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生涯專論 / 【生涯專論】「敘事」與「願景」:探討生涯願景於後現代生涯敘事取向的作用與實施技術

【生涯專論】「敘事」與「願景」:探討生涯願景於後現代生涯敘事取向的作用與實施技術

0

張夢君/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生
洪瑞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教授


壹、後現代社會的青年生涯挑戰

  當時序甫進入2021,全世界才從可怕的疫病中回魂,新冠肺炎所帶來的震撼教育與世界秩序的重洗牌,不得不讓人關注新的世界變化與對個體生涯世界可能產生的挑戰。

  「21」這組數字,跟運氣、風險、冒險、擲骰子都有關係,它是標準骰子上的點數,也是賭博、賽馬時所用的單位量值,甚至「21」是美國進入賭場的最低年齡,更是受賭徒歡迎的紙牌遊戲名稱:21點。我們用「賭局」的概念和意象,來比喻這異常不穩定的一年,從2020進入到2021,世界各國能夠從賭局中勝出的關鍵是對疫病的控制,但同時,社會經濟、人民的物質條件與生心理健康在環境巨變中也著實處境艱困。

  以上是近期的世界境況,接下來,我將回溯這從21世紀初始的廿年,社會環境是如何變化,帶給職業社會的衝擊是什麼。又台灣青年人的處境為何,有何生涯發展的問題。

一、風險社會的特性

  現今社會常被稱為「資訊與網路社會」、「全球化社會」,最主要的著眼點在於資訊工業的興起,網路除了是乘載資訊,也影響人際界線與互動交流,在全球化的連結和影響下,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現代社會最鮮明的特色是其風險特性,Giddens(1991)認為,現代性就是風險文化,不盡然是現代社會的風險較傳統社會為高,乃現代社會投注了大量的成本進行風險的關注、評估及控制,結果卻是事與願違,人們面對未知,無從捕捉其樣態,全新的風險與挑戰隨之而來。

  依循全球化的發展,原先囿限於一地的影響或衝擊,也因此擴增,以下以事件列舉,按時序排列,幫助讀者有一歷史性的了解。二十世紀最後倒數十年,有波斯灣戰爭(1990)、東西德統一(1990)、蘇聯解體(1991)、亞洲金融危機(1997),在台灣則是受到921大地震(1999)的重創。二十一世紀甫到臨,就有九一一恐怖攻擊(2001)、SARS(2003)、伊拉克戰爭(2003)、南亞海嘯(2004),之後,2008年的金融海嘯,其風險或災難的結構,是不同於前的,全球性金融風暴源於美國次級房貸的浮濫,看起來嚴密、複雜而且堅固的國際金融體系,一夕之間瞬間崩解,並且引發全球秩序的混亂。爾後十年,從2011到2020,足以影響全球的大事紀更不只倍增,經濟上多個先進國家,包含美日,先後進行量化寬鬆,透過低利與增加貨幣,希望增加市場上的交易行為,收刺激經濟之效,顯示金融海嘯對各國經濟體質的打擊,在接下來的這幾年,不斷發酵。其次是川普的當選(2017),他所掀起的中美貿易戰(2018),也讓牽一髮動全身的亞太地區無不繃緊神經。英國發起脫歐談判(2018)在全世界刮起颶風。爾後,新冠肺炎的出現,肆虐了一年,帶走無數生命,至今疫苗研發成功,也掀起另一場資源爭奪戰。上述所敘的事件,累積成個體不穩定的感受,衝擊接二連三襲來,演變成群體的風險,洪瑞斌(2013)指出,風險社會與生涯世界直接相關的,即是其所引發的高失業現象,成為普遍,而企業組織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也產生劇烈變革,以上種種都成為青年人所面臨的生活與職涯挑戰。

二、台灣青年人的現況

  根據過去研究發現,台灣大學生有高比例的生涯定向困難與不確定性高的問題。洪瑞斌(2017)分別剖析其可能的來源與原因,分成兩個面向來討論,社會認知取向的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或決策過程中的生涯阻隔因素。

