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心怡 /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兼任助理教授、擺渡人生設計職涯發展顧問
劉淑慧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廖冠婷 / 高雄市文德國小諮商心理師
張嘉惠 / 擺渡人生學校專案經理
洪瑞斌 /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教授
工業4.0時代來臨引起全球經濟與環境的快速變動,生涯發展的軌跡也從線性轉變成非線性的型態,傳統產業的轉型或汰換以及新興產業的崛起,直接影響許多在職者、轉職者或是社會新鮮人的職涯路徑。基於第一作者十多年從事職涯諮詢工作之觀察,求職者面對求職失利的處境時,較多呈現對自己擁有的經驗和技能在目前的職場環境下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無力感狀態,甚至停滯不前,就算獲得許多產業發展趨勢的訊息,卻仍不知道如何將自己擺在理想的位置。然而生涯發展是連續不斷變化的過程,人不是被動的受環境制約,而是能主動地去思考、去計劃,進而改變環境、創造環境(金樹人,1997),因此該如何引導個人從生涯客體變為主體,開展出自主性並知道如何在處境中活出專屬與獨特的自己,並彈性與順應的態度調整自己的生涯抉擇與發展是研究團隊所關切的課題。
「生涯之學即應變之學」(金樹人,1997),生涯發展是一動態的歷程,同時也蘊含著創造性轉化的意義。強調「陰陽轉化、生生不息」的東方變易哲學《易經》在繫辭下傳第一章就有提到:「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所蘊含著「轉化」的核心意義,《周易正義》提亦到:「夫易者,變化之總名。」(郭建勳,2003),從字面上看來,易是「日」與「月」的組合,象徵著日月交替、陰陽的變化(段玉裁,2008),《繫辭上傳‧第一章》:「易簡而天下知理得矣。天下知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郭建勳,2003),故若能明白天地變化的道理,就能在天地之中確定自己的位置。
先前已經有《易生涯》、《易能卡》、《網路加值易能卡》嘗試將《易經》因應變化的道理融入生涯發展主體性的觀點,從而發展一套有助於個人與助人工作者的生涯諮詢模式。彭心怡的博士論文即研究道家思想與《易經》乾坤兩卦的隱喻故事如何運用在就業諮詢與生涯諮商輔導實務中,而在後續的助人工作過程,也積極設計《易生涯》諮詢介入工具,協助個案在《易經》智慧的頓悟中規劃自己的生涯行動策略。而廖冠婷諮商心理師則研發《易能卡》,運用後現代敘事觀點結合《易經》強調狀態、時機、人情以及趨吉避凶的思維,引導個人透過覺察自身的處境,發展獨特的能力價值進而轉化困境。之後,劉淑慧教授進一步研發《網路加值易能卡》,將《易能卡》的64個卦象隱喻牌卡結合華人生涯網的資訊功能,包括圓夢平台的生涯行動日誌功能、社交交流功能,以及寶藏交流的64卦解說資料,協助使用者在置身處境中展開籌劃的方向與行動。
本研究嘗試將《易生涯》與《網路加值易能卡》加以整合並精緻化,使之相輔相成地深化《易經》哲理在生涯上的應用,從而發展更精緻的《易能生涯之生涯修練與實踐模式》。此模式將藉由生涯敘說、四季循環和天地人隱喻、易經卦象對於洞悉處境的啟發、易經卦象對於啟動能量的啟發以及連結隱喻與生活世界等一系列覺察、反思與對話的流程,促進個人在其與置身處境交互關係中持續反思,在每一次呈現自己與他者及整體局勢打交道的經驗中,去反思自己的置身存在,並回到生活世界,展開新行動、新經驗。冀期未來持續透過不斷的研究與實踐,體現人存在於天地之中的智慧之道。
【關鍵字】易經、隱喻、生涯修煉、生涯主體
Paper2. 優勢取向生涯探索團體對大學生幸福感與生涯希望感之影響研究
酒小萍 / 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 諮商心理師
王玉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研究動機
二十一世紀是個多變的環境,彈性與多元,代表有更多的選擇,每個生涯的轉換,同時代表著風險與機會。大學生面臨著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就業選擇,猶如即將航向汪洋的小船,如何在不確定中,看到機會與資源,更有信心航向未來,就有其意義與價值。正向心理學的提出,為心理學注入一股新的力量,強調心理健康、重視如何讓生活更快樂、更幸福與更有意義的研究逐漸興起,哈佛大學所開設的『正向心理學』成為熱門選修課程,顯示出正向心理學內容符合大學生的需要:希望擁有更快樂、更美好與更幸福的生活。
