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生涯專論 / 【生涯專論】故事即人生—從阿德勒心理學談生涯建構

【生涯專論】故事即人生—從阿德勒心理學談生涯建構

0

曾端真 / 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楔子

「我們走吧!」不過3、4歲的蔡立慧敦促外婆
「去哪裡?」
「回家啊。」
「家在哪裡?」

小時和外婆同住,那天,他們如往常地上市場。倏地一聲雷電,他們匆忙躲雨。雨停了,外婆卻忘了回家的路。

這是蔡立慧博士(中研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暨記憶中心主任)的早年故事(引自採訪報導:The life Story of Prof. Tsai)

「那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事隔四十多年,蔡立慧想起外婆突然失智的場景,記憶鮮明。
「我很執著要找出讓人能不為其所苦的方法。」
她提到研究和學習的路,從不如旁者所見的順遂、通暢。
「我很少想到不確定性或失敗怎麼辦。 我只想著要怎樣才有進展。」
她是一個懂得和不確定感奮鬥的人。
她說:「你必須對自己有信心。」

這是一個早年回憶影響生涯發展的故事,也是典型的早年回憶,故事鮮明,刻骨銘心,飽含情感元素。強烈的困惑感,促動她解惑的熱情和行動力。她想為人們找到失憶痛苦的解方,豐富的社會情懷支撐她有勇氣迎接不確定性和可能的失敗。

故事即人生

「故事即人生」是阿德勒的名言。他說每個人在幼年為了克服無能感,維護存在感、安全感、價值感,在5歲左右便發展出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自我觀),關於自己和人群的關係的故事,關於人生是甚麼的故事(世界觀),關於找到自己的定位(優越目標)和人生路徑(行為動向)的故事。這個幼年建構的故事即人生原型,爾後發展成生命風格。

阿德勒心理學是一門探究人如何建構故事、如何運用故事、以及如何重構故事的心理學。

1. 故事是自己的創造:每個人是寫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每個人的故事有差異性、和獨特性。

2. 故事指引行為的方向:人是未來導向的,行為有其目的性,總朝著克服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的方向前進。人在幼年便已經設定了優越感的目標,個體終其一生都奮力地朝著這個目標前進,這是潛意識的歷程,個體並不自知 。

3. 故事是自主的創造:阿德勒學派主張「軟性決定論」,即過去之於人,乃在於個體如何知覺該經驗,以及決定如何運用該經驗。遺傳和環境都不是決定性因素。這兩者都只不過提供了一個框架和各種影響力。個體則依照自己獨具一格的創造力,對於這些框架和影響發出回應。型塑人生的不是經驗,而是個體回應經驗的方式。

4. 故事是主觀的觀點:「萬事皆取決於觀點」,個體在幼年建構出基模化之主觀知覺,稱之為統覺基模,這個基模使得個體對現實世界與其經驗,形成極為個人化與特殊性的詮釋。當個體在童年時期建立出偏誤的基模,在面臨困境時,將陷入錯誤基模之循環圈,並且在錯誤的前提下導致錯誤的結論。

5. 故事中的社會情懷:個體是否能克服自卑感,成功解決人生任務的難題,端視其社會情懷的程度,亦即個體在追求優越感的時候,是否朝向有利於社會,貢獻人群的方向。社會情懷是心理健康的指標,健康的人能以社會情懷的態度和行為去追求人生任務的完成、和對人群、對社會的貢獻,能以勇氣面對個人的不完美或失敗。

6. 故事是人生任務的答案:職業、社會關係、親密關係是人生三大任務,三者環環相扣。幼年建構的故事是生涯發展的種子。

7. 故事建構於幼年:器官缺陷、家庭星座、早年回憶、夢、教養與文化,是幼年建構故事的重要脈絡。阿德勒說有器官缺陷、被寵溺、被疏於照顧,這三種孩子是產生錯誤生命風格的高危險群。

家庭星座是個體在幼年時期,對於家庭中的人、事、物,手足關係、性別角色等的主觀知覺,並形成一個關於自己在家庭關係中的角色、地位、情感關係的故事。

早年回憶是指刻骨銘心的、鮮明的幼年記憶,飽含感覺和情緒的銘印,被保留在潛意識,經由喚起才會浮現在意識中。早年回憶有如潛意識的自我語言或自我暗示,提醒自己耿耿於懷的重要需求(優越目標),必須極力避免的情境(自卑感),以及必須如何維護優越目標(行為動向)。早年回憶中隱含面對人生任務所需的資產,其復原力與困境之出口,以及尚未預備好的能力。

