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生涯專論 / 【生涯專論】偶發力—意外之所以美麗的原因

【生涯專論】偶發力—意外之所以美麗的原因

0

蔡蕙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生


 

我與Serendipity的相遇

去年秋天,我遇見了一個單字–“Serendipity”。 會注意到serendipity,是某次隨意瀏覽網頁時偶然發現的, 這個特別的單字很快吸引住我的目光,它讓我聯想到我2007年 在澳洲打工度假中的故事,其中一些被我銘記在心的事件不僅成 為我的回憶,也因此讓我在後來的生活裡更加有行動力與好奇心, 也更能尊重不同個體身處在各自脈絡下而展現的樣貌。

Serendipity,這個單字在愛電影的人們眼中也許有些熟悉, 2001年的好萊塢電影《美國情緣》的英文片名就是這個單字,說 的是一連串巧合的故事。這個單字是由英國作家Horace Walpole (1717-1792)在1754年發明的,它源於波斯神話故事《錫蘭三王 子》(The Three Prince of Serendip),錫蘭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 故事描述錫蘭國王為了磨練三位王子,讓他們徒步旅行各地,培 養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能力;而這三位王子總是能靠著運氣和智 慧化解危機。Horace Walpole將此神話寫成小說《錫蘭三王子》 時,便在故事的最後以Serendipity一字,來代表在旅程中在無預 警的狀況下發生的好運,以及從中學習到的智慧。 “serendipity”是指:在並非刻意尋找的狀態下,卻因意外、 獨特見解或判斷而獲得有價值事物的能力。(D’i az de Chumaceiro, 1999) 目前在台灣,serendipity被翻譯成「偶發力」或者「偶然 力」。

更細緻與具體地說,當偶發事件出現,觸動了經驗者醞釀已 久的思維,偶發力便閃現,將經驗者自身意義世界中的相關經驗 串起,進而形成對經驗者的意義,推動經驗者接下去的生命經歷。 身為曾經的打工度假者,當我深一層認識這個奇妙的單字, 了解偶發力需要的特質:好奇、堅持、彈性、樂觀、冒險(Mitchell, K.E., Levin, Al.S.,& Krumboltz, J.D.(1999)),讓我聯想到自己打 工度假時的狀態—為了應對不同的困難與挑戰,不停為自己加油 打氣,在不同的情境中調整計畫、適應環境,樂於進行各種探索 與嘗試,並且在這歷程中得到樂趣。旅行的時候,最喜歡遇上小 小的意外,那好像是甜點上面酸酸的漿果,總能讓日子變得更有 滋味。所以我和陌生人交談,隨興而為,讓人喜悅的生命力,在 這樣的生活態度下盈滿了我的內在。

 

偶發力與偶發事件之於生涯—善用機緣論

「偶發力(serendipity)」包含三項元素:偶然、機會、智慧。 必須經過兩個層次轉換,才具備偶發力。第一層,從不可預期的 意外中,看見機會。第二層,運用智慧,將機會轉換為實力。所 以光有「偶發事件」是不夠的,還需要「轉換的智慧」(單小懿, 2009) 。

聖誕節前夕的serendipity

2007年12月,我與男友借住在男友定居布里斯本的二伯 家,熱鬧的城市裡充滿了期待過節的氣氛,就在過節的前一 個週末,我突然發現,我的錢包不見了。錢包裡面,有四十 多澳幣,更重要的是有提款卡,我和男友的旅費都存在銀行 裡,靠的就是這張小小的卡片;卡片不見,就只剩下男友身 上的幾十塊澳幣現金!好巧不巧當天是週六,接著就是聖誕 假期,打電話到銀行報失,用不流利的英文溝通了半小時, 終於認清–我們要過一個極清寒的聖誕節了。

大餐取消、看電影取消、購物取消,我們在週日的晚上, 到了布里斯本的河畔公園,試著在沒錢的狀態下找樂子。我 們一人得到一瓶試喝的Pepsi Coke,很慢地在人群裡逛著, 看了煙火,最後加入了一群人,學著跳Swing Dance(搖擺舞, 一種國際標準舞),那個晚上我們的心情很對–沒有錢,但是 有彼此,而且放下了所有的扭捏作態,放開胸懷投入了當下。 我發現,真正的開心快樂,真的與物質無關,而是和重要的 人在一起,活在當下。