一般以愉悅的生活、投入的生活與有意義的生活來定義快樂的層面,而要達到這種狀態,需要辨認自己與善加運用自己的優勢與天賦能力(Seligman, 2002)。優勢本位諮商(strengths-based therapy, SBT)與優勢中心治療(strengths-centered therapy, ST)即是幫助當事人重新看到自己的優勢與力量的諮商介入方法。研究者基於對正向心理學的偏好與實務工作的興趣,擬以相關理論為基礎設計一套生涯探索團體,探討該介入方案的影響,供對正向心理學、優勢取向有興趣的實務工作者參考,最後並綜合本研究團體執行之經驗與學員參與回饋,提出針對大學生優勢為主的生涯探索團體,供相關實務與研究者參考。
本研究中所指的優勢取向生涯探索團體,係參考Smith(2006),Wong(2006)、王玉珍等 (2011b)、王玉珍等(2011c)、王玉珍(2013)與王玉珍(2018)所建構的優勢取向諮商模式(Strength-Centered Counselling),設計一套共 6 次18小時的團體方案。經由優勢的探索評估、深化覺察、改變與行動四個巨集,萃取參與者的優勢、探索志向、描繪願景與展開行動計畫,透過敘說與重新建構、在生活運用優勢與找到意義感以達到賦能的效果,增進信心。
幸福感(well-being)是一種個人主觀經驗,依個人幸福觀,對自己存有狀態之整體感受,本研究係採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版)』(陸洛,1998;Lu, 2005)為測量工具。生涯希望感為個體相信自己可以達成目標,對未來的正向感受,係採用『大學生生涯希望感量表』(黃秀霜、陳惠萍、甘孟龍,2014)為測量依據。大學生指年齡在20-25歲間,就讀大學三年級以上未畢業的大學生。
研究目的與方法
本研究目為發展一套適合大學生之優勢取向生涯探索團體介入方案,探討此方案對於幸福感與生涯希望感之影響情形;並了解大學生參加優勢取向生涯探索團體的經驗與收穫。
本研究採量化分析為主,質性分析為輔之準實驗設計法。在量化資料的分析是以團體方案為自變項,研究參與者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短版)』與『大學生生涯希望感量表』得分為依變項,測量得分愈高即表示幸福感或生涯希望感愈高。在成員參與經驗中,研究者提供自編團體回饋問卷,了解參與者對於團體的幫助程度,投入程度與喜歡程度。在團體結束後,對團體進行方式與滿意度等進行評分。質性分析主要來自三部分,其一為量化資料搜集完成後,以立意取向邀請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與協同帶領者之經驗分享。其二為成員每次團體參與後回饋的內容,第三部分為成員針對整體收穫、生涯議題轉變與建議事項與後續所需的探索需求等提供回饋。
研究介入方案中的實驗組的對照組則是以生涯適配論為基礎,使用生命盾牌、生涯興趣量表、職業興趣組合卡、職遊旅人、平衡單與生涯彩虹圖等進行探索,共6次18小時的團體介入方案。徵得同意之實驗組成員共10人,對照組為11人,唯實驗組有一位成員在第二次團體因故退出,故實際完成本研究之參與者共有20人。而未被邀請參與研究之報名者,研究者另行安排一日生涯探索工作坊,由擅長生涯輔導,熟悉優勢理論與實作之諮商師帶領。
在量化資料主要為參與者在兩份量表前後測差異的分析,先進行描述性統計,再進行『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了解兩組資料在時間與團體別之間是否有差異。同時,佐以研究者自編每次團體後成員對團體的幫助、喜歡與投入程度之評分,進行平均值之比較與分析;訪談所得的資料,先謄寫逐字稿與編碼後,由研究者撰寫為整理經驗的文本,邀請協同分析者共同檢驗,再由受訪者進行檢核以維護資料的正確性與客觀性,回饋問卷的質化資料的分析是在資料編碼後,使用歸納方式進行整理。分析過程中,也輔以團體帶領者之團體紀錄與反思為參考,並請協同分析者協助分析檢核。
研究結果
一、兩組介入方案對幸福感之立即輔導效果:兩組參與者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短版)』前後測統計分析結果兩組間提升差異未達顯著,但都有立即輔導效果。在樂觀、社會承諾、正向情感、身體健康、自我滿足、工作成就,活得比別人好與樂天知命等六個分量兩組提升差異未達顯著,但都有立即輔導效果。
二、兩組介入方案對生涯希望感之立即輔導效果:兩組參與者在『大學生生涯希望感』量表前後測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兩組介入方案間差異未達顯著,但都有立即輔導效果。在生涯目標定向、生涯目標路徑與生涯目標堅持等三個分量表兩組間提升差異未達顯著,但都有立即輔導效果。
三、參與者每次團體回饋分數整理:優勢取向組參與者在『幫助程度』評分,除了第六次對照組得分略高外,其他5次皆高於對照組;在『喜歡』與『投入』程度的回饋上,優勢取向組普偏高於對照組。
四、質性資料整理依訪談結果,整理為文本;參與者書面回饋資料,則依回饋內容主題分類與歸納,與團體歷程,帶領者反思進行整理與討論。
綜合討論