8. 解構與重構故事:心理治療的方向著重覺察自己是故事的作者、提升自主性、和重寫故事的勇氣,以及產生自我決定的動力。這也是阿德勒心理學被尊崇為勇氣心理學,以及阿德勒是正向心理學的鼻祖之因。

生命風格與生涯發展

阿德勒說不要問人生有甚麼意義,而是問自己要賦予人生甚麼意義。

生命風格是人生的主導線

阿德勒說職業的選擇受到生命風格所引導。生命風格是個體人生的主導線,指引出人生的目標和達到此目標的途徑。個體自己不會覺察所有的行為,都是受到生命風格的驅動,生涯即是從事符合人生主導線的活動。生命風格在潛意識裡指引生涯該如何的走,經過長年的自我訓練,顯現在職業的選擇上。

阿德勒曾經這麼解析一個精神官能症的個案:提案者描述:「他覺得自己很虛弱,他說虛弱和疲累不一樣」。阿德勒說,案主有咬文嚼字的現象,或許他對於語言或文字特別有興趣。這位案主可能比較適合從事需要用到文字,或抽象思考的職業。

另一個懼曠症的案例,他有一個早年回憶:「我四歲的時候,和媽媽在一個房間裡,我記得自己朝著窗外看,看著街上的人在工作」。

案主希望留在母親身邊受到保護,他的興趣是看著別人工作,這樣他就不會焦慮。案主對於人生的預備是「旁觀者」。當案主痊癒之後,適合從事需要用到「觀察力」的職業。這位案主後來在與室內布置有關的職業做得很成功。

阿德勒除了從早年故事解析案主的生命風格,也會看出早年故事和生涯有關的訊息。阿德勒舉例說,幼年喜歡玩士兵玩具,可能在為自己預備未來從事軍職,也可能是未來從事指揮者角色的前奏。幼年喜歡玩針線,未必將來從事裁縫業,可能為未來從事外科醫生做預備。(美國總統歐巴馬就職典禮時,第一夫人所穿的禮服是台灣旅美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吳季剛所設計。吳季剛在幼年便喜歡為洋娃娃縫製衣裳。)

阿德勒一再提醒,做解析的時候必須綜合其它故事、主述等訊息,最重要的是和當事人共同建構出故事的意義。沒有獲得當事人認同的推測,都是沒有意義的。

生涯發展是生命風格的展現,生涯的種子源自童年早期,兒童以其主觀的知覺和創造力,形塑其人生目標,引導著他奮力向目標邁進。阿德勒主張,學校需要儘早引導孩子思考:

「我希望未來從事甚麼職業?」,以及「為什麼我希望從事那個職業?」

阿德勒深信在適當的訓練之下,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作為,每個人都可以有成就。

人生任務與生涯發展:人生彈道的視野

阿德勒學派主張職業、社會關係、和親密關係是人生的三大任務,生涯發展是人生的一部分,和其他人生任務緊密相關連。個體必須對社會有貢獻,需要相互的關懷、分工和合作,才能擁有成功和有意義的人生。人生的成就嵌入在社會脈絡中,與個體的社會適應力息息相關。這些任務若要圓滿達成,需要具備社會情懷,和三種任務的平衡。

21世紀是全球化的生活型態,生涯的問題只是如何過人生的一部分。關於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成為現代人的價值觀,許多人選擇的工作即是考量生活各個層面的平衡。所以這個時代已經不能單獨談「生涯發展」或「職業輔導」,而更要有「人生彈道」的視野。在人生彈道的概念中,個體設計與建造自己的生活,工作生涯只是其中之一。「我如何規劃我自己的人生?」已成為新世代個體必須面對的問題。

阿德勒在百年前便已經指出,生命風格主導著個體如何回應人生任務的答案,亦即人生規劃循著生命風格這條主軸。個人追求的目標回答了甚麼是他所重視的、最能滿足價值感之所在,怎樣的人際環境,怎樣的工作環境,讓他覺得能成就其人生意義。生命風格指引出對個體最有熱情、最適切、最有價值感的工作領域,和服膺人生任務的要求所具備的行為法則。

