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生涯電影院 / 【生涯電影院】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生涯電影院】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0

黃素菲 /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副教授


美國 / 2006年 / 彩色 / 113分鐘

 劇情簡介

國稅局查稅員哈洛(威爾·法洛飾)的生活平庸無奇,每天一成不變,生活規律的狀態已達乏味之境。有一天,他聽見一個女聲鬼魅般地複述著他規律的作息、行為。女聲的出現徹底破壞了哈洛的生活,而在這看似危機四伏、風雨欲來的氛圍裡,以規律為最高指導原則的查帳員邂逅了蓄意逃稅的無政府主義者──安娜,當兩人由敵對的立場轉而滋生愛苗的同時,騷擾哈洛(艾瑪·湯普遜飾)的女聲越來越猖獗。

透過醫生的轉介,向文學教授朱利斯·希柏特(德斯汀·荷夫曼飾)尋求協助的哈洛,在教授的指引下,赫然發現他的的生命正操縱在一位小說家──凱輪的手中,而自己竟成了小說裡的主角,更可怕的是小說的敘事情節與他的人生情節竟然同步發生,就連安娜都是小說家筆下轉折的傑作。小說家凱倫驚愕於筆下人物竟活生生出現,對於是否讓主角在小說結束時踏上完美的死亡之途,陷入徬徨。

哈洛細細品味記錄著自己生命軌跡的小說後,決定成就文學的藝術與生命的價值,讓文學家筆下的偶然與巧合同步發生,並決定藉此創造自己的死亡;而作者卻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改變了小說結局。哈洛與小說家戲劇性地攜手成就國稅局小員工的英雄事蹟。

「口白人生」由馬克福斯特(Marc Forster)執導,他生於德國,成長於瑞士,就讀美國紐約電影學院,是好萊塢最具想像力的導演之一,其作品題材新鮮並具原創性。代表作有:2001《擁抱艷陽天》,2004《尋找新樂園》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榮獲配樂獎,並獲英國金像獎十一項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七項提名、金球獎五項提名並入圍美國導演協會獎。「口白人生」獲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原創劇本」、入圍金球獎「喜劇類最佳男主角」、廣播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2008馬克福斯特又拍攝極具特色的《追風箏的孩子》,深受好評。

 

電影導讀

無趣刻板的國稅局稅務員哈洛,讓我想到多數大半生投身職場,賺取穩定薪資的臺灣父親的身影,沉默、規律、死板、嚴肅、不茍言笑⋯⋯,有時甚至覺得他們就像空氣一樣,讓人無意間會忽視他的存在。我們是用了什麼架構在「評價」這種男人,以至於看不見「沉默、規律、死板、嚴肅與不茍言笑」的另一面,其實就是「穩重、自制、內斂、沉著與謙沖有禮」?而「穩重、自制、內斂、沉著與謙沖有禮」,不正是成熟的人被賦予的正向特質?也許相較於像哈洛這種沉默、規律、死板、嚴肅、不茍言笑的男人,我們會比較欣賞「活潑、變化、創意、輕鬆與幽默風趣」,可是,「活潑、變化、創意、輕鬆與幽默風趣」,也可能意味著「輕浮、毛躁、沒定性、不正經與不識大體」。我們來做個正負「特質轉置」對照表比較一下,可能會更清楚理解,許多現象其實是陰陽相倚互為一體。

  • 自由是面對責任的議題

也許哈洛表面上是「沉默、規律、死板、嚴肅與不茍言笑」,非常欠缺「活潑、變化、創意、輕鬆與幽默風趣」,但是我們也許也看見哈洛鍥而不捨地找尋聲音的來源,呼應生命底層的騷動,面對被安娜吸引的事實。有時候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安娜」,可是經常是本能地逃開。哈洛不僅沒有逃走,他面對安娜的作為也無異於面對自己陰影的勇氣。原來,看人的眼光都是可以「自由」選擇的,把某人固定看成一個樣兒,是窄小的自我心靈被禁錮的反射,或許這正意味著,自己沒有能力用別的眼光去看吧!