一、優勢取向生涯探索團體對大學生生涯議題的輔導效果:優勢取向團體介入後,成員了解生涯是全面生活的規劃,不再執著於職業的選擇,感到更為寬廣與自由﹔將優勢、熱情也列入生涯規劃中﹔體會到職業與興趣並非不能並存,找到兩者並存的位置。如感受到更有自由、更篤定、更有方向。對自己的價值觀與因應模式有所澄清與更為確認,也因為團體中分享與被接納變得更為自信與自在,因為知道自己擁有了優勢力,對未來更具信心,覺得更可以掌控。
二、優勢取性生涯探索團體對大學生幸福感的立即輔導效果:兩組介入方案在量化分析結果上雖無顯著差異。但質性資料分析後,兩組介入所影響的幸福感內涵有略所不同。兩組成員皆出現開心、愉悅、溫暖、開放、信任等正向的情緒。從團體歷程中來看,優勢取向組成員回饋中看到,成員的學習較為多元,透過生命敘說過程中,對內在有更多與深的探索,但對於外在工作環境的探索與未來的規劃較為不足。對照組的學習主要來在成員間的情感支持與普同感,對工作世界探索與了解,願意去採取行動與嘗試,但較少生命經驗的探索與整合。研究者認提升幸福感提升未達顯著差異之可能原因如下:
1.優勢力的覺察、深化與多元觀點對幸福感的影響:優勢取向組成員探索意義、體驗到自己擁有優勢,對於自己更有信心、對未來更可以掌控、有信心,運用牌卡的視覺化效果讓優勢變得更具體,成員從高峰與低谷經驗中萃取優勢,運用團體中的人際回饋與多元觀點深化優勢、利用卡片的排列組合進一步詮釋優勢的展現與應用,最後一次團體中,邀請成員挑出未來生活所需具備的 優勢,這些方法都是鼓勵成員發展更多元的優勢觀點在生活中使用與發展優勢。
2.優勢力的培養與實踐:優勢取向組透過家庭作業的書寫,培養出樂觀、感恩與多元的觀點,生活中有更多正向情緒。對照組雖然並沒有刻意培養優力,但在六次團體中不斷面對生涯困擾,透過不同的生涯工具的刺激,也慢慢培養出面對未知、不確定的勇氣。雖非對照組方案規劃中的主題與學習目標,但成員在六週醞釀之下,也意識到生涯的無常與多變,更要把握機緣的彈性。
3.團體動力產生的正向情緒對幸福感影響:兩組介入方案皆為團體,兩組團體頗多回饋是認識新朋友的開心的正向情緒。從每次團體回饋中,看到成員收到他人回饋、從成員間的人際學習、敘說自己經驗中的情感宣洩、與具有相似議題成員的普同感,感受到彼此間的溫暖、支持、開放、信任與接納等正向氛圍等正向情緒的影響。這些源自Yalom(2001)所提到的團體的療效因子所造成的輔導效果,對幸福感提升有所助益。
4.以正向心理學作為方案設計基礎:本研究方案主題包含幸福經驗、高峰經驗、志向與夢想探索與美好的未來等,在經驗回顧與分享中,觸動成員正面的情緒。在谷底經驗的優勢探索中,發展出對負向事件中看到自己所擁有的韌力,從團體中成員多元觀點,也有助於成員發展出新的視野與框架。在團體帶領的過程中,不用「問題」描述成員的困擾、營造開放、理解、不評價與接納的團體氛圍。從質性資料中也看到,成員從書寫加家庭作業的經驗中,也產生正面的情緒與能量,這些都是正向心理學所強調的正向情緒與幸福感。對照組雖是現代取向,探索工作與興趣的適配性,但相同的帶領者,有類似的團體氛圍。
5.兩組介入方案幸福感內涵不同之處:依據量表顯示主要差異為對照組成員對未來較為樂觀,推測可能與對照組中對於外在環境探索較多、也鼓勵成員可採取行動,進一步探索有興趣的職業。也因為團體結構與進行方式較為穩定,團體中的正向氛圍的貢獻。優勢取向因為單元時間被分割,沒有時間討論未來有更多的敘說與討論有關。
對照組社會承諾提升的原因,可能與成員在團體中提出擔任「志工」可以了解職務,也是整合興趣與工作的方式,也對「社會承諾」提升有所幫助。
對照組在「對生活中的事情產生的好的影響」上的得分較前測為低,推測可能來自學業的壓力、生涯工具測評結果結果不一致造成更多混肴或負向情緒。優勢取向組成員在完成好運日記與感謝信的過程中,發展出多元的眼光,有意識地覺生活中正向的部分有關。
三、優勢取向生涯探索團體對大學生生涯希望感的輔導效果:本研究之結果顯示,兩組介入方案對於大學生的生涯希望感皆有輔導效果。兩組雖在統計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質性資料分析發現,發現兩組介入所影響有略所不同,優勢取向組在目標堅持上的提升較對照組明顯。
1.優勢特質探索與深化對於生涯希望感的輔導效果:對優勢的理解、在生活中運用優勢、找意義感與熱情,提升生涯召喚、思考願景與優勢的肯定式探詢,對於提升希望感有正面的影響。此外,在本研究所使用的優勢力中,其中生涯管理力的夢想企圖等優勢力的運用與展現,也對於希望感提升有輔導效果。
2.高峰經驗與低谷經驗的探索優勢,與希望理論內涵呼應:過去成功經驗有助於未來達成目標的信心(Synder, 2002)。在希望發展策略中,面對困難時,可以沉澱自我,找到生命的熱情、利用復原計畫,檢視與提升自己克服困難的堅持力,此策略與優勢取向團體中,在低谷經驗探索優勢中,主要為協助成員發展復原力,發展對逆境不同的視野,同時也更有自信面對困難與障礙。優勢取向團體中的幸福經驗與高峰經驗,皆是邀請成員找到過去正向、成功或美好的經驗,觸動參與者正向情緒,同時團體中友善、支持與信任的氛圍,成員的情緒狀態為自信與自在,對設定目評估達成性也會較高。負面經驗的探索,有助參與者發展出面對困境的能力,可以不同眼光看待逆境。