二十一世紀的生涯環境

多變的生涯環境

Hall (1996,2004) 首先提出「多變」(protean)生涯環境、和多變生涯態度的觀念。Protean意指多變化的、一人能演數種角色的意思。Protean 源自希臘文的proteus,海神,能隨意變為各種形狀,以免被捕捉之意。今日的生涯世界,個體必須彈性多變,以免被「失業」所捕捉。

跟這個多變的生涯態度相關的概念是,「無邊界」( boundaryless mindset )的生涯態度。意旨不固定、不侷限在一個組織中,包括心理的移動和身體的移動。心理的移動彈性高者,能夠突破組織框架的思維,身體的移動力高者,能開放自己去尋找新的工作機會,在變動的生涯世界去探索和發現新機會。

在多變生涯環境的世代,需要具備多變的生涯態度、內在的價值觀、和自我導向的成功定義,以取代外在的成功定義(如晉升、加薪)。個體的心理移動和身體的移動容易被外在的成功定義框住,縮減了探索的可能性。內在心理的成功定義在於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個人的熱情所在、對個人的適切性和意義性。當個人能夠自我覺察、自我導向,握住自己覺得有價值、有意義、熱情所在,才能適應多變的生涯世界。

適應力:從自卑到超越

生命風格、壓力因應策略影響生涯適應。「換職業」是這個世代年輕人的生涯軌道,也是在其人生中必須面臨的考驗。壓力因應能力和個人特質攸關個體如何適應這個多變的、無邊界的生涯趨勢。在全球化的社會,多變的生涯環境中,具有多變與無邊界生涯態度的人,適應力較佳,能以正向因應的態度面對生涯的轉換。多變的生涯環境需要個體具備適應力,才不會被失業所捕捉或套住。當人無法達成此生涯世界的要求,會產生壓力和心理健康的危機。

如果不想被失業所捕捉,或被環境淘汰的話,改變與適應是人們面對多變環境的唯一選擇。人類的生存循著這個不斷改變與適應的軌道而努力,個體的生存也循著相同的原理,必須去適應人生任務對個體的要求。

阿德勒主張人的行為動力由克服自卑,和追求優越所驅動。從自卑到超越,便是一個適應的歷程。適應力即展現在面對困難時,有勇氣採取彈性、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困難,邁向合於現實的優越目標。這個歷程包含了檢視自己所設定的目標是否合於現實,願意調整幼年所建構的虛構目標,也願意改變雖然熟悉但是失效的行為模式。也就是適應力在於有勇氣解構幼年故事,並重寫符合現在和未來的生涯故事。或說放掉過去的舒適圈和執著,邁向充滿不確定性、多變的未來生涯。阿德勒曾說,成熟便是一種面對不確定性的能力。

生涯發展派典的轉移

生涯發展的新思維

20世紀的生涯發展有可以預測性的發展軌道,所以生涯的預備主要在職業選擇、職業認同,符合社會文化期待。

21世紀社會結構重組,經濟的全球化,和科技發展,打破了雇主和受雇者間的心理契約,改變了生涯發展的軌道,低預測性、高不確定性、低穩定性、低安全感,是多變生涯環境的趨勢,生涯發展觀需要有不同的思維,生涯發展理論也相對應的發展出新的論述。20世紀後期,自我觀念是生涯諮商的核心,然而在21世紀,它已經被後現代理論所取代,自我的觀點不是既有的存在,自我觀不再是問卷上所列的一些特質的組成,自我是個體所建構的主觀故事。

生涯建構論

Savickas (Savickas 等人 2009) 提出的生涯建構論,是21世紀生涯發展論的重要派典,重視人生規劃 ( life design )、生涯故事的建構、和生涯活動的規劃和實踐。生涯發展不再只依賴測驗分數、或人格問卷的側面圖解釋,來選擇適配性的職業。生涯建構論以阿德勒學派為理論基礎,採取行為目的論,和現象場的觀點,幫助個體發展多變的生涯態度,以適應多變的生涯環境。

生涯建構論主張生涯發展和成長史同步發展,個體的生命風格、統覺基模、私人邏輯影響其生涯的認同。個體的優越目標和人我關係,影響個體的生涯適應。主張個體的生涯在社會關係中發展出來,是一種關係建構論,個體的生涯發展嵌入在社會脈絡中。

Savickas(2005)從心理適應的觀點,提出個體的生涯適應模式。面對不確定性的生涯環境,除了需要有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須有克服焦慮的心理適應力。生活在在這個多變的生涯環境,每個人需要有快速而有效率的定向、探索、和決定。生涯環境既然多變,個體必須有個健康的心理工具來適應。他認為建構一個穩固的自我觀,是因應多變、不穩的、移動式的生涯環境所必須。