no16-2

哈洛救了那個騎單車的孩子,不只孩子活下來了,父母得以繼續擁有他們摯愛的兒子,那個在求職版辛苦覓職後第一天上班的新褓母,也不必一上任就要面臨厄運。一個微小的改變會牽動著其他改變,這股力量像滾雪球一樣,一切的肇因是因為在等紅綠燈時,陌生人告知哈洛的時間比正確的時間提早了3分鐘。所謂「千鈞一髮」,其實是「剛剛好的巧」,也就是一切都是最好(奇妙)的安排。看似最宿命的命定觀,底層卻是豁達,正因為豁然通透、大度明達,才能自由移動觀點,做出最好的決定。

  • 她選擇法律系,餅乾卻選擇了她

本來念法律系的高材生安娜,因為享受烤餅乾給讀書會成員吃,而「烤」出另類生涯;她選擇法律系,餅乾卻選擇了她。那麼,她是要讀法律,還是要烤餅乾?所謂自由,指的是個體要為自身生活世界和生活設計、選擇與行動負起完全的責任,也就是做自己生命的作者。我們經常都是面臨著無所依據的處境,但同時又渴望依據和架構的矛盾中。「自主與依賴」兩者之間的張力形成了存在的衝突,因之,自由的議題其實是面對責任的議題。

因為政府預算中的22%是國防軍事預算,持反戰信念的安娜堅持只繳78%的稅,不惜觸法入獄而用拒繳22%稅款來宣示反戰。民主社會中看似卑微的小市民,卻能發揮出這種具有力道的自由選擇。臺灣民主運動中最彌足珍貴的,正是「平凡的選民」能不平凡地握住政治與社會的未來命運。因為政客需要選票,而市井小民握有選票,所以,卑微的選民某種程度上可以用選票來左右政策,或選擇符合其信念的政客來服務大眾。

  • 我們的決定,決定了我們自己

女作家被問到何以改變結局時,她說:「明知道自己會在什麼時候怎樣死去,而且可以有機會改變這個安排的人,卻仍然願意依照尋常去度過將死的日子,我們不是應該讓這種人活下來嗎?」是哈洛的「決定」改變了作家,進而回過頭來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有的決定都是自主的選擇,作家並沒有決定哈洛,是哈洛決定了自己!所以,沙特說:「我們的決定,決定了我們自己」(We are our choices.)。

  • 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中國人常說「安身立命」。「安」、「立」是動詞,「身」、「命」是名詞。「立」是樹立,「安」是安頓,「立」的層次高於「安」;「命」是精神領域,「身」是生理層次,「命」的層次高於「身」。也就是說,安身容易立命難;安身是營生求溫飽,立命則是發揮潛能自我實現。再稍加衍生一下,似乎可以這樣排列順序:生命>生涯(career)>職業(vocation)>工作。要有一份足可溫飽的工作,可能是最容易的(雖然失業的人仍然不少);要能在有生之年找到生命意義與依歸,是最困難的。「工作」是生計的層次,滿足了最基本的生理與安全需求。「職業」提供了職位或頭銜,使人獲得社會歸屬感與社會認可。擁有自己滿意「生涯」的人,將盡心盡力地經營人生志業,也會感受到自尊、自重與自我價值。而一個經營「生命」的自我實現者(self-actualizer),對工作所蘊含的價值產生認同,以致工作和休閒的對立消失,覺得工作就是遊戲,遊戲就是工作,經常在生活中體會到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進入最高境界的享樂理論──「存在享樂主義」(Existential Hedonism)。

說實在話,上述的狀態跟一個人的學歷、知識、財富或職位高低毫無關連。舉例來說,一位國中數學老師可以把教職當做是餬口營生的工作,週八晚五,有寒暑假,有退休金。他可以認定自己是一位「教師」,而感受到社會大眾或學生家長對教師的基本信任,知道大多數民眾都帶著尊重與正面的互動態度。他也可以把自己定義成「教育工作者」,將每一屆擔任過導師班的學生檔案完整記錄與留存,累積豐富的數學教學經驗,深知不同程度的學生需要如何引導,感覺到作育英才的責任與重要性,並從中獲得自我價值。最後,如果這位數學教師經常將學生的學習困難記錄下來,利用公餘時間自編教材,甚至作出高、中、低三種學習需要的版本,還做教學前後結果的比較研究,並且樂此不疲地繼續改進他的自編教材,這種投入在自訂的人生使命中,並以此為自我認同,將之納為個體自我的一部份,那麼,這就可以說是自我實現的人生了。