(一)社會認知取向的生涯自我效能

  社會認知取向認為,個體之生涯自我效能會影響其定向或未定向的程度,意即,當青年學子產生生涯決策時,其信心程度將影響其生涯定向狀態。信心程度高者,較容易生涯定向,信心程度低者,則不易生涯定向(洪瑞斌,2017)。同時,文獻顯示游錦雲、李慧純(2010)以高等教育資料庫的內容進行量化分析比較,得到「生涯定向程度將負向推論其自我效能感」,生涯未定向的大三學生,可以負向預測大四生涯自我效能感,亦即對個人生涯之效能感較差。

(二)生涯發展或決策過程中的生涯阻隔因素

  學者研究生涯阻隔因素,有性別的差異,女性受外在環境的影響程度較高,包含社會 / 人際因素中的父母期望與父母支持,至於個別特質部分的影響則較低,包含能力和興趣(  田秀蘭,1998  )。男性則受客觀條件的影響比例更高,如是否選擇熱門科系及畢業後的出路。

  約略可以歸納生涯阻隔因素為環境脈絡因素、心理認知因素及人際關係因素。心理認知因素與學習探索經驗相關,當個體越能探索自己興趣、建立能力,就有越高的自我認識與自我效能感。在人際關係因素中,大學生從生涯決策的阻隔因素,家庭與父母關係的影響,則是重要面向(洪瑞斌,2017)。

貳、生涯理論的變化,從現代走向後現代

  生涯觀念歷經近一百年,在二十世紀的30到70年代,是強調適配論的生涯觀當道,爾後則轉變為生涯晉升的概念,注重決策歷程與社會學習,以下將簡述生涯理論的發展歷程,幫助讀者在知識內容上作一定位。進入21世紀之後,世界動盪,職涯場域也有大的翻轉,職業分工的細緻化及對跨領域人才的需要,過往的假設和論述已不敷使用,接著將探討後現代的生涯理論發展,將如何回應外在環境的變化。

一、傳統生涯理論的歷程與樣貌

  生涯理論歷經一世紀之久的發展,在理論、實務與研究均有具體成長,而且三者相輔相成(田秀蘭,2015)。本節將焦點放在理論,在理論演變上,以典範轉移的角度視之,生涯理論的進程將有所呼應。

  首先是類型觀(  田秀蘭,2015  ),生涯諮商的緣起因應職業輔導的實務需要,以Parsons的特質因素論為濫觴,強調人境適配,爾後是Holland的類型論,以六角模型落實在實用層面,嘗試將個人特質與工作世界配對,預測最佳組合,筆者認為,這個階段是實證主義的角度與觀點,對於人的職業性格與職涯世界的搭配,預設最理想的配對存在,並且要幫助個體找到它。

  其次是發展觀(田秀蘭,2015),以Super的理論為代表。Super將自我探索與自我實現的觀點運用在職業生涯發展中,將生涯描繪成可預測的階段,而職業生活是其中的一條路。同時期出現的社會認知論,以Krumboltz為代表,他主張人類在社會環境中將習得因應的技巧,透過刺激和學習,生涯認知世界得以拓展。筆者認為,這個階段屬於後實證主義,理論仍預設真實的存在,但觀點更為開放,以發展和學習為主軸。

  隨著時序進入後現代社會,職涯世界已然解構,維持許久的職業階梯逐漸消失,工作與職場世界產生極大的變化,也因此我們需要新的理論視框予以解釋與回應,接著筆者所要論述的後現代生涯理論,將呼應建構論的真實觀,展現在生涯理論中,個體所重視的價值觀念將以建構的方式呈現,從而規劃未來,這是Savickas的生涯建構論,而透過敘說,個體得以回顧過往、留駐當下並且展望未來,這是Cochran的敘事取向生涯諮商。

二、後現代生涯之本質與特性轉變

  從現代轉變至後現代生涯,生涯之概念、本質及特性都有顯著的轉變,也有許多類近但不同的概念,以下先介紹近期出現的後現代生涯概念名詞,然後再介紹一種後現代生涯背景下所提出的生涯理論。

