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特別專文 / 【特別專文】TYS 台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參訪報告

【特別專文】TYS 台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參訪報告

0

李紫綾、陳幸琪、陳美心、陳紫婷、 康韋恩、郭芳瑄
鄭聿伶、鍾濰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輔系大學生


no25.20

一、機構介紹 ( 林素瑾小姐)

(一) 成立宗旨

因近年全國的青年失業率攀升( 民國103 年7 月:全國失業率4.02%;20-24 歲青年13.05%),比整體失業率高出二至三倍。進一步調查後發現青年失業者在求職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難主要為「對就業市場不熟悉」及「就業準備不足或技術不合」等因素。另外在調查當青年面臨職涯方向不清的問題時,發現其主要尋求協助的對象多半為父母師長、學長姐及同學,尋求職涯專業人員的比率較低,然而實際上幫助最大為職涯專業人員的協助,造成青年愛用度及實用度有落差的現象。因此為協助青年的職涯發展及規劃,提升職場就業力,進而達成協助其順利進入就業市場之目標,勞動局於103.3.24 成立了台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Taipei Youth Salon,簡稱TYS)。

(二) 組織架構

台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隸屬於臺北市政府勞動局下的就業服務處。組織人員約有10 幾位職涯諮詢員,皆具備至少5 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另外也搭配具人資背景或在好幾個領域中有經驗豐富的顧問提供諮詢。

(三) 中心環境

空間使用木質設計及黃色燈光的風格,帶給人一種親切、無距離感的氛圍。一樓為閱覽區,二樓則設有多功能活動區、團輔室,提供一對一的特色諮商室以及提供創業發想平台的討論空間。而中心每間諮商室使用台北各地方地名並賦予其不同的象徵意義,頗具特色。

(四) 青年調查

為了能使定期舉辦的各種主題講座是能夠貼近、符合年輕人的想法及需求,因此中心於每年每季中皆會透過臉書、官方網站及搭配抽獎活動等媒介做不同議題的調查,了解青年們的真正需求,並於最後公布調查結果報告。例如像是近期所設計的調查活動有「TYS 調查– 職場現形記」。

二、服務項目介紹

(一) 職涯發展評估

有需求的青年可使用網路線上預約職涯諮詢服務,每次諮詢時間約一小時,並且可依照個案需求不限預約次數。本中心現有12 位諮詢員,而職涯諮詢員也具有高度的專業性( 皆具備5 年以上的工作經驗與具備就業服務人員的乙級資格證照)。

(二) 職場體驗實習

針對的對象為年齡二十歲以上、具有本國國籍的大專在校生,提供相關的職涯服務,使學生在在學階段也可累積職場實務經驗,減少學校場域與職場間的落差,且與中心合作的學校或企業皆符合勞動法令,提供學生應予的實習津貼、勞健保等。另外在學校方面也設立了關懷輔導人制度,訪視關懷實習生;就業服務處方面則提供媒合、職涯評估、表揚績優、輔導人制度;在企業方面也設立了資深輔導人給與實習生指導、職業實習體驗的機會。

(三) 職涯成長支持

因為青年調查的需求及期望貼近年輕人的想法,而於一年四季中開設不同的職涯成長主題活動,且考量平日青年多需上班,因此活動日期多舉辦在例假日期間。八月暑假期間也會舉辦大型的職涯探索營,另曾舉辦九宮格、大富翁等活動。

(四) 求職服務

若諮詢者有所需求本中心亦會指導求職技巧,且進行求職後的追蹤關懷。

(五) 創業發想平台

提供欲創業的青年場地資源,鼓勵其創業的發想。

(六) 與學校單位合作

提供測驗、諮詢,或是辦理專屬某校的講座專題,安排探索活動或是履歷表、面試演練。主要是由學校端直接與中心連絡,而有這樣的服務。

(七) 未來趨勢

中心表示,未來將會辦理一些給高中職老師的相關講座,培育種子教師。讓青年職涯探索從高中職端可以更扎實的開始。

三、問答Q&A( 實習媒合、其他)

1. 通常貴中心如何與實習單位進行合作洽談呢?現階段有和哪些單位進行合作?

Ans:由就業服務處中既有的合作單位主動去開發,並也依照學生需求優先與行政或行銷相關單位合作。有與微軟、台新、玉山等傳統的大型公司合作,現在也主動開發與新創公司的實習合作,因新創公司較不受科系限制,主要看溝通及表達能力,對實習的概念也較模糊。

2. 進行實習生媒合時篩選的條件可能有哪些?申請者還必須具備哪些先備知識或能力?

Ans:中心主要是學生及企業的媒合平台,篩選部分主要還是由企業負責。

3. 過去媒合成功的實習生,在完成實地實習後,曾給予哪些回饋?

Ans:過去有二到三位的學生成功轉為正職、繼續留在企業中服務,他們通常較願意付出、不太計較、對於實習也具有較正確的觀念,例如想了解企業面貌、希望先有工作經驗,而非薪資的重要性。

4.「職涯顧問」與「職業諮詢員」兩者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工作內容之差異為何?

Ans:職涯諮詢員主要處理較綜合性、複雜性的問題(如職涯方向較不清的對象),並再搭配具人資背景或經驗豐富的顧問做些業界的分享。

5. 貴中心資源豐富且發展卓越,對於就讀相關科系學生身分的我們在職涯就業上能否提供一些建議?

