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好書推薦 / 【好書推薦】這麼想就對了:哲學家教你破除11種負面想法

【好書推薦】這麼想就對了:哲學家教你破除11種負面想法

0

鐘穎 / 高雄中學輔導主任


書籍小檔案
作者:伊利特.科恩
原文作者:Elliot D. Cohen
譯者:蔡淑雯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2/07/09


從英文書名《The New Rational Therapy》(《新理性治療》)就可以知道本書是認知取向的分支,創始者Elliot Cohen 在師承Ellis 的認知行為學派後,輔以他個人的哲學背景,成立了ASCP(美國哲學、諮商與治療協會),並在各地推廣哲學諮商,近年來國內亦成立了「臺灣哲學諮商學會」,著手訓練自己的治療師,其積極的程度吸引了不少目光。

Elliot Cohen 認為,以邏輯為基礎的治療法和傳統的方法有所不同。在他看來,正向心理學忽略了人類困擾的根源:非理性思考。而其他理論則又太過強調非理性思考,忽略了解決方法的建構,但他所創立的取向卻可兼具上述優點。除了能替當事人找出非理性思考的根源外,又可以提供各種思維解藥供當事人採用。易言之,它提供了方法。在他的姊妹作《亞理斯多德會怎麼做?》中,曾經整理出不良信念的特定規則,並以實例配合這些規則仔細說明。這本書也同樣歸納了11 種致命的謬思,其中包括:強求完美、嚴重化、責怪、人云亦云、我做不到、跟自己過不去、操作、自我中心(上述8 類是行為和情緒的謬誤),以及過度簡化、扭曲可能性、與盲目的預測(上述3類屬於事件報導的謬誤)等。

這11 類謬誤都有專章特別處理,並且提供哲學的解藥以供對治。所謂「解藥」,指的就是在豐富的哲學傳統中,那些有利於辯駁特定非理性思考方式的論述。Cohen 透過他的哲學訓練,將東西方偉大思想者的精華予以整理,並詳細說明我們如何運用這些思維來對抗、矯正人類常見的非理性傾向。我在此處舉「強求完美」為例來說明,因為這是「人類最常見、同時也是最具破壞力的」,所以被放在第一章。在強求完美的思考模式中,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非如此不
可」,它傳達的是一種「堅持」,「要求世界必須符合某種絕對的標準。」

Cohen 對治完美主義的解藥有好幾帖,最令我受用的包括:1、接受人會犯錯,因為人天生就有所欠缺,不完美之處正顯示事物的本質是會改變跟損壞的。2、為發現未知的事物而心存感激,而不是強求絕對的知識,因為真理都是暫時的、可能的,可以不斷完善。3、用「偏好」取代「非如此不可」,他以史賓諾莎的論點為例,完美是人的想法而不是上帝的,上帝不會追求完美。4、焦慮源自我們想要控制外在世界的慾望,而不是控制我們意志可以決定的事。5、這是一個可能更好的世界。要接受世界會更好,而非完美。如果世界是完美的,那就不需要自由了。

一般人想接觸哲學跟心理學的原因,多跟生命受困的個人經驗有關。而藉助哲學或心理學的知識來探索與自助則一直是引領這兩個學科不斷演化的重要動力。心理學方面已經出版了不少相關書籍提供給有需求的人進行自我瞭解與療癒,但哲學一直以來則如高牆深溝,翻閱專業哲學書籍只會被複雜的討論跟術語所困惑,卻不見對個人生命有意義的討論。除了歐陸的存在主義較能將焦點放在個人有限的生命與虛無外,英美哲學的細碎化簡直令人厭煩,嚇退了許多有意透過哲學來省思生命的讀者。而這本書的最大貢獻就是在漫長哲學思潮裡的浩瀚卷秩中,有系統地整理出各家各派的思想,提供生命困頓的人一個簡要的指引,而不用擔心無從下手。在讀本書時,我就不斷地被許多饒富哲理的話語所打動,它們在在引領我去檢視自己的生活,從而增進了個人的覺察。我相信人是自我指導的,如果生活的前提有誤,就很容易不斷出現自我挫敗的行為,殊不知這些行為往往是依據錯誤的信念。哲學諮商的優點即在於此,它以邏輯為基礎幫助我們看見個人思考的謬誤,因而相當適合結構化地運用在諮商實務及課程教學裡。

然而,對於哲學諮商仍有兩點想法需要在這裡作補充:

第一,以哲學的悠久傳統與豐厚思想,這個以邏輯為基礎的治療法應該只是個起點,它大體仍屬REBT(理情行為療法)的脈絡,是更細緻、完整了,但遠不到別開生面的程度。哲學若想要在諮商領域開創新典範,單靠此療法是絕對不夠的。真細論之,存在治療或許更接近我對哲學諮商的想像。究竟哲學這門重視思辯的學科如何能在助人工作中另起爐灶,這點有待哲學諮商的同好們持續開拓。

第二,本書缺乏對治療關係的討論。過於重視思辨的結果將會忽視個案常在治療中出現的各種面貌,諸如「否認」、「抗拒」、或「操弄」等現象。不論你是否認同精神分析,但這些現象確實是諮商室的常客。在基本情感被滿足之前,當事人不易受惠於這種教學式的治療。心理諮商的開展無法脫離關係而存在。此書內容雖廣,卻未納入人類心靈的其他面向,照表操課的治療者可能面臨關係經營的重大挑戰。因此它提供的知識只能算當事人的自助手冊,而非助人者的指導書。以哲學進行治療時,其規範仍不應脫離心理諮商原有的架構。意義治療大師法蘭柯(Victor E. Frankl,1905-1997)嘗言:「沒有人之間的接觸,智慧是匱乏的。」易言之,治療者與當事人間若缺乏真誠接觸,任憑再多智慧之語亦無效用。

整體說來,這是一本對非理性信念的討論更加嚴謹也更為學理的認知治療書籍。以邏輯為本的治療取向會吸引部分思維功能較突出的當事人,他們往往有情感連結與表達的困難,但透過嚴謹的討論與思辯過程,卻可能得到有用的幫助。任一種治療方式都是有限的,它滿足了部分人的需求,卻可能對其他問題束手無策。我們當理性地看待這種侷限,真理畢竟是暫時性的,完美也僅存在於人的想像中,是人一廂情願的偏好而非自然的準則。然而哲學與心理學的再次交會仍是心理治療界的重要事件,蘇格拉底被稱作心靈的醫生,相當程度上,當代的心理師們都是他的徒子徒孫。心理學雖已在助人專業裡建立起有效的治療方式與規準,但過度仰賴技術的結果反使我們的思想源頭日漸貧脊,哲學的重新匯入恰是一劑我們需要的強心針!希望這劑強心針別僅自滿於「解藥」的開發,否則當真愧對「哲學」二字了。

本文章刊登於第26期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