括社會取向自我、個人取向自我,背後及來自集體主義、個人主義文化,而且雙文化自我會影響並形成二組生涯發展的歷程與腳本並命名為「個我」與「大我」。該論文並指出多數台灣青年可能都受到社會取向、個人取向二組生涯動力之影響,只是每個人程度不同,而「大我」便是來自傳統價值體系的生涯發展的歷程與腳本。從本研究結果來思考,男性青年受「大我」生涯動力影響可能較女性為高,當他人期望與個人興趣衝突時,便形成生涯阻礙。

  因此,學校輔導單位或社區諮商機構在協助男性青年生涯問題時,除了一般的生涯諮商輔導工作,還可以針對其性別意識與性別角色問題做協助與反思。但介入方式不是單向解構消除「大我」生涯動力,而是協助覺察反思二組生涯動力對青年的個人意義,以及二者間如何折衷或協調,使「大我」動力不會造成衝突與阻礙。讓「做自己」與「為他人」間降低矛盾與對立。

  當然,透過性別教育來提升意識與反思男性青年性別角色及性別傳統價值觀之個人意義以及改變可能空間,並進一步的解構與重構,這也是諮商輔導可以著力之處。


參考文獻

  • 田秀蘭(1998b)。我國大專學生生涯決定問題分類系統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7-2413-H-153-004。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金樹人、林清山、田秀蘭(1989)。我國大學生生涯發展定向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67-190。
  • 洪瑞斌(2017)。「個我」與「大我」:以雙文化自我觀點建構台灣大學生生涯敘說。本土心理學研究,47,161-231。
  • 洪瑞斌、楊康臨、莊騏嘉、陳筱婷(2020)。自我認同與生涯發展:雙文化自我之生涯發展論。載於金樹人、黃素菲(編),華人生涯理論與實踐:本土化與多元性視野(365-396)。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 袁志晃(2002)。生涯未定大學生生涯發展阻力因素之探討。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09-130。
  • 管貴貞、洪瑞斌、涂喜敏、徐茂弘(2019)。台灣青年生涯定向及其阻礙之探索—焦點團體之質性研究。台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生涯電子報,39,1-7。
  • 陳怡君(2014)。大學生心理資源量表之發展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 陳麗如(1996)。生涯發展阻隔因素量表(大專版):指導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 楊淑珍(1998)。生涯阻力檢核表的編制。測驗年刊,45(2),149-172。
  • 楊淑珍(1999)。生涯因素量表之編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7-2413-H-018-007),未出版。
  • 謝茉莉(2003):影響台灣南部地區女大學生生涯不確定感因素之探討。高師輔導所刊,8,35-60。
  • Lin, C-H., Hung, J-P., Lu, L-Z., Tseng, S-C., Chang, C-H. (2016, May 19). The development of O*PASS Job Seeking Preparation Scale for youth. Paper presented at 2016 APCDA Conference, Taipei, Taiwan.
  • London, M. (1993).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reer motivation, empowerment and support for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66, 55-6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