(一)多元生涯類型

  隨著後現代社會的多元發展,多元生涯類型的時代也應運而生,並且與舊時代的職涯類型相互滲透,所謂的多元,蘊含了跨界、融合、相互刺激相互啟發的精神,同時網路時代的扁平傳遞,意味上而下的訊息傳送方向會越來越少,青年人的工作想像將不再單純從父母、老師或學校而來,造就工作類型多元、職業需要多元、職涯思考多元、嘗試管道多元等。從此社會背景衍伸出來的後現代相關生涯概念或觀點有許多,以下試分述之。

  無邊界的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所謂的「邊界」是指區域分割的界線,以空間和地緣為主;「無邊界職業生涯」則指稱超越某一單一僱傭範圍的一系列工作機會(Arthur  &  Rousseau,1998)。廿世紀中後期以來,企業面臨激烈競爭的紅海,也要因應大環境的陡然巨變,特別是網路時代來臨,造就知識經濟的迅速發展,組織結構從科層到扁平,僱傭與從屬的關係也從穩定邁向變動。過去數十年如一日的鐵飯碗可能一夕不保,無邊界的生涯,正是強調個體就業能力的提升,用以替代長期雇傭的保證。如跨文化的組織內合作、跨界的專業合作、跨層級的組織間溝通等等,體現多種角度、多種邊界的職涯面貌。

  多變化的生涯(protean  career),指的是個人的興趣、能力、價值觀及工作環境經常發生改變的職業生涯,面臨此類生涯現實時,個體產生對自身職涯的主動能動性(agency),認為自己需要為自己的職涯負責( D. T. Hall,1976 )。與「無邊界生涯」相同的是,兩個概念都是從不穩定的外在環境出發,不管是組織或是僱傭關係的不穩定,「無邊界生涯」聚焦描述的是工作世界,而「多變化生涯」則是著重描述個體的樣貌,例如:(1)強調個體主動性,為了尋找與實踐自己的目標與價值,推崇創業的可能;(2)強調職涯的彈性與開放,30歲與40歲所追求的生活與想像可以不同,也因此歡迎不同階段的發展方向;(3)強調終生學習與自我學習,這是個體得以有所選擇、維持彈性的先決條件;(4)強調職業生涯的出入口,每個人各有風景,既可以中途轉場,提早開始亦未嘗不可,於是,一個才剛剛18歲的毛頭小子,可能已經在某個行業有了十年的從業史(謝晉宇,2005)。

  萬花筒生涯( kaleidoscope career ),過往、工作與生活的樣貌比較單一,活著是為了工作,後現代社會的個體,工作是為了活著,樂意重新檢視職涯、生活與生命價值的順序,有三個參數居間作用,分別是authenticity(真誠)—  個體在行事、抉擇時試圖依據自身價值觀而為,並與之一致;balance(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優先次序和重要性,逐漸達到平衡,生活不再是圍繞工作,工作選擇隨著主體的認知改變,進而翻轉。工作、休閒、生活依照個人需要,多角度的重新排列組合;challenge(挑戰)—  工作表現上,追求更多的拓展與激勵,綜合 A-B-C觀之,工作與生活的關係就像是萬花筒一般,有各種排列組合、也充滿可能性,並且每種樣式都有其風姿(L. A. Mainiero & S. E. Sullivan,2009)。

  組合式生涯(portfolio career),C. Handy(1981)在一開始提出這個概念時,是由個體出發,不單只是聚焦工作世界,他認為組合式生涯是由薪資工作、家庭工作、志工工作與學習工作組合而成,再點綴休閒與玩樂,如同作物輪種輪收般充滿變化與樂趣。這概念若集中描述工作組合時,則說明個個體發展多種專長,角色身份在不同工作與雇主之間轉換,同時展現個性化的獨特。

  個性化生涯(customized  career),在這個概念中,customized(客製的、訂做的)是orderly(按照順序)的相反面,傳統的生涯描述有其順序,並且眾生皆然,個體22-24歲完成高等教育後,進入工作世界,大約在40-50歲退休,並且永久退出工作場域;然個性化生涯則從個人的興趣、特質與專長,發展屬於自己獨特的生涯方式,以因應充滿變動的就業環境,甚至更細緻的回應家庭與自我的需求(Benko & Weisberg,2007)。