  • 我們如何對現實環境做出回應

一位教師可以活成四種不同的層次,同樣的,一位計程車司機也可以活成四種不同的境界。所以,重點並不是現實人生的處境為何,而是我們如何對現實環境做出回應,我們是否擁有為自己營生的自由。哈洛本來是為了生計而刻板行事的稅務員角色,最後他「選擇」依照作家的劇本,走向自己人生的結局。注意!哈洛是自己「決定」不再要求作家改寫劇本,這跟被動、無奈地接受結局完全是兩回事,至少他走到自尊、自重這一步了。劇中的女作家,顯然是一個「工作就是遊戲,遊戲就是工作」的人。她為了體驗死亡,不惜到醫院去接觸癌症患者,自己站到高樓體驗往下跳的感覺。至於安娜也是一位自我實現者,她捨棄法律而開起小店,救濟一些街頭浪人,也堅持自己的繳稅理念;她對現實充分察覺,接納自己、他人及周圍的世界,在許多面相上擁有自我實現者的眾多特質,例如自發、簡單、自然,關心自身之外的問題,體驗孤獨,擁有隱私需求和鮮活的鑑賞力,社會興趣濃厚,人際關係深厚,流露民主風範的性格,抗拒被世俗同化⋯⋯。

 

延伸閱讀

1.《伊凡.伊列區之死》(The Death of Ivan Ilych),托爾斯泰(Leo Nikolayevich Tolstoy)著,孟祥森譯,1995年,水牛

《伊凡.伊列區之死》是最讓法國讀者群大感震撼的俄國作品之一。書中描寫中產階級典型人物伊凡,描繪他可憐的空虛、無聊的野心和狹隘的自滿。作者以死亡為無形的引線,讓生命退回至原點,在殘酷的痛苦中,讓讀者思索人生與存在的意義。整本書可以說是托爾斯泰藉由主角人物伊凡之死,向全體讀者提問:「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些什麼?」或許托爾斯泰想告訴我們,主人翁伊凡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警覺到,自己投入權勢、名利與地位的作為,並無法取代人必須擁有為自己營生的自由,以及為自己籌畫人生的責任。

2.《陰影,也是一種力量:化內在陰影為生命動力的「榮格陰影進化論」》(The Secret of the Shadow: The Power of Owning Your Story),黛比福特(Debbie Ford)著,黃漢耀譯,2005年,人本自然

本書主要在討論每個人生命中的陰影及如何化陰影為生命動力。陰影,是我們最怕也最不敢面對的另一個自己。許多人表面上很有自信,內心卻常有莫名的不安與恐懼;或者你自認為夠堅強,意識底下卻有個害怕被人拋棄、害怕孤寂的靈魂。我們一生總在自己的陰影信念(shadow beliefs)中,上演著逃避自己和自欺欺人的戲碼。其實,我們的潛意識中,都藏著一把讓靈魂解脫的鑰匙,只要我們懂得開啟,就像《口白人生》中的哈洛選擇慷慨赴義,接受小說結局就是他生命的本然與應然。也許,一旦面對自己的陰影,我們就會發現,陰影其實是我們唯一的出口和解藥。

3.《時間線》 (Timeline),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 )著,何致和譯,2002年,皇冠

麥可克萊頓是醫學系科班出身,不喜從事臨床醫學工作,卻樂於書寫科普小說。他在這本小說中,以挑戰牛頓線性時間觀的物理學概念為基礎,提出多元空間論來鋪排小說情結。讀者不只是欣賞精彩懸疑的情節,也能順便吸收物理知識。還有,這本書也顛覆我們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生活觀。設想一下,未來的生活如果就像《時間線》所描述的那樣,我們可以穿梭在過去、現在與未來,如同《口白人生》中的哈洛被小說家寫出人生結局,你會像哈洛一樣坦然接受,還是力挽狂瀾、不顧一切地改寫結局?

本文章刊登於第16期學會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