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生涯專論 / 【生涯專論】脊髓損傷者之障礙適應、生涯信念與成功就業

【生涯專論】脊髓損傷者之障礙適應、生涯信念與成功就業

0

林聖恆 / 基隆看守所派駐諮商心理師
李玉嬋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院長、教授


壹、脊髓損傷者失業率高達七成急需生涯輔導

  生涯輔導產生的時代背景,是在工業革命的衝擊下,社會狀態及工作環境產生鉅變,個人在工作生涯上面臨重大考驗,生涯輔導因應而生(Zunker, 1994)。對脊髓損傷者而言,也是突然遭受突然與不預期的失能打擊,須面對各種障礙議題與生涯挑戰,個人在工作生涯上面臨重大考驗,非常需要生涯輔導。協助脊髓損傷者適應失能行動不變的輪椅代步、生理上的大小便失禁和不自主張力痙遭受失能障礙者之身體形象、重新建立心理安全感,都是重返日常生活與重工就業的需要作出的障礙調適。

  因此,協助脊髓損傷者重新建立新的自我、克服和生涯準備、生涯試探、重新做生涯選擇,生涯輔導的介入是需要的。依照 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指出,自我概念是生涯發展的核心,正是脊髓損傷者在適應上的重要指標(鳳華、張瑋珊、江奕葶、黃雅蘋,2007)。若針對脊髓損傷者本身的生涯自我信念進行了解與調整,應能促進其障礙適應及成功就業。故本文嘗試從脊髓損傷者之障礙適應、生涯信念與成功就業三因素來探討障礙者生涯輔導的重點工作。

一、 脊髓損傷者人口數與七成高失業率

依據2015衛福部統計處身心障礙者人數達114萬8936人,推估脊髓損傷人數至少2萬3千人,且每年約新增1,000至1,200名之案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2016)台大醫院的成效檢討中,脊髓損傷後就業率一直偏低(王顏和,2016),高達72.4%沒有工作(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2003),顯示面對脊髓損傷者就業的困難與急迫的就業需求。

  就業對於脊髓損傷者的影響,包括:出院後成功就業的脊髓損傷者有較高的存活率(Krause, Sternbegr, Maides, & Lottes, 1998)、生活滿意度較高(Krause, 1997)、與當事人的身體活動能力、整體健康情形呈現正相關(Dryden, Saunders, Jacobs,Schopflocher, Rowe, & May, 2005)。重返職場對脊髓損傷者的家庭與整體社會而言,將減少脊髓損傷造成的壓力、成本與負擔(Kirshblum, Campagnolo & DeLisa, 2001; Berkowitz, 1998)。

  國內近年始探討脊髓損傷者的生涯議題(林佩欣、曾佳珍,2006;鳳華、張瑋珊、江奕葶、黃雅蘋,2007)。就業部分,國內研究者徐維停(2011)則採紀憲燕(1994)編製的「生涯信念檢核表」,協助當事人探索其既已形成、運思多時的生涯信念。

  目前生涯輔導工作中常用的測驗工具在數量已有成長,但適用身心障礙者的測驗工具須另修訂編制,仍有不足之慮,故應加強測驗的多元性。(林幸台,2007;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10)鑑於相關量表的選擇不足,國內學者中譯『障礙適應量表-修訂版』,用以評估障礙者對其自身障礙接受程度之量表(李秀月、吳明宜,2014),是目前可用於脊髓損傷者生涯輔導之測驗工具。

貳、脊髓損傷者障礙適應、生涯信念與成功就業

  國外研究顯示,一般人就業率約79.1%,而脊髓損傷者平均只有29%(Hess, Riplet, McKinley, & Tewksbury, 2000; Krause, & Broderick, 2006; & Tomassen, Post, & Asbeck, 2000),其中Krause和Broderick(2006)更指出脊髓損傷者在重返就業的歷程中,比起一般人或身心障礙者有更明顯的障礙。

  在國內較近年的研究中,調查自桃園市脊髓損傷者協會中147位會員,成功就業的脊髓損傷者佔32%(楊玫齡,2017);此外,一項對台北市、新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195位的脊髓損傷者就業研究中,成功就業者佔31%(徐維停,2011);兩者一致提及脊髓損傷者的年齡與教育程度扮演重要因素,年紀越輕、教育程度越高則越容易返回就業市場。且部分認為女性、障礙鑑定等級較輕者較容易返回就業市場(徐維停,2011;楊玫齡,2017)。