如果當時我們決定沒錢就哪兒都不去,如果我因為自責弄丟 錢包而懊惱不已,如果男友生氣而和我大吵一架⋯如果我們沒有 打算冒險,那麼,那幾天可能會是最難熬的日子。但是我們都珍 惜得來不易的相聚時光,都知道一趟來澳洲實在難得,於是「錢 包不見」成為美麗的意外。一直到現在,我們都記得那兩罐清涼 解渴的Pepsi Coke。

偶發力的產生,與「機會」息息相關,這個機會指的就是「 偶發事件(serendipitous event)」。學者們雖然對偶發事件的涵意 還有些不一致的看法,但大致而言,偶發事件指的是「個體在預 期之外、無法控制的情境下遭遇的事件,有時候個體會對偶發事 件以某種方式反應。」(郭瓈灩,2010),若個體在遭遇偶發事件時能夠敏覺,並且擁有「轉換的智慧」而引發偶發力,便能因而 對偶發事件有所反應或產生想法,進而使偶發事件對生命有機會 造成影響。

Mitchell, Levin與Krumboltz於1999年提出「善用機緣論」 (planned happenstance theory原譯為規劃的偶發事件理論)。規劃 與偶然,這兩個詞乍聽之下是矛盾的,這意謂個體必須是「計畫」 並且「易於接受」意外事件的發生。此一理論是生涯決定論中社 會學習論的擴展,強調個體不是只等著機會找上門來,而更應該 主動探索,增加偶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產生更多幫助生涯發展 的機會。

善用機緣論包含兩個概念:

1、探索意外發生的機會以提升生活品質: 善用機緣論建議諮商師幫助個案學習忍受模糊、不確定的情況, 並且培養探索與冒險的態度,將「未確定」重新界定為「開放的 態度」,個體以開放而且不僵硬的方式與世界聯結,因而能夠接 觸到大量的新情境和改變,而個體將之視為鼓勵成長與進一步定 義自我的方式。( Blustein, 1997)

2、人能夠培養抓住機會的技巧: 善用機緣論建議生涯諮商師可以促進個案培養五種技巧,當偶發 事件來臨時,可以意識之,並且創造與運用此機會作為生涯的轉 機創造。此五種技巧如下:

(1)好奇:探索新的學習機會。

(2)堅持:儘管遇到挫折還是盡力堅持。

(3)彈性:隨著情境改變態度。

(4)樂觀:將新機會視為可能達到的。

(5)冒險:採取行動來面對不確定的外在條件。

在郭瓈灩(2010)以及曾信熹(2007)的研究中都發現大多數偶發力 高的人,面對偶發事件實普遍存在著這五種態度(金樹人,2011)。 由此看來,雖然善用機緣論與「偶發事件」有緊密的相關,但絕 非空待好運從天而降,而是鼓勵人們培養「好奇、堅持、彈性、 樂觀、冒險」的態度,以開放積極的態度,歡迎意外的到來,將 意外視為成長與生涯發展的機緣。是以,金樹人(2011)稱之為「 善用機緣論」。

這與我們熟知的那句名言:「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有異 曲同工之妙,以淺白的話來說,或許善用機緣論便是在教導我們 如何成為「一個準備好的人」。從這個角度來看,許多對一個人 的生涯產生重大影響的「意外」,或許不純粹是意外。

 

一個對我影響甚大的「美麗意外」–一通電話

初夏時,在「生涯諮商專題研究」的課堂上,我有機會檢視 我生命裡另一個美麗的意外。 那個意外是一通電話,打來的時間是升大一的那個暑假,快 開學的時候。國小的導師打電話到家裡來,她恭喜我上了師大, 加入教育工作者的行列,然後邀請我參加師大慈青社的期初茶會, 那時候我醞釀著想參加某個服務性社團,老師打來以後,就順理 成章地參加社團了。