Ans:我們科系所具備的助人者特質往往能使我們更融入職場生活,也會受到客戶或主管的愛戴,這是我們在訓練過程中與其他科系較不一樣的地方,發揮此本質也將對我們的生涯有所助益。

四、小組所得與感想

經由這次的台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參訪經驗,以及它組參訪分享,本組認識到許多求職助人機構在運作上的細節,以及不同機構間的異同、各自具備的長處與可能面對的困境,而這次的經驗與報告同時也啟發了我們對於這類機構的一些想法,茲將本組所得與感想整理為以下幾點:

1. 專為青年人設計的求職協助機構,補足過往新鮮人銜接社會的空白期

每每提到求職中心或是相關的詞彙,映入腦海的無非是失業的中年人面對求職中心服務員的畫面,然而,初入社會的青年學子,可能因為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對於自己能力長處所可以對應到職場領域,甚至於未來的工作進路都是懵懵懂懂,但是大部分社會上的想法可能都是希望讓年輕人自己跌跌撞撞開出一片天,卻甚少有人會主動關注如何協助他們並且加速這個歷程。

「對於提供企業及青年的實習媒合,我好像是第一次看到,對於有心想認識產業的青年這絕對是很實際並且很有效的方式。」
「…也可能因為多數人對於政府成立的機構容易認為是在幫助弱勢族群,所以不會主動尋求職涯發展中心這樣的機構的協助…」
「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留意到我們這個年齡層在就業上遭遇的瓶頸,針對現況加以調查、探討原因,進而提供對應的資源與服務,我認為很難得也很用心。」

而青年職涯中心的成立,便為了我們這個世代裡,還在尋找自己前進方向的那群人,提供了一個穩健的依靠。透過他們提供的諮商與晤談服務,可以很有效地讓不同的世代連結起來,減少畢業後的茫然感與壓力,不在讓畢業與失業成為一個同義詞。

2. 官方網站整體設計清晰簡約,對於使用者友善的特性,有助於吸引其目標對象

許多政府機構的網站設計呈現上相當的複雜,一方面這些網站可能是作為內部人員辦公使用,而另一方面網站的主要使用者可能較缺乏一些e 化資源的使用經驗,因此甚少會對網頁內容做出調整與改善,致使一般民眾若想要接觸到這些資訊時總是備感困難,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族群。

「在網路的資訊上面,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的網站條列清晰,讓我在還不清楚狀況的時候也能夠輕易操作…我認為網路的資訊對於青年來說是擅長並且方便取得的,網頁的設計正符合了這樣的便利性。」
「…而開始瀏覽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的網站時,就已經看到這個中心積極而努力地嘗試與許多其他公部門更貼近年輕人的決心。」

這樣簡約清新的網頁設計,除了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之外,其實可能也變相地提高了青年職涯中心目標客群的使用意願,以及該中心資源的觸及廣度。透過組內成員的感想可以發現,這種網頁風格對於他們而言是相當親近的,並且有相當的意願會介紹給其他人使用,因此,如何針對網路平台的設計與風格進行調整,以提高資訊散布率,或許是相關類型機構可以思索的方向。

3. 官方的主動介入可以降低就職風險,以及對相關資源進行統合

對於初次接觸職場的年輕人而言,最應關注的,並非第一份工作的薪資為何,而是自己的勞工權益是否有受到關注與保障,而與一般民間求職機構與網站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台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在青年與企業之間不僅僅是扮演著媒合的腳色,同時也是一個企業的監督者。

「…(中心)確保企業主符合勞動法令、有實習津貼跟勞健保,甚至設置關懷輔導人,種種服務都有助於有實習需求的人更快速的找到有保障的實習機會。」

透過官方角色介入,對於初出茅廬的新鮮人而言,可以無後顧之憂地開拓自己的就職經驗,而對於企業而言,則是有更多可以精進與檢視自己的機會,拓展自己的名聲。除了監督與媒合的功能之外,官方同時也可以扮演資源統合者的角色。

「…組內討論有組員提出政府採BOT 或外包方案的方式下放給民間機構,相關的補助資源由政府提供,如此既可解決私人企業所受到的阻礙,亦可減少公私資源的重複性。」

坊間的求職資源相當龐大而複雜,因此才如上段所述,需求一個強力的仲介監督機構來進行調和,而在此條件之下,如果能讓兩者互助合作豈非更是美事一樁,由私人機構補足政府所欠缺的資源,而政府則可以為這些資源進行重分配,以提高民眾的使用率,並且,相對地還能為這些機構提供一些改善與扶助,這樣互助、監督、改善的合作模式是未來求職機構可以進行改進的方向。

然而,除了上述透過台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看到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該中心自身的優點之外,他們仍是有些部分可以再作改善與精進,下面將列出。

4. 相關類型的政府機構對於民眾而言相當陌生,普遍有觸及性低落的問題

「一般人面臨生涯抉擇或困境時,並不會第一時間尋求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的協助,多數人可能會以網路查詢104 等就業及生涯網站或詢問身邊有經驗者來進行生涯探索」

透過上述那段話,便能理解到該機構現時面臨的最大困境之一,如何讓機構的資源更被廣泛的認識,以提高一般民眾使用到這項免費資源的機會,而這樣的困境不單是該中心努力的方向,同時一直以來也是政府機構普遍需要處理的問題。若借鏡該中心的做法,則或許可以透過社群網絡的連結,以及使用者親善的官方網站設計來解決此類問題。

5. 中心資源使用已達飽和,觸及率低間接也導致新血無法流入

「…較可惜是(該中心)人力有限,了解機構服務性質的民眾較少數,但機構提供的服務以幾近飽和,擁有龐大的工作量…」

透過與中心服務人員的訪談可以知道,現階段除了觸及率較低於一般求職機構的這項問題之外,中心的人力資源缺乏也是一大挑戰,會有這樣的困境產生,很有可能便是觸及率低落所導致,民眾缺乏對於這類型政府機構的認識,自然便更不可能會有相關專長的人力投入其中,因此,若能改善觸及率低落的問題,在人力飽和的問題上想必也可以迎刃而解。

本文章刊登於第25期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