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好書推薦 / 【好書推薦】《剛剛好,的生活》

【好書推薦】《剛剛好,的生活》

0

鐘穎 / 高雄中學輔導主任


(圖片來源:博客來)

作者: 約翰‧納許 John Naish
譯者: 許美鸞、黃孝如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30


  為越來越多的慾望劃下句點,就是幸福的秘密。

  我們的大腦在演化的過程裡被形塑成追求新奇、想佔有更多的器官,這讓人類在不長不短的6000年文明史裡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很少人明白,我們已經擁有得太多了。在這個時代,哪怕物質再不豐足也不能免於擁有物氾濫的危機,因為不論薪水再低我們都會有一支手機,它提供的資訊量大大超過了我們能負載的,但是我們還是想要擁有更多、更多,無法意識到我們的生活已經被海量的選擇給淹沒,以致於我們深陷焦慮之中,根本難以選擇。易言之,太多的自由讓我們失去了自由。

  生涯發展與探索多半注重在自我的意識的層面,關注在生涯的前半期意識自我的實踐,進入到了生命的中後期,從超個人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就必須找尋更深層真我。

  《活出最真的自己:解開真我密碼,遇見百分百新人生》一書在生涯發展領域的書籍當中,算是較帶有超個人心理學色彩的生涯書籍。作者認為每個人都擁有「真我」,作者將真我定義為:在個人獨一無二的特質之中,蘊藏創造生命價值的潛能,最核心、最根本的自己,會自然而然地對這個世界產生貢獻,人不是電腦,偏偏這是我們用來理解自身的強大比喻,甚至成為專斷的象徵。我們用數量來自我界定,學生時追求分數高低,工作後追求薪水高低。就連休閒時也不例外,一個景點追過一個景點,別人去過的地方我一定要打卡,別人沒去過的地方我更要照相。連放鬆的時候都在競爭,這樣強大的驅迫力使我們疲憊不堪,像是一場永遠不會結束的軍備競賽。電腦可以負擔這些,因為這是它被設計出來的目的。它幫助我們蒐集、整理初步的資訊,然後我們才有餘裕做決定。但當代人卻不滿意它的服務,只想跟上它的速度。

  如果你也有跟我一樣的感想,那麼一定會認同作者說的,我們被各種力量龐大的工業包圍,而它們用越來越多或明或暗的說服方式,誘使我們想要某些東西,為獲得那些東西而工作、購買更多東西。當我們花了所有時間和經歷在追求那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已經耗盡了自己,以致於我們根本無法享用那些東西。這就是當代消費主義帶給我們的痛苦與危險,他不僅對我們的生活有害,對整個地球及其有限的資源都有害。

  我們已經走了很大一步,我常想,如果馬克思還在世,他會怎麼評論這個世界?因為巨大的生產力早已滿足了人類的所有基本需要,何以我們沒有像共產黨人所嚮往的那樣,改追求更加精神性與道德性的東西?社會文化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它鼓勵我們消費,為一兩個新增加的功能和新推出的顏色去購買原本就已經有的東西,並用品牌結合個人的認同,讓我們相信只要擁有該品牌的東西,你就可以跟別人不一樣。我們的演化機制也鼓勵如此,否則突如而來的災荒會讓我們在1萬年前就被淘汰。擁有的多寡,攸關我們生存機率的大小。我們一直沒有意識到,擁有的東西其實已經夠了,好好享受生活的時機不是未來,而是當下。

  作者約翰‧納許(  John  Naish  )透過親身的實踐及觀察,為我們整理出「剛剛好」的七大面向,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他提供了很多有說服力的調查研究,讓我們發現人性的荒謬。

一、【資訊】

  人類的大腦是被設計來吸收資訊的,因為當我們理解了一個新觀念時,大腦會釋放一股鴉片類的化學物質,促此我們感到興奮和開心,因為這讓我們領先競爭者一步。然而新奇經驗的邊際效益會逐漸遞減,所以媒體廣告業的工作就是,向我們推銷更能迅速引爆反應的刺激。這造成的問題是,我們會對新奇感上癮,同時縮短我們注意力的持續期。資訊接受越多,我們理解得就越少。資訊過多產生的壓力傷害了我們親密關係的品質、造成失眠,也讓我們懷疑自己的決策能力。可怕的是,我們的因應方式是去搜尋更多的資訊,來瞭解這是怎麼一回事。

