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求職文化與組織發展 / 【求職文化】學校與職場沒教的就業學分(3)人和工作的關係

【求職文化】學校與職場沒教的就業學分(3)人和工作的關係

0

呂亮震/輔仁大學工商心理學博士/擺渡工商心理學專業社群召集人


筆者最近上Amazon了解美國近年來坊間所出版的有關求職方面相關書籍的內容時,發現一個共同現象,許多作者都不約而同的在最新版本中提到2008年的金融風暴,並且將此時間點視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認為自此時開始全球的就業市場在本質上將有重大的變化;筆者歸納其論點不外乎認為,企業對於用人選才將會更加謹慎,而任何有意轉職或就業的人也應該重新思考自己的求職對策才能因應這種巨變。

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美國並不是只有在2008年才出現就業市場的重大衝擊,從19世紀末開始迄今一百多年的期間就發生過幾次因為經濟蕭條所導致的大批工作者失業的現象,令人印象比較深刻的不外乎1929年起的經濟大蕭條所引發的失業潮,甚至有學者認為當初的失業狀況比起目前歐洲希臘、西班牙等若干國家還要嚴重;因此儘管有許多求職就業領域知名暢銷書作者(如歷年來其書籍已銷售超過千萬冊的Richard Bolles或是Jay Conrad Levinson等)以及專業求職輔導機構(如Five O’clock Club或是LHH等)都主張,現在的求職者應該用全新的思維來因應大環境的變化,但筆者認為以動態的觀點來因應就業市場的變化本來就是求職者隨時應該抱持的觀念,妥善運用因為數位時代的來臨所應運而生的新管道與新平台,如Google、LinkedIn、Twitter、噗浪、微博等等固然重要,但在這些應用方法或工具之下仍有其基本的人境媒合概念基礎必須有所理解,才能在求職就業行動上發揮最好的效用。

此基礎首推有就業輔導之父的Frank Parsons由其同事於1909年出版的「Choosing a Vocation」這本書中所提倡的架構,筆者把其內容簡化為「知己」、「知彼」及「媒合」三部分,其概念如下圖所示:

no.6

知己就是先清楚了解自身的各項條件,包括知識、興趣、技能、能力、性格特質、工作價值觀等等內涵,另外也得對外部工作世界的內涵加以了解,接著才能以自己的職場條件爭取符合要求的工作機會,此即為一種人與工作的媒合歷程;這樣的概念架構雖然至今已經超過百年的歷史,在這百年期間也有許多學者站在不同的典範立場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但在實務上,無論是從職涯的輔導或是從人資甄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架構至今依然適用且存在,因此我們在思考求職就業時仍可以將此架構當作行動的基礎。

筆者實際的田野經驗是,有些求職者並不知道該如何認識自己的職場優勢,有些求職者對於外部工作世界的內涵毫無概念,而有些求職者並不了解如何有效媒合自己的職場優勢和工作的要求與條件,因此在求職的歷程中始終無法順利就業或轉業;更嚴重的是,無論是在學校針對即將出社會的應屆畢業生或是就業服務中心失業轉業的民眾所做的訓練需求調查,有相當大比例的人都認為自己並不需要接受諸如求職管道選擇、履歷撰寫、面試溝通、薪資談判甚至就業後職場適應等相關的訓練;所幸過去三四十年來學術界對於求職歷程與就業調適等相關的研究已有非常紮實的基礎,實務界也有許多實踐的經驗可供參考,接下來筆者將採歷程的觀點分享如何在各個階段展現高效能的求職行動,請待下回分享。

本文章刊登於第6期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