  主體性生涯(subjective  career),這個概念下的「生涯觀」會合併與「成功觀」一起檢視。Subjective 相對於 objective 而言,亦即傳統的成功生涯有客觀標準,隨著生涯世界的改變,個體在檢視與評價時,重視的是獨特的生涯主題與意義(Gattiker & Larwood,1986)。

  以上的生涯概念或觀點,皆同屬後現代生涯之產物,因此有其共通之特徵或屬性,包括視「生涯」為多元性、開放或模糊性、組合或片段性以及主體性或個別差異性等。因此,即便不同的名詞,但都指稱這些共同屬性。

(二)幸福生涯觀⸺理論與方法的整合

  黃素菲(  2016  )在後現代生涯背景下,建構出「幸福生涯觀」理論架構。她提出四個後現代取向的生涯理論,在內容上與形式上是為對變動的外在世界的回應,意即,因應人類世界的變動,理論視框也有相應的變動,基本精神即是「變」。隨後她提出四個在生涯諮商實務上的做法,幫助個體得以「不變」來錨定生命軸心。

  換言之,「變」與「不變」在理論路徑上預示其交集,黃素菲(2016  )為這個交集,做出命名,也同時為該理論提出意義與目的,即「幸福」是個體在回顧生涯抉擇(過去)、思考生涯議題(現在)及展望生涯可能性(未來)時,個體想要獲致的生命滿足感。

  黃素菲(2016)首先談幸福感,他從兩面向來討論,第一是主觀幸福,以主體的快樂感受定義為幸福,觀察結果是以較多積極正向情緒為主,且有較高的生活滿意,是故,主觀幸福包含快樂與生活滿意。

  第二是心理幸福,不同上述,學者認為幸福不應從主觀感受去理解。故幸福不等同於快樂,而是要從人的發展史、自我實現程度與意義探詢的深度去進行理解。心理幸福的結構向度包含自主、情境主控感、個人成長、正向人際關係、生活有目標與自我接納。這邊將幸福生涯從成功生涯區別出來,認為成功生涯偏向於達到外在目標或完成任務,然幸福生涯則是注重獲致主觀滿意感,以主體的認知和界定為主。

  也因為幸福生涯觀將回到個體自身,結合後現代的理論架構,幸福生涯觀的內容也以變與不變為主要核心,並將後現代取向相關理論都結合進來,並討論其與幸福生涯觀的關聯。以下分述之。

  積極不確定性(positive  uncertainty),當生涯面臨不確定性時,通常包含三個面向,即危機、風險、模稜兩可( Lipshitz & Strauss,1997 ),主體多半以負向事件來解讀,同時產生焦慮、生氣與沮喪的精神狀態。但積極的不確定性則是鼓勵個人以積極正向、開放彈性的態度面對生涯不確定性,並且將生涯抉擇重新界定,是為資訊的再調整,鼓勵彈性且平衡的決策方式(Gelatt & Gelatt,2003)。學者在情緒的部分做一轉向,以積極正向情緒為焦點,是扣連幸福生涯觀的關鍵,並且重新定義生涯的再抉擇,給予新的視框,幫助主體內在擁有新的動力。

  計畫性機緣論(planned happenstance theory)的提出者,Krumboltz(2009)將蝴蝶效應應用於生涯理論,以回應後現代思潮對生涯偶發事件的關注。當偶發事件出現,個體予以回應時,計畫性機緣論的焦點在於,個體持有的態度和擬採取的行動,態度上保持開放的心胸,願意好奇探索,行動上則積極正面的回應,不去逃避(Krumboltz  &  Levin,2004/2005)。學者在態度上著重彈性與開放,以正向心理學的精神建構主體在面對偶發事件的反應方式,得以扣連幸福生涯觀。