  資訊越多的時候,我們越難善用資訊。如果架上只有3款零食,你下決定的時間會遠比架上有35種來得快。電視頻道只有老三台時,大家都覺得日子單純而美好。但頻道開放至100台後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我們轉台的時間大增,但怎麼樣都沒有值得欣賞的節目。更不用說智慧型手機這樣的新科技,它更是不利於人們的正面互動,明明就坐在隔壁辦公室,我們卻還要用line跟對方聊天,不願走過去面對面。當通訊軟體越是方便,我們的生活就容易受到別人的濫用。麻省理工學院的調查就發現,手機是我們最痛恨的現代工具。不過,手機也是我們最怕弄丟的工具。

  英特爾公司所做的研究發現了更多誤用手機的證據,有1/5的人承認會故意遲到,因為可以在最後一分鐘用手機更改時間;有3/4的人則說,擁有手機會讓他們與朋友碰面的時間更有彈性,易言之,他們會故意遲到,卻不承認。因為手機,我們會誤以為別人的人生比較有趣,因此不願意活在當下。作者提醒我們有必要實行資訊節食,要知道廣告行銷的資訊特別有害,因為它們被設計的目的是是用來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此外,也別讓電腦處於隨時收信的狀態,讓它每隔90分鐘自己收一次信,以免生活不斷地被信件的聲音所打斷。

二、【食物】

  除了甜味是嬰兒時期就有的特殊偏好外,其他都是後天學來的,因此只要有新的味覺經驗,我們的慾望就會增加,甚至因此愛上原本不喜歡的滋味。人類一直在預期飢餓來臨,所以會以不斷地進食來解除身體的警訊。我們知道何時開始,卻不知道何時停止,這就是我們的特性之一。

  當吃下甜食或油脂類食物時,大腦會分泌化學物質來犒賞自己。僅僅想到冰淇淋,我們的大腦愉悅區就會有反應,就跟吸毒者看到毒品照片時的反應一樣。身體對減肥也有強烈的反抗機制,只要它覺得狀況不對,就會減少新陳代謝並降低體溫,來減少脂肪的燃燒。這是為什麼減肥者很容易放棄的原因。針對31個長期臨床研究所做的分析發現,就長期來說,節食是沒有用的。五年之內有2/3的人不僅復胖,而且體重還增加了。如果當時不節食,至少還能維持原有的體重。節食法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這些方法都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

  好的減肥法應該放在進食習慣的改變,例如細嚼慢嚥,因為大腦需要20分鐘來發出飽足的訊號。每吃一口的空隙最好放下刀叉,好好聊個天。一個人吃也比一群吃來得好,因為在團體用餐時,我們會不自覺吃得更快、更多,避免食物被他人吃光。菜色越單調越好,不然追求新奇的大腦會要你吃進更多食物,嚴守用餐時間、充足的睡眠也是好方法。

三、【財物】

  我們以為物品會帶給我們更美好的生活,其實根本不會,心理學把它稱為「享樂適應」。跑車、遊艇能給我們的快樂感非常短暫,許多人解決的方法是再買新的,結果是花另一筆錢把它們堆在碼頭和車庫裡。人類自古以來就喜歡蒐藏物品,考古學家發現,新石器時代出土了大量石斧,其需求量遠遠超過原始人類的合理數量。因此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這些東西是做為蒐藏品而存在,用來炫耀他們自己的手工技藝。

  當購物者看到商品準備購買的時候,腦內會釋放多巴胺。然而交易一旦完成後,通常只剩下後悔。由於我們大量地囤積新商品,反而促成了個人倉庫這個行業的興起。這本身就是一件弔詭的事,因為這代表我們買了太多根本用不到的東西。就連將二手物品捐贈出去都很難,每個國家或弱勢團體都收了太多廢棄物(有時甚至是全新的),以致於無法再負荷。二手交換現在變成新的交易方式,而且也是值得推崇的環保方式。但買東西前最好先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還是想要?否則不要購買。購買不持久的東西會使我們必須做更多工作、賺更多錢,然後買來的東西又成為堆積在角落的煩惱。

  提倡儉樸、少用塑膠貨幣,以及選擇逛街對象對克制物欲很有幫助。加拿大的一項研究就發現,我們很容易為了維持自我形象,而在他人面前花較多錢。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或跟親戚買東西,往往會挑選便宜的(因為家人會監視我們)。此外,作者還呼籲我們不要再送禮了,因為禮物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了情感意義。在英國,榮登不想要禮物榜首的就是糖果和巧克力,有1/4的英國人承認,自己會送給親友明知對方從來不會使用的東西。手寫卡片、一個承諾、一場旅行或上課,乃至以收禮者名義所做的捐贈都可以替代送禮。