一、生涯信念

(一)生涯信念的內涵

  1976年,Krumboltz 奠基於決策理論和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提出了職業生涯決策社會學習理論模式。在個人發展歷程中,形成個人對自我與世界的信念。生涯信念(career belief)是遺傳與特殊能力、環境及重要事件、學習經驗、任務取向的技能交互作用的產物(彭永新,龍立榮,2000)。

  Krumboltz(1991)進一步指出生涯信念包括了個體對自己的條件和決策習性的瞭解、對工作世界的看法,生涯決定時則有賴於此。在面對生涯決策、求職、爭取晉升時,若信念是正確且具建設性的,將有助於實現目標;反之則無法達成(Krumbolz,1994;彭永新,2008)。

  金樹人(1988)以東方觀點看待上述可能束縛生涯發展的信念,將之稱為「執著的觀念」或「非理性的想法」,亦認同生涯決定以及其結果將受到信念影響。紀憲燕(2003)則提到生涯信念的兩個特性,一是生涯信念具有獨特性,由於每個人的經驗不同,所形成的生涯決定信念自然因人而異(Ryan-Jones, 1990)。

(二)生涯信念評量工具

  在美國以 Krumboltz(1991)所編製的生涯信念量表(Career Belief Inventory, CBI)為主要的工具。在台灣,本土化的量表紀憲燕(1994)編製的「生涯信念檢核表」。

  紀憲燕(2003)以本土研究為基礎,收集我國大學生之生涯信念相關資料,並參考Murry(1989)的生涯迷思量表以及吳芝儀(1991)生涯決定信念量表,編成生涯信念檢核表,共72題,包含20 個分量表,經因素分析後得到6個因素,分別為:完美主義、外在取向、逃避順從、自我價值、工作抱負、刻板印象。上述中「逃避順從」這一項在國外的相關文獻中較不易見到,卻普遍存在於我國學生之中(紀憲燕,1994)。

(三)生涯信念與脊髓損傷者就業相關之研究

  張英鵬(2001)使用生涯信念量表在探討440位不同背景變項的的身心障礙大專學生之生涯決定信念是否有差異,結果顯示身心障礙的大學生有性別刻板印象、控制企圖、規劃萬能 / 規劃至上、自由傾向共4項生涯決定特質,因此影響生涯決定能力,進而影響生涯規劃。

  徐維停(2011)以生涯信念檢核表調查195位脊髓損傷者,了解其與成功就業之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脊髓損傷者的生涯信念中普遍存有「刻板印象」此一信念因素,成功就業的脊髓損傷者重視於「自我價值」、「工作抱負」;未成功就業則傾向「逃避順從」與「刻板印象」。此外,年齡越輕、教育程度越高、障礙等級輕者較易重返就業市場。

二、障礙適應

(一)障礙適應之意涵

  以價值觀為基礎的行為改變的理論,最早由B. A. Wright在1960年代提出,根據因應與屈服架構的觀念此觀點,以早期的接受失落理論為基礎,進一步衍伸發展出一套個體適應慢性疾病或障礙(chronic illness or disability, CID)的模式。

   由於Wright之有關價值觀改變的論述,引起後人對此觀點應用在身心障礙者心理社會適應諮商的探討(Dunn & Elliot, 2005)。以下詳述其價值改變歷程:

1. 擴展個體的價值觀範圍(擴展)

  個案在最初致障期間會將注意力放在失落(loss)、沉浸在悲傷。首要步驟是盡擴大個體的價值範圍。理解並非障礙發生後就失去一切,將注意力放在其他的價值上,不單是慢性疾病或障礙相關的價值,尚有其他重要的價值存在。(Keany & Glueckauf, 1993; Smedema et al., 2009; Wright, 1983; 李秀月、吳明宜,2014)。

2. 將身體次於其他價值(次級)

  由於社會中普遍存有身體外觀與能力成正比的月暈觀點,若個體價值範圍擴展不足,將導致個體過度重視身體、生理的完整性,忽略其他價值的重要性,當個體其他價值的重要性相對增加時,身體外觀因素對個體的影響將減少(Keany & Glueckauf, 1993; Smedema et al., 2009; Wright, 1983; 李秀月、吳明宜,2014)。

3. 控制障礙效應避免過度擴大(遏阻)