  共時性( synchronicity )的部分,學者認為,共時性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件,發生意味深長的巧合,其中包含看似意外或是機緣性的關聯,且事件之間的連結不是因果線性的結果(Cambray,2012 / 2014)。將共時性的概念應用於生涯領域,則同時幫助個體擴大感受與思考的層面,對於寓意、靈感或是難以解釋的知覺邊陲保持開放。以幸福生涯論觀之,同樣是在建構主體的主觀態度。

  生涯混沌理論(Career  Chaos  Theory),物理界的混沌理論( Chaos Theory )是試圖分析不規則又無法預期的事物與現象,認為系統中是有序與無序的共存。將混沌理論應用於生涯議題,學者提出對思考面與真實面的貢獻,在現象的思考上,因為「混沌」與「秩序」共存,預示了非線性的思考模式,對於錯綜複雜或交互糾纏的狀態,視為現實的常態(Hayles,1990)。主體因經歷現象上的不斷變化,由體驗回過頭來鞏固意義,則是主體所經驗的真實面(Pryor  &  Bright,2003)。以幸福生涯論觀之,主體的經驗世界即便在複雜、無序的狀態,仍能維持思考與感受,使意義與價值得以建構下去。

  綜上所述,「變動」已然成形,大環境的不穩定和日常的中斷也成為我們所見所感的一部份,黃素菲( 2016 )所提出了理論解釋之、描述之,所圖的不啻是為心之驛動創造一個安放的空間。換言之,上述所提後現代的各種生涯論,都是悅納了環境變動的常態性,嘗試降低變動帶來的衝擊、不安,以增加個體生涯幸福感。

(三)  生涯願景的概念剖析

  承上,從幸福生涯觀出發,筆者探討後現代生涯理論的內涵,是對變動世界的理論回應。接下來筆者將試論及實務方法,從「不變」的角度觀之,聚焦在生涯願景,試論其作用與角色。

  從定義出發,生涯是時間之學,也是應變之學(李迪琛、金樹人,2018),生涯觀的視框在時程上從過去、現在到未來,是一動態進程,在空間上也是具體而微的,個體所要面對的外在環境,由大至小,包含群體的從屬、價值觀與理念的認同、家族同儕的交互影響,這些都會形成個體的空間感,從而形成個體的生涯觀。

  願景,譯自英文之「vision」,字源意義上,是一幅看見的事務或景象,是個體寄託希望於未來的心理動態,含有渴望與願望的意涵,心象或意念上是一幅圖畫或一段文字,是一種實踐與行動的驅動力,促使主體去追求或達到的境界或狀態(黃素菲,2016)。是故,生涯願景,不只是使命或任務,使命會化成若干目標,任務是完成目標的具體行動,而生涯願景則像是人生羅盤,最好的願景將是最適合自己的願景。

參、敘事取向生涯諮商與「生涯願景」概念之相關整理與回顧

  以下筆者將從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來談生涯願景在理論中的位置,以期為此概念做一定位,為後續衍伸的實務操作尋找理論脈絡。

一、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之典範基礎

  敘事取向生涯諮商的理論基礎在於「敘事」,「敘事」即故事,它構成理論架構的本體論、知識論與方法論層次,簡要說明如下。

  本體論部分,Cochran認為敘事足以為個體形成意義,在創造意義的過程中,敘說為結構提供堅強的意義組織。換句話說,「生命」或「生涯」即是故事。透過未來表徵的建立,幫助人們創造對個體有意義且可以據以向前的未來敘事(Cochran,1997)。

  知識論部分,敘事本身提供時序性組織,透過因果關係完成故事的開頭、中間與結尾。如前述生命即敘事,因此知識的探索與獲取要透過生命故事的敘說或書寫,即形成意義,也創造張力,同時生成力量與方向(Cochran,1997)。

