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好書推薦 / 【好書推薦】心理諮商師:拉開診療室的布簾,窺見心的療癒面貌

【好書推薦】心理諮商師:拉開診療室的布簾,窺見心的療癒面貌

0

 鐘穎 / 高雄中學輔導主任


「這是一種如果不能忍受沉默,就等於失格的職業。」

諮商師在做什麼?這一直是許多人會有的疑問。那小小的房間裡,兩個素昧平生的人談起話來,靈魂裡彷彿有什麼在流動著,糾結在一起的心情怎麼樣都無法化為明確的語言文字從嘴裡說出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從來沒有一本書能為我們說明諮商師這個職業,這當中其實有相當難為的因素。這包括了對個案的承諾,以及對自我空間的保護等原因 ,而在心理諮商中,「界線」一直相當重要,因此界線所帶來的距離出現時,諮商師的工作便跟著模糊起來。市面上偶而也會有蒐集案例發表成書的例子,但那往往是少數,而且裡面發生的故事往往經過美化,很難表達出諮商室內有時驚心動魄的碰撞,和有時劍拔弩張的對抗。於是乎,諮商師就像個謎,聽得見但碰不著。心理治療的內容更像墜入五里霧,想像總是多於真實。

作者最相葉月為了理解心理諮商的樣貌,花了7年時間研究採訪,最終決定用半報導半自我揭露的方式來呈現日本心理諮商的現況。如果個案是自己,那麼揭露出的資訊一定是最安全的吧!這本書就是這樣的作品。「如果妳想採訪這個業界,必須先瞭解自己。」最相葉月就這樣踏上了探索之旅,以一個學生兼記者的身份帶我們親炙日本諮商及心理治療界的大師們,感受他們的風采。包括推廣箱庭療法(沙遊)的榮格治療師河合隼雄,及創立風景構成法的精神科醫師中井久夫。

對於已經習慣使用語言來和個案工作的治療師們來說,一定會被書中那種「不需要刻意言語化也能治癒」的方式感動。那透過「意象」來取代言語和意識的療法,對許多人來說想必不會陌生,因為重要的是諮商師的在場與陪伴,而不是我們使用了什麼工具或技法。只要我們能讓自己作為一個穩定的存在,案主就有機會靜靜地讓自己沉浸入那言語到不了的地方。沉默的意義就在這裡,治療者與求助者兩個人共同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空間,在那裡,那些很難被說出口的東西,沈澱,然後流敞出來。對於那些以言語來進行的治療,在遇到沉默時往往容易失去線索,但這對箱庭療法反而是一種契機,能夠瞭解言語穿透不了的世界。

而在兩位大師的理念中,解釋也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欣賞,以這種態度建立起的治療關係才可能創造必要的空間,讓病人慢慢地從中復原。精神分析師們常犯的毛病是用專業術語包裹對病人的認識。伊底帕斯情結、阻抗、行動化,但病人的內心究竟感受到了什麼,卻仍然一片空白。治療師跟個案依然無法瞭解彼此,讓許多只帶著「理智」在工作的分析師深感挫折。如果讓我解釋這個現象,我會說它的無效其實肇因於治療者本身的分裂,分裂成理智的與情感的,後者在治療中缺空了,因而一直未能與案主產生有意義的連結,遑論療效。

諮商與治療的關係如何區分?就作者而言,「諮商本來是心理治療的一種,但就現況看來,心理治療卻包含在諮商當中。」這種專業與非專業之間出現意義反轉的現象,不僅在日本,連臺灣也是如此。心理治療可以說是更深入、更適用於醫療體系的專業用語,諮商僅是治療的一個分支,由人本心理學家Rogers率先採用。但在現實中,諮商的意涵逐漸擴大,適用對象則從病人延伸到一般的正常人,治療反倒成了諮商的一個分支,較常用來專指精神分析或認知行為理論的療法。其餘派別則因其人性觀更加重視治療關係的對等,因此多選用中性的「諮商」一詞來代稱心理治療。

本書亦詳盡地介紹了日本諮商的發展史,讓我們對鄰國日本的諮商發展有更完整的瞭解。作為對照,我在此處簡短地補充臺灣諮商史提供給各位讀者作為背景知識。

臺灣與美國相同,諮商的起源都是從教育體系開始發展的。最早使用輔導(guidance)一詞來稱呼。輔導工作的開創有兩個源頭。首先是1950年代中期,國民學校(國小)惡性補習的風氣猖獗,成為國小學童與家長的惡夢。另一方面,是因應1950年代的僑生教育,協助其適應台灣社會與生活。當時「輔導」一詞,是被視為一種「教育方法」來理解的,因而應被視為是「教育輔導」,而非現今所認為的「心理輔導或諮商」。

1957年,教育部送訓美國的教育人員回國,出版《輔導研究》期刊,編輯《輔導小叢書》,並於隔年成立「中國輔導學會」(今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由蔣建白擔任首任理事長,成為引進與介紹輔導理論的窗口。1960年,教育部指定國立華僑中學與省立台北第二女中(今中山女高)實驗輔導制度與實施方法,展開了實驗與試辦的工作。1965年,教育部延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來台協助設計職業輔導計畫。同年,台灣師大、台灣大學與政治大學也在中國輔導學會的協助下開始實施輔導與測驗計畫,推廣相關設施。此是台灣輔導活動的濫觴。

此時期的政府在輔導工作的發展中扮演了最為重要的角色。1966年,師大首先設立輔導組,培養正規輔導人員。1968年增設教育心理系,此外,1971年台灣省立教育學院(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亦創立了輔導學系,連同師大教育系及政大教育系,此三校四系成為台灣早期培養輔導人員的重要搖籃。諮商(counseling)一詞也隨著學校輔導工作的擴展逐漸與輔導混用,並刺激著輔導人員去想像一個更專業的角色認同。1999年,臺灣受到921大地震的影響,心理健康的照護受到國人重視,國內的臨床心理與諮商輔導界在多次折衷協商下,終於在2001年通過《心理師法》,並設置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兩種專業證照,心理諮商與治療進入新的歷史。

若以1957年《輔導研究》期刊的出版作為國內諮商工作的起源,那麼台灣發展諮商至今已有58個年頭,近一甲子的歲月了。在這段不算短的時間,從一開始政府的有意推動,由上而下地建立起輔導工作制度,培養專業人員。到後來民間力量的蓬勃,漸由輔導轉型為諮商(counseling),國內在治療理論的多元與實務力量的擴展之下,由下而上倡議了心理師法的建立。在這段歷史中,許多前輩一邊引進國外的理論,一邊摸索助人工作的本質,試圖為迷失的人類靈魂點亮心燈。之中或許有過跟其他不同專業領域的爭執,但絕大多數從業者矢志陪伴受苦者、探索心靈疆界的信念卻不曾改變。

「心靈的疾病,或許就像在分不清上下左右的黑暗中,最後終於找到的樓梯平台。蹲在這處平台的個案身邊,則永遠有治療師。他們靜聽沉默,耐心等待個案再次開口。當個案終於起身時,他們也跟著站起來。」

最相葉月的後記在我心中低迴不已。

本文章刊登於第19期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