  在障礙適應的觀點下,一旦障礙的效應被過度放大,遠超過實際影響程度時,將使個體的能力甚至是整體都受到影響。若要控制障礙效應,有兩概念是:障礙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受限;導致個體受限的原因,包括了社會、環境所給予的障礙(Keany & Glueckauf, 1993; Smedema et al., 2009; Wright,1983; 李秀月、吳明宜,2014)。

4. 將比較性價值轉換成本質性價值 (轉換)

  當個體能把注意力放在在自己的特質上,而不是聚焦在自己的所受的限制或與跟他人的比較上,則有能力看到自己其它的價值,而不會有被貶低的感覺(Keany & Glueckauf, 1993; Smedema et al., 2009; Wright, 1983; 李秀月、吳明宜,2014)。

(二)障礙適應評量工具

  Groomes與Linkowkski於2007年發展『障礙適應量表一修訂版』此量表即是以Wright之價值改變概念為理論基礎發展而來,用以評估障礙者對自身障礙接受程度。『障礙適應量表一修訂版』量表提項共32題,提項分成四個分項度,分別為「擴展(enlargement)」、「次級(subordination)」、「阻遏(containment)」、「轉換(transformation)」,以反映Wright的四大價值改變歷程。

  李秀月、吳明宜(2014)取樣自國內十縣市的脊髓損傷者協會,共216位脊髓損傷者回覆問卷,以探索性因素分析、迴歸等統計方式對『障礙適應量表一修訂版』中文版(簡稱C_ADSR)進行資料分析。結果顯示『障礙適應量表一修訂版』中文版共含21題,呈現二個共同因素,分別為因素「擴展個體的價值範圍」12題與「身體功能與障礙效應」9題,二個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係數值分別為 .859和 .766。

(三)障礙適應與脊髓損傷者就業相關之研究

  Snead與Davis(2002)則以腦傷的個案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以正向的態度面對障礙者,其對障礙有較佳的接受度。其生活品質與社會參與程度也相對較好。在針對重返職場與重新融入社區的研究上,發現無論損傷或障礙的種類或嚴重程度,以價值觀為基礎之諮商(value-based counseling)對於復健的成功亦有正面顯著的影響(Orbell et al., 2001; Kivioja & Franklin, 2003)。

  國內部分,則有楊玫齡(2017)以『障礙適應量表-修訂版』中文修訂刪除版為測量工具,調查147位桃園地區的脊髓損傷者,結果發現成功就業的脊髓損傷者在「擴展個體的價值範圍」與「身體功能與障礙適應」兩項因素均高於未成功就業的脊髓損傷者。且障礙等級對於「擴展個體的價值範圍」的程度存有差異。

三、障礙適應、生涯信念與成功就業

  為能整合障礙適應、生涯信念與成功就業之相關性,以下引用Peterson、Sampson 與Reardon(1991)所提出的訊息處理層面的金字塔(Pyramid of InformationProcessing Domains)。其理論視生涯問題解決的訊息處理分為知識層面、決策層面、執行層面。知識層面包括職業與自我知識,在自我知識中,進一步包含了個人經驗、興趣、能力、價值與需求,最上層的執行層面,則指大腦中的「後設認知」,透過「自我內言—自我信念」、「自我覺察」等方式,達到「綜合性監督」主動對認知策略執行進行選擇與排列(金樹人,1997)。因此,本研究者提出障礙者生涯輔導的訊息處理層面金字塔圖(林聖恆,2018)構念如下圖,進一步以脊髓損傷者為對象進行障礙適應、生涯信念與成功就業之相關研究來分析此構念結果,請見林聖恆(2018)碩士論文研究結果。此構念圖說明如下:

  綜合上述,在心理與生涯觀點之下,依據訊息處理層面的金字塔由後設認知中的信念扮演決策系統的領航角色,障礙適應作為自我知識中對自身障礙的價值觀,在此為基礎下的系統性地闡述個體由選擇到定向、未定向的邏輯思考歷程。脊髓損傷者中途致殘的個人經驗將成為生涯思考歷程的基礎之一,特別是其對障礙適應─自身障礙的價值觀變化更是涵蓋其中,且其障礙價值觀的發展時間是相對於其他生活經驗是更短且具衝擊性的;生涯信念作為金字塔的最頂端,若在脊髓損傷者身上特定的非理性信念佔據其思維,將難以推行生涯策略。