  最後方法論部分,就進到如何以故事探究與介入個體生涯之方法,不論是過去、現在到未來的生涯。Cochran(1997)認為,個體對願景的投入,可能是寬廣的、也可能是侷限的,不管是深入內部,或僅限於表層,也都暗示個體的整體生活觀與價值取向。無論是哪種情況,透過故事建構生涯願景,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個體得以建構整體敘事時,時間軸的演進即是一種跨越,從過去跨足現在,當個體跨足糾纏困惑的現在時,會形成視角,那是理解和領悟的入口,同時也通往建立生命敘事的可能。此時,個體生命得以衡量,意義得以洞察,是貼近真實的時刻。換言之,當以敘說作為方法,敘說的建立跨越歷史性,人增加了能動性,而且時間變得立體,又可創造不同的視角,不同時間去理解同一件事,有可能會得到不同觀點。同時此刻,很有可能形成一個循環,再回到本體論的部分,再次建構真實觀。

二、以表達性藝術媒材或圖像來強化敘事取向生涯諮商

  Savickas(  2013  )則認為個人的生涯現況是由過去經驗演變而來,因此人們在思考的當下連結了過去、現在與未來,促成了生涯建構。而生涯願景的建立則產生推動與引導的作用,幫助我們在生涯路途中提供方向性與連續性(Heckhausen, Wrosch & Schulz,2010) 。

  林佩儀(2002)曾論述藝術治療與敘事治療理論的相近或相容性,他認為:(1)視覺作品跟語言一樣,都屬於自我表達的工具,從而幫助個體建構意義與獲得洞察;(2)歷程中都可以搜集到隱微的經驗證據;(3)重視個人的主觀感受與生命敘事,尊重個體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引導並開拓重寫故事的可能。

  洪瑞斌(2019)曾修訂了呂格爾的敘事「三層摹擬論」,並以李維倫(2015)「三層次意識論」來補充。李維倫(2015)認為行動者可區分為語意意識(關注於意義)、圖像意識(關注於圖像或隱喻)、以及體感意識(關注於身體與感覺)等三種意識層次,而圖像意識是一三層次間轉換的中介。換言之,當敘說者要將過去身體感官經驗之事件行動轉換成語意層次的故事,或是倒過來要將心中讀過故事及其建構的新生命腳本(語意)再轉化為行動者於生活中行動實踐(體感)時,都需要依賴圖像意識,以協助順利轉換。總結而言,要讓案主或學生從內在生命腳本或未來故事轉化為行動方案,需要影像、畫面的協助,因此生涯願景便成為協助案主未來生涯敘事完整建構,以及將未來故事轉化為身體行動的重要中介角色。

三、協助建構生涯願景之相關方法或技術

  至於生涯願景實踐形成或建構的方法,就各有不同。以下筆者嘗試介紹包括生涯幻遊、生涯拼貼、以及圖像敘事等。

(一)生涯幻遊

  生涯幻遊(career fantasy techniques)的前身要從幻想技術(fantasy  techniques)又稱引導式幻想(guided imagery)談起,始於1938年(Strosahl  &  Ascough,1981  ),善於使用此技術的心理治療學者與相關學派,包含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榮格(催眠)與波爾斯(完形學派)。五〇年代開始,學者將幻想技術運用於職業選擇與職業興趣探索,是為兩者結合的濫觴(Kline  &  Schneck,1950)。及至七〇年代,此一技術在生涯諮商領域開始有完整且具系統的發展與應用,即生涯幻遊(Morgan & Skovholt,1977)。

  在實施過程中,治療師引導個案經過(1)引導,(2)放鬆,(3)幻遊,(4)歸返,(5)討論等五個步驟(金樹人,2011),進行關於未來3-5年的生涯幻遊,透過所言說的場景與畫面,澄清個案的內在需求與價值,從而引發完成的意願與行動的力量(Anderson & Godfrey,1987)。

  但其中個案是否徹底的放鬆,會決定幻遊的成功與否。即便它的操作架構很清楚,透過引導想像出個體內在的渴望與需求之畫面,但實務上一直有成功率不高的問題。換言之,經過引導放鬆後,約有25%的個案無法順利浮出未來生活、生涯景象,有可能個案太累睡著,或是潛意識未跟隨引導而產生其他畫面。總之,幻遊在實務上通常整個團體或班級,不見得多數成員都能確保成功(Richardson,1981)。