追求目標的成功與否和適應力相關聯。適應力有如生命風格回應人生任務的模式,適應力反映出接受不確定感的成熟度。從早年故事可以找到蘊含在故事中的適應力,以及個體所不足的部分—必須再精進與學習的能力。每個人的生命風格中,已經預備足以面對人生任務的行為模式,也隱含著預備不足、尚待開發的能力。其中,社會情懷是最重要的適應力指標,社會情懷比較足夠者,適應力相對也比較高。

生涯諮商模式的轉變

過去的生涯諮商重視自我瞭解,用測驗工具或問卷測量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職業能力、個人特質,得到客觀的自我瞭解。依照這個客觀的評量結果,去找到符合此自我瞭解的職業選項。基本假設是這樣找到的工作比較可能滿足和成功。

雖然客觀評量有其功能,但是只能測得客觀可見的特質、興趣、價值、和能力,無法得到影響職業選擇的更重要的心理層面因素,動機、人生目標、內在的自我信念、和他追求目標和克服困難的行動法則。這些心理層面是在多變的生涯環境裡,能夠不被失業所捕捉住的元素。

生涯風格晤談:阿德勒學派取向的生涯諮商模式

生涯環境愈不具確定性,愈多變,人們更需要具備自我導向的生涯規畫能力。生涯建構論關心人如何創造出現在的自己,生涯建構諮商在於幫助個體連結「我是誰」和「我在做甚麼」,從尋找工作,轉換到建構人生。

Savickas發展出生涯風格晤談 (CSI, career style interview),CSI提出七個問句,運用自傳記憶的技巧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echniques) 來建構生涯故事,幫助個體瞭解他自己想如何解決其人生問題,讓虛構目標和生涯目標形成連結。自傳記憶的技巧和阿德勒學派的早年回憶技巧乃異曲同工。

七個問題如下:

(1)最喜歡的角色楷模,(2)喜歡的電視節目、雜誌等,(3)喜歡的書籍、或電影等,(4)
座右銘,(5)喜歡的學科,(6)休閒嗜好,(7)早年回憶。

根據這些資料來建構一個生涯故事,故事中有:他喜歡怎樣的人生、什麼職業可以滿足這個目標、以及為什麼做這個選擇。

問這些問題不難,但是如何解析資料則需要經過專業訓練。解析個體的生涯故事,有如解析生命風格。故事中有人生目標和人生意義、個人的優勢、特質上和能力上的阻力、有尚未開發的資產、有不切實際的目標、偏誤的自我信念、和執著的行為模式。諮商師和個體共同探索,找到人生目標,發展優勢、克服阻力、重新定向、產生行動的勇氣。

生涯風格晤談非本文所能詳述,底下僅舉一個案例,說明運用早年回憶促進案主覺察焦慮、接納情緒、了解情緒的意義、以及發現優勢去克服生涯瓶頸。生涯發展無法和心理健康、人生風格、分開來探索和處裡。

早年回憶生涯諮商案例

一位年輕女性,在準備一個公職考試,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心中感到焦慮不已。她多年來未考上正式的工作職,每年都需面臨找工作的壓力。

早年回憶一

下午傍晚時刻,我住在山上三合院裡,家裡窮,當時沒有瓦斯,家裡還是燒柴的,媽媽交代二姐要教會我洗澡。姐姐眼睛睜得大大的,惡狠狠的告訴我,我現在教你一遍,你馬上就要學會,知道嗎?浴室的門沒關,我脫光光站在浴室內,我看著媽媽的背影,很想跟媽媽說我好害怕,但我沒說一句話,我知道媽媽在忙著煮晚餐,我不能在吵她。這個時候,姐姐把水潑到我身上,再一次地大聲告訴我,只教一遍,只教一遍,你聽懂了沒?我點點頭,我很專心地學著怎麼洗澡,也很快地學會洗澡,姐姐告訴媽媽,她的任務達成了,說我很機靈,教一遍就會了。我心裡想著,還好我學會了,不然一定有挨不完的罵。

早年回憶二

我坐在工地,我一個人孤零零地坐著,眼睛張的大大的,周圍出現了許多大人一直從我身旁走過,男男女女都有,有好幾個叔叔還會碰我的臉頰一下,跟遠方在做工的媽媽說我長得很可愛。我沒有任何表情,因為心裡很害怕,但不敢哭,因為我知道媽媽需要工作,我哭了媽媽就得回來照顧我。所以我開始學著裝作自己不在乎的樣子坐著直挺挺的,其實內心相當地緊張,就這樣渡過了不知到多少日子。