  如此觀點或可提供在協助脊髓損傷者重返職場就業時,透過教育訓練提供了職業知識,作為金字塔的其中一個底層支柱;另一方面,則可透過心理諮商,對於另外一個底層支柱,涉及傷後自我概念的價值觀進行澄清,協助脊髓損傷者渡過障礙適應的四個歷程;再者,亦可針對後設認知的非理性生涯信念進行介入,以促進生涯信念調整、障礙適應、成功就業。

  換言之,回到障礙者生涯輔導的訊息處理層面金字塔理論架構圖,強調可透過執行層面對障礙者的內在自我語言、生涯信念等後設認知的補強;與透過職業知識和自我的需求、價值觀等知識的補強;協助脊髓損傷者重新決定生涯進路,讓致殘後成為障礙者的生涯可以再次定向,以期邁向生涯成熟與成功就業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李秀月、吳明宜(2014)。『障礙適應量表─修訂版』於台灣脊髓損傷者之信效度檢驗者信效度。社團法人台灣職業重建專業協會。復健諮商,1037,19-42。
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2003)。脊髓損傷患者的就業現況分析。取自http://disable.yam.org.tw/node/1216
金樹人(1988)。生涯發展與輔導。台北市:天馬文化事業公司。
林幸台(2007)。身心障礙者生涯輔導與轉協服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10)。生涯輔導。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佩欣、曾佳珍(2006)。中途致殘者的職業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一位脊髓損傷青年為例。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2,27-37。
林聖恆(2018)脊髓損傷者之障礙適應、生涯信念與成功就業知相關研究。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碩士論文。
脊髓損傷者聯合會(2016)。認識脊髓損傷。取自http://fsci.org.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7
張英鵬(2001)。我國大專身心障礙學生生涯決定信念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3,1-43。
徐維停(2011)。脊髓損傷者生涯信念與成功就業之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
鳳華、張瑋珊、江奕葶、黃雅蘋(2007)。脊髓損傷者生涯輔導團體之行動研究。復健諮商,1,65-104。
楊玫齡(2017)。脊髓損傷者障礙適應與成功就業之相關性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
彭永新(2008)。兩岸四地華人大學生職業信念研究(博士論文)。北京師範大學。
彭永新、龍立榮(2000)。國外職業決策理論模式的研究進展。教育研究與實驗5。
Dryden D.M., Saunders L.D., Rowe B.H., May L.A., Yiannakoulias N., Svenson L.W., Schopflocher D.P., Voaklander D.C.(2003). The epidemiology of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in Alberta, Canada. Can J Neurol Sci 2003 ;30:113-21.
Dunn, D. S., & Elliott, T. R. (2005). Revisiting a Constructive Classic: Wright’s Physical Disability: A Psychosocial Approach.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50(2), 183-189.
Groomes, D. A., & Linkowski, D. C. (2007). Examin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revised acceptance disability scal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73(3), 3-9.
Hess, D., Riplet, D., McKinley, W., & Tewksbury, M. (2000). Predictors for return to work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 3 Year multicenter analysis,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81, 359-363.
Keany, K. C., & Glueckauf, R. L. (1993). Disability and value change: An overview and reanalysis of acceptance of loss theory.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38(3),
Kirshblum, S,m Campagnolo, D. I., & DeLisa, J. A. (2001). Spinal cord medicine.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Krause, J. S.,(1997) Personality and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Relationship to participation on Counseling, Journal of Applied Rehabilitation, 28(2), 15-20.
Krause, J. S., & Anson, C. A. (1996). Employment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relation to selected participant characteristics.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 77(8), 737-743
Krause, J. S., & Broderick, L. (2006)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and locus of control with employment outcomes among participa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 49(2), 111-114.
Krumboltz, J. D.(1991). Manual for the Career Beliefs Inventory.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Smedema, S. M., Bakken-Gillen, S. K., & Dalton, J. (2009). Psychosocial adaptation to chronic illness and disability: models and measurement. In F. Chan, E. D. S. Cardoso, & J. A. Chronister (Eds.), Understanding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to chronic illness and disability (pp. 51-73). New York: Springer.
Tomassen, P. C. D., Post, M. W. M., & Asbeck, F. W. A. (2000). Return to work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ternational Medical Society of Paraplegia, 38, 51-55.
Wright, B. A. (1983). Physical disability: A psychosocial approach (2n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