(二)生涯拼貼輔助生涯願景之建構

  綜合上所述,生涯拼貼在實務現場漸被採用,可能跟生涯幻遊成功率難確保有關。生涯拼貼的實施,則從帶領者的引導語開始,每個人在自己的畫面上剪裁、拼湊,透過圖像和畫面的選擇,個體逐一安排、排列,過程中,建構願景圖像。

  回到我們一開始對生涯願景的描述,當願景在個體腦海中成形時,會構作一幅圖像或是場景,也許中間有情節或是文字,藉由拼貼的過程,擴充語言的描述,個體逐漸將腦海中的影像具象化,而整個拼貼歷程是生涯願景的第一次落實,透過這次的落實,形成個體內在的動力,幫助他繼續在未來的生涯路上進行第二次的落實。

  另一方面,我們若回到後現代的生涯建構來看,也能發現生涯拼貼技術相當能反映建構論精神。筆者認為多數人的生涯通常不一定構成一個完整藍圖,然後生涯發展歷程再如拼圖般找出原設計圖像或最初使命的唯一答案。相反的,多數人的生涯是邊走邊看,在發展歷程中,嘗試接觸學習各種家庭、學校提供的選項與資源,一邊審視自己的感覺,有無興趣、吸引力,確認後再納入自身生涯圖像中。換言之,生涯如同百衲被或藝術拼貼,沒有最初的答案,只有走過完形歷程後的一個作品,而且每次走過歷程都會是不同作品。例如,許多個案常在拼貼過程,就當天所準備的報章雜誌材料找不到心中想要的重要元素,但當下個案也只能找相對接近的圖像來使用,或自行繪畫表達。從隱喻來看,這樣經驗如此接近人的生涯發展,有時我們清楚自己要的,卻沒有相應的外在資源與條件,有時我們不清處自己要的是什麼,也只能邊接觸邊感覺了。

(三)  圖像敘事的內涵

  口語作為傳統的表達方式,有時會侷限或阻礙個案傳達內在細微感受,甚或是豐沛的情感、張力十足的經歷(Gladding,2011),當然、治療者依據自身的訓練和專業,在此可以有幾個選擇,轉向表達性藝術治療,或是嘗試圖像敘事。

  圖像敘事(Pictorial Narratives)由Taylor與Santoro提出(2015),是一種結合體驗與敘事的表達方式,藉由圖像繪製與語言敘說,使治療師得以跨越單一語言的限制,更深入接觸個案的內在,共同創造新的意義與對話,並幫助個案達到更深的探索與認識。實際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在三幅圖的繪製過程中,這三幅圖將由治療師帶領個案依序進行,第一幅圖由治療師引導個案思考現狀,畫出現狀,可能是困難、挫折、矛盾與掙扎等;第二幅圖治療師引導個案思考所欲求的結果,畫出當問題解決時可能的生活或生涯樣貌;第三幅圖則是中介於現狀與理想未來間,如何落實為具體步驟時的樣貌(Taylor,2020)。

  以上三種方法都是實務上引導形成生涯願景圖像的技術。總結來說,圖像可以為言說創造空間,幫助個案去探索其隱含的意義與可能的情感,使得單純的敘說可以被拓展,拓展的過程,使個案有機會再次進行反思(Neimeyer,2009)。

肆、  結論

  生涯願景植基於個體的未來敘說,也將引導個體未來的生涯發展方向,是一個「力量由個體出發」的意象和概念,符應後現代生涯觀的殊異性與個別性。
  黃素菲(2016)在提出整合的幸福生涯觀時,於結論提到,縱軸的指向雖然排列上有順序,分別是建立生涯願景、從事生命設計、探索故事意義、提升生涯適應力。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需要按照每個個案的個別狀況作統整性的評估。本文主要聚焦於敘事取向生涯諮商與生涯願景的關係,分別整理理論及實務操作上的相關文獻,除了確認生涯願景的重要性,也探討了可以用表達性藝術媒材或圖像來強化敘事取向生涯諮商,以及實際建構生涯願景的幾種方法。未來研究可以本研究為基礎,可參考生涯願景建構的操作技術,依此方向進一步進行實徵資料的探索或是驗證工作。