這通無預警的電話,對我而言是個重要的開端。因為在我參 加了這個茶會以後,我就逐漸地加入了師大慈青社,成為我大學 生活裡最重要的一個部分。社團的志工服務讓我有機會接觸不同 境地的人,堅定服務人的志願;社團提供了一個安全的舞臺,我 從只能跟隨的角色,成為能夠帶領的角色;社團的朋友們可以交 心共患難,讓我好有家的歸屬感,並讓我遇見一生的伴侶。

可以說,如果沒有那通電話,我的生命會完全不同。然而這個電話當然有其背後的脈絡,所以才會成為一通特別的電話。

一、貴人老師

雖然可能有很多巧合讓老師打電話給我,但如果不是這位老師 打電話來,我可能不會參加這個社團。

如果我要寫一篇名為「我的貴人」的作文,李美金老師一定是 主角,她帶我走出我生命中第一個低谷。國小時,我是音樂班的 學生,在那個人人都優秀的班上,不擅人際相處的我是被排擠的 小孩,國小三、四年級時的導師是個我無法求助的人,一直到了 升上五年級,換了導師,我們班上的氣氛才漸漸柔和起來,我得 到公平的處置,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最後終於也從艱困的人際關 係中慢慢找到一條生路。

因為是這位老師打電話給我,所以我當然會去參加茶會。

二、與慈濟的緣份其來有自

在升五年級的那個暑假,我參加了慈濟兒童佛學夏令營,在營 隊的最後一天,我的小隊輔在大團體當中說,我是「可愛的蕙如」。 我記得我哭了,除了家人,從來沒有人這樣說我是「可愛的」, 強烈的「被看到」、「被欣賞」的溫暖感受衝擊著我。

美金老師也是慈濟的委員,她每一天都會寫一句慈濟的「靜思 語」在黑板上。因為夏令營的好經驗,我總是好開心又好認真地 把靜思語抄在聯絡簿上;老師也幾度帶著我和幾個同學參與慈濟 的志工活動,如:淨山、探訪樂生療養院等。雖然這些活動在我 小學畢業後就沒有再參與,但也從未忘記。

三、佛緣

會滿心願意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我,在那之前就與佛教有些淵源:

1、當我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曾有一位比丘尼對媽媽說,她的女 兒很有佛緣。

2、阿公說,小時候我每次經過廟宇,總是會很慎重地拜拜。

3、小學一年級,全家參加佛光山辦的皈依大會,懵懂中跟著皈依 三寶。

4、小四時,我在家裡附近的普門寺學書法,總是早早就到,然後 在書法課前,我最喜歡看書櫃裡的佛經故事,那時候我對佛教 的裡解是「佛陀的教育」。升小五的暑假參加的佛學營,是這 樣心情的延續,每一堂課,都是好聽的故事。

我在說的是,這通電話之前的脈絡。我的人生並非由一通電話 推動,電話只是那個轉折點,在這一樁偶發事件、這所謂美麗的 意外之前,有著從我出生之前就開始鋪墊的故事。

 

規劃的偶發事件:意外不只是意外

2005年6月12日,Steve Jobs對美國史丹福大學畢業生發表了 一篇著名的演說,他說的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 怎麼串連在一起。他提到了他的身世、養父母對生母的承諾,以 及他進入大學讀了六個月後就休學,並且因此修習一門書寫字體 的課程,最後應用再麥金塔電腦的字體上,影響了全世界的故事。

「我再說一次,你不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來 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 相信,你現在所體會的東西,將來多少會連接在一塊。你得信任 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 法從來沒讓我失望,也讓我的人生整個不同起來(Steve Jobs, 2005) 。」

放在「善用機緣論」中來看,偶發事件就是故事裡的轉折。在 前頭的那一串醞釀與機緣的鋪墊下,偶發事件只是一個觸發點, 把前面的點都串起來,推動後面的故事進行。

明白這個,我似乎更能接受生命帶給我的各種意外事件,好的、 壞的、無所謂好的或壞的遭遇,都會是我在走的故事,走向那個觸發的點,推動我的天命。此番思考,讓我深深感受,源自於正向心 理學的善用機緣論不僅十分積極,更帶著靈性,提醒我要「安之若 素」,要真實地活在我的生活當中,感受每一刻,然後What will be will be。

 

本文章刊登於第11期學會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