3.描繪未來生活樣貌,夢想變得具體可行:優勢取向組從幸福經驗,高峰經驗與低谷經驗中的探索優勢經驗中,成員開始思索這些生活經驗生涯發展的連結之處。在志向與未來的生活的描繪單元中,對於所想要擁有的生活樣貌更為具體,也在成員彼此的祝福之下,豐富未來生活的樣貌。
4.團體療效因子對生涯希望感的影響:本研究以團體介入方式,從成員的回饋中發現,成員對於具有相同關切主題,類似情緒間的成員互動,感受到正面的情緒,團體中人際學習、提供回饋與溫暖,支持與肯定,都有助於正向情緒,都有助於生涯希望感的提升。此外,如成員菁凌的經驗中,在他人的回饋與支持中,產生對於未來生活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5.兩組介入對生涯希望感影響不同之處:優勢取組成員在生涯目標堅持的輔導效果對照組為多,檢視量表的題目為面對挫折,困境克服能力、與將阻礙視為挑戰,用成功經驗為自己打氣等等,面對困境的復原力與正向眼光等。優勢取向的介入方案,對於培養面對挫折的復原力,與發展多元觀點,用正向眼光面對挫折與阻礙的幫助,較對照組為高。推測除了團體中有多元觀點呈現,第四單元中從低谷中找到復原力有關,好運日記等家庭作業有所助益。
四、建議方案:研究者依據本次實驗方案的執行經驗,提出修正後建議之優勢取向生涯探索圖體方案,每次 2.5 小時、8 次共 20 小時的團體方案。說明如下:
1.增加優勢初體驗單元:優勢力展現是需要生活脈絡的、與生活經驗關係密切。此單元使用青少年優勢力卡中的具體描述卡,從體驗過程中,理解優勢力,並為優勢萃取暖身;增加優勢書寫,鼓勵成員使用優勢與展現優勢。
2.增加行動計畫單元:美好的未來畫上團體的句點,但無發展具體行動計畫與討論。最後一次則以預計的障礙、阻力、時間與行動等內容進行討論與分享,成員見證彼此夢想計畫,未來更具體可行。增加優勢力發展的行動計畫,深化優勢的學習。
3.增加興趣與職業的探索:考量大學生就業的需要,擬利用生涯興趣量表與職遊旅人牌卡,但不用「適配」的概念,鼓勵與經驗連接的探索。並提供網站資訊,豐富成員對於職業認識增加對職業世界的探索。
4.以家庭作業為團體暖身:以每周家庭作業的討論與分享作為暖身。降低藝術創作的使用。
5.使用提問卡取代學習單:使用青少年優勢利卡中的提問卡,請成員討論前,選擇發現、深入覺知與應用等三階段的卡片,在分享過程中彈性使用。
6.團體時間與次數的調整:團體有大量情感的流動,需要專注力,每次3 小時團體略顯疲憊,故調整為2.5小時。另外,六次團體的團體信任感與熟悉感已建立,對於團體進行模式較為適應,增加為八次,團體動力與療效因子更能發揮效益,且較停課影響。
研究結論
一、在幸福感的輔導效果:實驗處理後,優勢取向組與對照組的參與者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短版)」量表前後測得分統計分析結顯示,兩者間並沒有顯著差異,但都有立即的輔導效果。
二、生涯希望感的輔導效果:實驗處理後,優勢取向組與對照組的參與者在「大學生生涯希望量表」前後測得分上,經統計分析後,兩者間並沒有顯著差異。但兩組對於對於生涯希望感提升都有立即的輔導效果。其中,生涯希望感提升的主要來源為「生涯路徑」與「生涯目標堅持」。
三、成員參與優勢取向生涯探索團體之經驗及收穫:依據質性資料分析顯示,成員的收穫為對於優勢力的探索、覺察與運用。對於自己擁有優勢力有助提升正向情緒、降低焦慮等負面情緒,增加自信與接納自己;發展出多元的觀點,可以用不同觀點看待負面經驗。在生涯發展的想法上,從職業選擇拓展成為生活方式的選擇,興趣與職業可以整合、生涯選擇更為彈性更具可能性,對未來的生活樣貌更為明確與具體,培養出正向眼光。在團體的學習中,成員的收穫包含普同感、人際學習與多元觀點。
【主要參考資料】
王玉珍(2009)。雙生涯女性優勢中心生涯適應諮商模式之建構與驗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玉珍(2011)。青少年目的感經驗之探究。教育心理學報,49(3),437-459。
王玉珍、田秀蘭、朱惠瓊、葉寶玲(2011)。優勢中心取向諮商之諮商歷程與療效內涵探究。教育心理學報,42(4),631-654。
王玉珍、田秀蘭、吳麗琴(2011)。雙生涯女性優勢中心生涯適應諮商模式之建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9,1-35。
王玉珍、葉倪秀、酒小萍、王詩敏、林欣儀、張至行、洪子喬、葉亦芷(2017)。青少年優勢力卡。臺北:心理。
林欣薇(2015)。優勢中心取向生涯諮商經驗之敘說研究~以專科生為對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金樹人(2011)。生涯諮商與輔導(重修版)。臺北:東華。