早年回憶是個體的創造,功能在於自我暗示。案主建構的故事隱含目前的生涯藍圖,在此藍圖中有其生涯的困難、對前途的焦慮感(自卑感)、追求的目標(優越目標)、自我信念、優勢、和人生的出口所在。但是個體自己不會覺察得到,這個自我暗示是潛意識的歷程。底下的說明不是完整的生命風格分析,僅舉例說明早年回憶在生涯諮商上的運用。

焦慮是面對未知的不確定所產生的情緒。焦慮感無法直接處理,諮商時可以從案主所建構的自我故事,來協助她釐清壓力源,並且引導案主覺察故事中的適應力,重寫一個自我賦能的故事。

1. 故事中的自卑感與優越目標

這兩個故事都有對母親的不捨,母親的苦是她的自卑感所在,她不希望看到母親辛苦。家裡窮,母親必須做工,想必案主希望自己能賺錢,讓母親有好日子過。現在或許找工作的意義已經不同,但是案主被這個故事「捉住」,不斷在潛意識裡暗示自己,賺錢可以讓母親過好日子,也得以減輕對母親的不捨。

她的生涯故事主題是「給母親幸福的日子」。」「母親不辛苦」是她建構的優越目標。這個優越目標加重了她的求職壓力,她累積了多年的求職挫折,潛意識裡那個引頸翹盼的「母親幸福」的目標,似乎還沒有達成。幫助案主思考現在的考試壓力,和長年累積心中的「母親幸福」的優越圖像之間的關聯。準備考試固然有壓力,但是如果能夠區分考試壓力和幼年期待母親有好日子過的壓力,將減輕不少壓力。好比肩挑的重擔裡有考試壓力也有心疼母親的石塊,她需要先把石塊卸下,只單純挑考試壓力的擔子,往前走的腳步將輕盈多了。

2. 故事中的適應力
(1) 這兩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社會情懷。她對母親的愛、希望母親不辛苦,是促動她不停止奮鬥的動力,雖然屢屢失敗但是仍然「直挺挺」的守住。
(2) 故事中都有「害怕」、和「緊張」。這是案主對自己的提醒。阿德勒主張如何運用特質比擁有甚麼特質重要。亦即幫助案主看到害怕、緊張對她的功能或意義,引導她看到情緒有促進行動的功能,就像在她的故事裡,害怕激發她專心地學習,一次就學會洗澡了。
(3) 案主建構的故事中,有獨特的情緒模式,在緊張或害怕的同時,她會以內在自我語言來督促自己,「我要專心地學著」、「我要裝作自己不在乎」、「我不可以吵媽媽」。她的情緒不會淹沒理性,反而產生自我激勵的語言,和行動力。自我內言幫助她度過害怕,害怕的情緒激發她「專心學習」,和「直挺挺」的面對困難。

當案主覺察這些珍貴的適應力之後,重寫了自我賦能的故事:

「我是ㄧ個能夠在情緒中保持理智,穩固自己,以行動力迎接困難的人。我將接納合理的考試焦慮,運用自己的適應力來克服考試焦慮,專注於準備考試」。

案主說,晤談之後她的確能穩住自己,不再那麼慌亂,在準備考試的規劃上也清晰和有條理多了。

參考資料

Savickas,M.L., Nota,L., Rossier,J., Dauwalder,JP., Duarte,M.E., Guichard,J., Soresi,S., Esbroeck,R.V. (2009) Life designing: A paradigm for career constru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5,239-250.

Stein, H.(2005) Case histories. The Collected Clinical Works of Alfred Alder, Vol.8.& Vol.9.

Stoltz,K.B.,Wolff,L.A.,Monroe,A.N.,Mazahreh,L.G.,Farris,H.R. (2013)Adaptability in the work life task: Lifestyle, stress coping, and protean/boundaryless career attitudes.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vol.69, no.1. 66-83.

Stoltz, K.B.,& , M. (2017) The work life task: Adler’s influence on career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vol.73, no.4296-306.

Taber, B.J.,& Briddick, W.C. (2011) Adlerian-based career counseling in an age of protean career.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vol.67, no.2. 107-121.

本文章刊登於第32期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