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年會紀實 / 【2017年會紀實】[會後工作坊]現實治療取向青少年生涯自我探索媒材工作坊-「Do Go Card,謝謝你,我正在做的事」

【2017年會紀實】[會後工作坊]現實治療取向青少年生涯自我探索媒材工作坊-「Do Go Card,謝謝你,我正在做的事」

0

蔡芳晏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生


◎主講人:黃之盈 / 台北市立明德國中專任輔導教師 / 諮商心理師 / DoGo Card 媒材發想人

主講人黃之盈諮商心理師為現任明德國中專任輔導老師,為Do Go Card 媒材發想人,在工作坊中帶領大家實際使用這套媒材,並娓娓道來Do Go Card是源自回應實務現場青少年生涯輔導落實的需求,與依據現實治療取向理論發展而來。

生涯輔導只回應外部選校選系的需求有其限制,因此「必須發展能回應學生內在需求的媒材」的聲音也應運而生。從探索現實治療人們的五大基本需求(Want)開始,讓青少年的渴望、需求能被看見、懂得。之盈老師:「當一個人有機會被聽懂,他將不再感到瘋狂。」然後意識到現在表現出來的行為(Doing)是來自為了滿足需求,或是需求受到阻礙,例如嗆人的學生其實很在意他人、想被肯定。並協助青少年評估(Evaluation)自己現在正在做的行為與內心渴望的需求的落差: 現在做的事情是否能幫助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 如果不行的話,可以如何以哪些合乎現實、合理、並為自己行為負責的行動達成這些需求?(Plan) 即現實治療WDEP四步驟。

之盈老師也與大家分享許多青少年輔導的實務案例與工作上的注意事項: 跟隨青少年的脈絡,例如了解他們正處在覺得自己很獨特的發展時期,肯定與看見他們的獨特性; 使用青少年能理解、吸收的語言陪伴他們處理如自我形象、家庭、關係、課業、生涯或拒學、成癮等議題; 從只會說「爽、不爽」到能更細緻的覺察、表達更多樣的情緒等。當情緒太滿,「情緒」輪子變得特別大時,先照顧情緒的需求,而後認知、行為的前輪與情緒、生理的後輪也才能協調運轉,整部車能發揮其功能。也有機會交流兩岸學生輔導工作語言、內容的異同。

工作坊中實際運用Do Go Card媒材,探索目前五大需求中最想滿足的需求、了解自身優質世界的樣貌,並澄清對於滿足這些需求所需完成的目標,為了這些目標自己願意付出什麼? 可以怎麼做? 評估目前的現況,以及盤點所具備的資源、要滿足需求會有的阻礙。為改變的力量加值,評估繼續目前的做法會有的優缺點。最後依據上述訂定具體、簡單、可立即、可檢核的計畫。印象深刻的是老師提供在寫論文時運用此方法落實於現實生活的目標: 開機、打開Word、打3個字。正是這樣合於現實、簡單明確的計畫,可以促使人們更容易為達成目標而立即付諸行動。我也在體驗中發現自己有時會停滯不前,是因為不清楚目前正在做的是否有滿足我真正的需求。

不僅從自身開始落實,在輔導青少年生涯自我探索實務中,也能運用現實治療取向、Do Go Card媒材,以有趣平易的方式,協助學生時時評估與確認自己的行為與內在需求是否相契合,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真正能夠達到自己想要的,或是自己想要的能如何達成,才能擬定出有效、具體可實行的計畫,並據此付諸行動,實現內在需求。

本文章刊登於第27期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