四、【工作】

  工時過長不是工作,而是苦役。我們的文化推崇拼命工作的人,誰最晚關燈,誰就最有男子氣概。工作狂的問題是想逃避其他層面的生活,也就是逃避對那些生活層面的管理責任,例如親密關係、或自己的感覺。野心掩蓋了重大的人生問題,瘋狂工作變成了情感的逃生門。很少人願意承認,公司生活其實比家庭生活來得順心愉快,你要秘書給你一杯咖啡,比要女兒給你一杯咖啡簡單得多。德國的心理學研究也指出,人們會因為缺乏性生活而賣力工作,然後因為過度投入工作而沒有性生活。缺乏性生活的人需要尋找受挫的出口,工作就是一種方式。這在夫妻關係裡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少固然是少,多也是少,只有「知足」才是多。美國的研究指出,即使是富比士大富豪榜上的人(資產達一億二千五百萬美元以上),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也只稍高於一般人而已。此研究也發現,一個人收入增加十年之後,會和沒有加過薪的人一樣不滿意自己的生活。對中了樂透的人來說,只要過了一年,其生活的滿意度就會回到原點。錢太多也會形成心理問題,超級有錢人通常會把憂鬱不安歸咎於外界,他們會用錢去購買讓自己更舒服的財物或服務,拒絕承認自己有任何心理問題需要調整,易言之,他們期待問題可以透過消費(包括購物、不停換心理治療師)來處理。他們似乎只會一種解決之道,那就是用金錢來搞定每件事。

  各項研究都共同發現,不論在哪個國家,只要所得超過中等收入標準,你對生活的滿意度就會達到頂峰,超過之後越努力賺錢,越徒勞無功。另有研究指出,收入大幅超過平均所得之後,只會讓人在各種聚會中碰到滿腹苦水的人,收入越高,牢騷越多,而且越會抱怨時間不夠用。原因就出在於:當人們有了更多錢之後,就會認為自己可以利用時間再賺更多錢,因此時間越來越少,進而氣自己擠不出多餘的時間。這會影響其他的心理層面。

  作者告誡我們,對工作全力以赴是不可能的,那完全是一種妄想。但是調查卻發現,有80%的人在擔心這件事。他的建議是,我們最好抗拒升遷的誘惑(作者本人就做到了,他只滿足於當一個兼職的記者),設法為快樂的主管工作,因為這類主管不會多管我們的閒事。想要在職場上奉行知足主義也會有其他問題,那些造成超時工作文化的罪魁禍首,往往是深受其害的員工。所以要記得暗中偷閒,低調地當個薪水小偷。下班後接到電子郵件與電話不要太快回覆,要等到對方最不方便的時候再回。回的時候記得丟一些問題給他們去忙,讓他們也多出很多事來解決。長久以往他會因為工作量不斷增加,不會再來騷擾你。另外要減少休閒的開銷,因為研究顯示,當我們購買越多休閒商品時,工作的時間也就越長。財物與工時往往是伴隨成長的。旅遊不可一窩瘋,待在家裡享受假期也很好,不需要跟他人一樣,一定要出國度假犒賞自己。

  普林斯頓大學在2006年的研究指出,金錢與快樂之間的關連大多是錯覺。收入在平均水準以上的人們對人們相對滿意,但是在片段時刻的經驗上,並不比其他人快樂,甚至更緊張,他們也沒花較多時間在特別的享樂活動上,收入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是短期的。這種錯覺會讓高收入者錯誤的分配時間,例如接受長時間的通勤(這是一天中最糟糕的時刻),以及犧牲社交時間(這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在追求高收入時,人們往往會犧牲家庭與健康,低估他們的有益性。人們之所以會誇大收入對快樂程度的貢獻,原因在於他們在衡量自己及他人的生活時,將部分焦點集中在傳統的成就裡。易言之,收入高的人以為自己很快樂,是因為他的薪水比別人高。事實上他的生活品質過得比較差。

五、【選擇】

  現實中我們真正的選擇比我們所想像的要少很多,不過我們總希望自己大權在握。研究指出,將近六成的成人只會使用新添設備中的一半功能,原因可能是只有1/6的消費者會去讀說明書。另一項調查則發現,2/3有手機的人僅會使用四項功能:打電話、傳簡訊、鬧鐘及照相,其餘的功能是炫耀科技用的。甚至有超過1/3人不知道自己的手機是否有照相功能。易言之,有太多選項我們根本不關心、也不會使用。那我們在購買這些商品的時候到底是在考慮什麼?