參考文獻

田秀蘭(1998)。男女大學生生涯阻礙因素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133-148。
田秀蘭(2015)。生涯諮商與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學富。
林佩儀(2002)。藝術媒介與敘事治療之結合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00,11-17。
李維倫(2015)。柔適照顧的時間與空間:余德慧教授的最後追索。本土心理學研究,43,175-220。
金樹人(2011)。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市:東華。
洪瑞斌(2013)。培養青年之生涯韌力:就業力外的另一章。就業安全,12(2),71-77。
洪瑞斌(2017)。「個我」與「大我」:以雙文化自我觀點建構台灣大學生生涯敘說。本土心理學研究,47,161-231。
洪瑞斌(2019/11/30)。敘事與隱喻 : 從方法到本體論的探討。發表於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主辦「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年會研討會」之宣讀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
洪瑞斌、鄧明宇、陳祥美(2021)。在之間:敘說研究/活動中的中介空間。載於汪文聖(編),華人倫理實踐:理論與實務的交會(9-33)。台北市:政大出版社。
李迪琛、金樹人(2018)。緣的特性及其對生涯發展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50(2),341-362。
游錦雲、李慧純(2010)。台灣地區大學生生涯未定向、生涯自我效能感與就業意願之關係探討⸺以高等教育資料庫為例。國教新知,57(1),26-42。
黃素菲(2016)。後現代的幸福生涯觀:變與不變的生涯理論與生涯諮商之整合模型。教育實踐與研究,29(2),137-172。
黃素菲(譯)(2006),Cochran, L.(著)(1997)。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謝晉宇(2005)。人力資源開發概論。中國:清華大學。

Anderson, C. A., & Godfrey, S. S. (1987). Thoughts about actions: The effects of specificity and availability of imagined behavioral script on expectations about oneself and others. Social Cognition, 5, 237-258.
Arthur, M. B., & Rousseau, D. M. (1998). The Boundaryless Career: A new Employment Principle for A new Organizational Era.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1).
Benko, C., & Weisberg, A. (2007). Mass Career Customization: Aligning the Workplace With Today’s Non-traditional Workforc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Gattiker, U. E., & Larwood L. (1986) Subjective career success: A study of managers and support personne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2). 78-94.
Gelatt, H. B., & Gelatt, C. (2003). Creative decision making using positive uncertainty: Revised edition (a fifteen-minute series). Boston, MA: Thomson.
Gide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Polity Press.
Gladding, S. T., & Newsome, D. W. (2011). Art in counseling, In S. T. Gladding (Ed.), The creative arts in counseling (4th ed., pp. 243-253).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Hall, D. T. (1976). Careers in Organizations.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Hayles, N. K, (1990). Chaos bound: Orderly disorder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science.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Handy, C. (1994). The Empty Raincoat: Making Sense of the Future. Hutchinson, London.
Kline, M., & Schneck, J. (1951). An hypotonic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the genesis of occupational interests and choices: I.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and hypnotic scene visualiz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Hypnotism, 2, 2-11.
Mainiero, L. A., & Sullivan, S. E. (2009). Using the kaleidoscope career model to examine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 attitudes.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14(3).
Morgan, J. I., & Skovalt, T. M. (1977). Using inner experience: Fantasy and daydreams in caree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4, 391-397.
Pryor, R., & Bright, J. (2003). 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12(3), 12-20.
Richardson, G. E. (1981). Educational imagery: A missing link in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1, 560-564.
Savickas, M. L. (2013). 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R. W. Lent & S. D. Brown (Ed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2nd Ed.) John Wiley & Sons, NJ.
Strosahl, K. D., & Ascough, J. C. (1981). Clinical uses of mental imagery: 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theoretical mis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9, 442-438.
Taylor, J. M., & Santoro, D. (2015). Pictorial aarratives: A narrative meaning-making intervention.Unpublished manuscript. 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Kent State University, Kent, Ohio.
Taylor, J. M. (2020). A Hermeneutic Inquiry of Counselors’ Experiences in the Use of Pictorial Narrativ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Kent State Universit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