陸洛(1996)。中國人幸福感相關因素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秀霜、陳惠萍,甘夢龍(2014)。大學生生涯希望量表發展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8(1),23-44。
Gelso, C. J., Williams, E. N., & Fretz, B. R. (2014). Working with strengths: Counsel-ing Psychology’s calling. In their book: Counseling Psychology(3rd)(pp.157-178). Washington, DC: APA.
Jones-Smith, E. (2012). Strengths-based therapy. Thousand Oaks, CA: Sage.
Jones-Smith, E. (2014). Strengths-based therapy: Connecting theory, practice and skills . London.
Lu, L. (2005). In pursuit of happiness: The cultural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WB.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47, 99-112.
Peterson, C., & Park, N. (2009). Classifying and measuring strengths of character. In Lopez,. S. & Snyder, C. R.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25- 33).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ashid, T., & Seligman, M. (2013). Positive psychotherapy. In D.
Wedding & R. J. Corsini (Eds.), Current psychotherapies (10th ed)pp.461-498. Belmont, CA: Cen-gage Learning.
Schutt, D. A. (2007). A strength-based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using apprecia-tive inquiry.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Seligman, M. E. P., (2009). 真實的快樂(洪蘭譯)臺北:遠流(原著出版於2003)。
Seligman, M. E., Steen, T. A., Park, N., & Peterson, C. (2005).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0, 410-421.
Smith, E. J. (2006). The strength-based counseling model.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4(1), 13-79.
Smith, E. J. (2006). The strength-based counseling model.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4(1), 13-79.
Snyder C. R. (2000). Handbook of hope: theory, measure, and applications. San Diego, California:Academic Press.
Wong, Y. J. (2006a). Strength-centered therap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virtues-based psychotherapy.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43(2), 133-146.
Wong, Y. J. (2006b). The future of positive therapy.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43(2), 151-153.
Yalom, I. D.(2001).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方紫薇、馬宗潔合譯)。臺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