  一個有趣的實驗發現,如果在超市擺兩張桌子,一張上面有24罐果醬,另一張有6罐。停在前面那張桌子的人,只有3%的人會買果醬,停留在後面那張桌子的顧客卻有三成會去買。瑞士的消費研究發現,哪怕是衛生紙,顧客都會擔心選錯牌子。問題是:衛生紙能有什麼用途會讓我們擔心選錯了?實際上,所有過一個舒適生活所需要的東西,現代社會已經大抵具備,但是如果不做出細微差異,就沒辦法刺激消費。因此製造商只能在其他地方動腦筋,來創造多餘的新需求。各種新配方、新包裝和新產品幾乎都是重複的東西,將舊產品一分為二,或二合一,全新、改良的配方,限量版,舊瓶新酒繼續賣。購物的興奮感在還沒走出商店門口就消失了,然後家中一模一樣的舊東西又被塞進櫥櫃或送進回收場。

  康乃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自由選擇權只有在差異很大的事物間做決定才會有用。舉例來說,兩種不同口味的咖啡,消費者不管選哪一種,滿意度其實都相同。除非他們挑的是咖啡跟果醋這種差異很大的商品才會出現顯著差異。

  Yeppies(Young Experimenting Perfection Seekers)指的是「年輕、具實驗性格的完美追求者」,他們是慣性選擇改變者,而且人數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他們會變換工作、生活方式、伴侶、逃避承諾,也常是半調子的文藝愛好者。發明這個詞彙的人類學家說,Yeppies會拖延重大、改變人生的決定,直到試遍所有其他的選擇。他們到30來歲時還在嘗試生活中的不同選擇,而他們追尋的東西可能根本達不到,但他們的期待很高。這類人有改變方向的彈性,但往往找不到終點,結果是在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耽擱。作者的結論是,他們被過多的選擇寵壞了。

  在不久以前的人類歷史裡,我們沒有這麼多資源,因此無可選擇。真正的智慧在於知足。而今日我們必須學習將可能的選項降到低點,大聲宣告「這樣就夠了」!否則,我們只會耗盡地球的資源,然後困在無止境的消費循環裡。我們要告訴自己「滿意就夠了」,不要追求完美,否則當下享受的感覺就會受到破壞。我們這輩子最好的生活大概差不多就是目前這個樣子了,很值得停下來細細品味。

六、【快樂】

  其實我們並非不快樂,只是不知足。勵志書籍越來越強調快樂,它被當成終極目標,幾乎沒有什麼討論的空間。圍繞著快樂的是蓬勃的快樂產業,它要我們追求更多,很棒的職業生涯、財產、理想的家庭、無缺點的伙伴、一流的假期,還有其他最新最好的東西。如果這樣還不快樂,那就要學著讓自己覺得更快樂。但弔詭的是,心理學家追蹤了1216位兒童的一生,卻發現最快樂的兒童比較不快樂的兒童在成年後死得較早,他們更愛吸煙、喝酒、冒險。研究的結論是,樂觀與積極的情緒會有正面效果,但那是在面臨短期危機的時候。快樂的長期效應比較複雜,似乎不全然是正面的。

  跟著快樂而來的還有自尊新的問題。自尊心過低成為正向心理學家口中腳步蹣跚的惡魔,幾乎所有心理問題都被認定跟它有關。但是後來的研究卻發現低自尊很少造成反社會問題,反而是自尊心態高的人最容易有暴力行為和鋌而走險。嚴重缺乏自尊的人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但不太針對別人。或許歸根究底,社會文化得為我們飽受打壓的自尊負些責任,因為我們比較的對象不再是同個聚落的人,而是遠在天邊的名人。我們永遠都得接受永遠有人比自己更聰明、更傑出。與那些電視裡的美麗男女相比,多數人只能自怨自艾,然後又被一再告知,只要肯努力自我改進,就可以和他們並駕齊驅。

  自我改進似乎沒有讓人更快樂,至少從徹底整型的人身上看不到,甚至隆乳的女性自殺可能性也比平常人高出兩倍。因為她們對自我形象較沒信心,隆乳也無法改變。追求個人完美的弔詭之處在於,我們只能藉著他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的表現,這將使我們陷入贏不了的武器競賽。不僅如此,父母指南也加入了這個行列,產前讀物企圖打造一個一百分的媽咪,讓她成為企業化體制下的完美母親,追求完美嬰兒、完美育嬰室、完美的親子互動。廣告讓我們陷入超級父母的競爭,因此這些年出現了好些不同的聲音,希望把追求更快樂的完美心態,轉變成「還可以」的正常心態。不管是自己、孩子、還是親子關係,都是夠好就好。

  快樂是不可能達到的境界,我們只能在追尋的過程裡,而不會達到它。如果我們不要那麼努力地去追尋,日子就會輕鬆些。

七、【發展】

  1930年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凱因斯正確地預測,需要再過三代人的時間來解決經濟問題。他預言一旦我們到達那個歷史階段,就可以自由發掘人類更大的潛能,我們可以在藝術、文化方面盡情揮灑,追求美與友情的極致境界。對他來說,經濟並不正派,賺錢、花錢也是不得不為的勾當。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預言只對了一半,因為經濟問題解決之後,我們竟然把多出來的時間全部用來追逐更多的財產、名利、快樂、和資訊。消費模式變成了新的儀式,我們已經養成藉由消費來追尋精神滿足的行為,這一切對經濟成長非常有幫助,但對地球資源以及個人的精神生活來說卻是浩劫。

  我們需要對所有一切說「夠了」!時間應該是我們最優先考量的資源,而不是金錢。愛爾蘭的研究指出,那些罹患末期疾病的人會為沒有時間做許多事而後悔,而不是未曾做的事懊悔。停止購買更多的物品,盡可能地達成購物零成長,手邊已經有的東西不需要再買新型號或大尺寸,並盡力把小故障修理好,而不是直接丟掉。最珍貴的財產往往是無法買賣的,身體健康、社交關係,都能大幅增加我們的快樂程度。倫敦大學的研究發現,身體健康相當於年薪增加30萬英鎊,時常與親友見面等同年薪增加了63833英鎊,而能時常與鄰居聊天交談則相當於年薪增加37000英鎊,甚至結婚也會增加5萬英鎊(扣除了婚禮花費之後)。如果看到這些無形的價值被轉換成有形的價格,相信大家就更清楚自己生活的目的絕不是去擁有那些我們還沒買到的東西。

【結語】

  作者的結論是,感恩心會擴大我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這是消費新產品做不到的。每天寫下感恩日記的實驗組成人,在一段時間過後,比起寫下每天發生的事或不愉快經驗的對照組,表現出更高程度的敏銳、熱誠、決心、樂觀與活力,同時物質慾望也越低。一項從1964年以來就持續進行、被稱為「生命之梯」的研究會針對約兩千名成人調查對於自己目前的生活、五年前的生活以及五年後的生活的看法。結果每年這項調查的結果都有個異常現象:那就是每當未來到來時,都沒有符合我們明天會更好的期望。人們給他目前的生活品質大約是6.9分,且認為5年後會提昇到8.2分。然而五年後,同樣一群人對當時生活品質的評分仍是6.9。這個弔詭現象也出現在對過去生活的評分中,我們對過去的評分往往比給當下的評分還要差。一般而言,我們傾向認為過去的日子比較壞,未來則會更好。難怪我們總是覺得日子很不如意!

  他相信解決這個越多越好的價值觀的方法就是:連結。內觀、冥想、及正念的各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與自己的身體連結,慢下來走路、注意呼吸、感受肌肉的細微變化,進行一些深度的思考或發呆,都足以讓我們活在當下的此刻。

【綜合評論】

  或許你很難相信,但我發現真正的愉悅和我們的身體密切相關。五感本身就提供了足夠多的訊息供我們體會,但太快的步調,求新求多的生活則使我們忽略它,直到健康亮起紅燈,我們才會意識到我們曾經擁有多少。

  我們並不是我們「想」的東西,而是我們所「是」的東西。這個「是」是一種與身體、與自己相處的簡單狀態。但我們很少這樣被教導,而是被鼓勵去擠出更多的認知資源來役使自己做這件事、那件事。結果是我們的慾望與身體脫節了,根本領略不到基本且完整的富足感。而這是我們這世代人早已有足夠資源來獲得的。

  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賺得不夠、讀得不夠、想得不夠、玩得不夠,換來的就是時間不夠。除非我們發自內心喊停,不然永遠不夠。我們欲求擁有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想擁有他人的人生。而這怎麼可能呢?每一個「是」的背後都有一個「否」。每個肯定都伴隨著放棄,我們拒絕放棄,所以才會永遠不夠。因此足夠主義在我看來,是十足的存在主義。因為它要我們注意自己的狀態,正視時間有限的事實。如果我們當下不能滿足,就永遠滿足不了;如果當下不能選擇快樂,未來也快樂不了!

  剛剛好,最美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