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caservice@gmail.com
+886 903304301
    Home / 生涯專論 / 【生涯專論】解構「大師」,朝向後現代的對話:Gergen & Gergen工作坊之學習反思

【生涯專論】解構「大師」,朝向後現代的對話:Gergen & Gergen工作坊之學習反思

0

洪瑞斌 / 中國文化大學心輔系副教授


「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之創辦人吳熙琄老師一直在台灣推動後現代取向心理治療不遺餘力,近幾年來又努力促成「大師系列課程」,就是邀請國外大師級的後現代研究或專業工作者來台講授。作為後現代取向的愛好者及追隨者,筆者十分感謝有這樣的學習機會。

去年吳熙琄老師很不容易邀請到Kenneth J. Gergen以及Mary Gergen夫婦來台授課, 2014年10月3、4、5日進行三天的「談社會建構中對話與關係的新思維」工作坊課程,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辦理。課程講授主題包括:何謂社會建構–醞釀中的變革;建構真實與美好–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語言;社會關係中的自我–思考自我如何在關係中建構而來以及關係中的存有;對話與關係–衝突與轉化;社會建構的實踐與反思–分別從教育、諮商、組織與研究等方向來思考等。

由於Kenneth J. Gergen是促成心理學領域開始進行後現代轉向的重要推手及代表人物,也是著作本身的大師,所以當筆者聽到有這樣的學習機會,也就趕緊報名參與。而且是帶著向大師朝聖的心情前往。上完工作坊課程,我也將個人心得反思寫下來,並在個人FB網路社群分享,沒想到也收到不少同好的回響(初始文章張貼於個人FB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5209221
38145679&id=100006837214007&comment_id=1572873856283840&notif_t=like;本文有略加編輯修改)。現將此一課程學習心得、相關社群朋友之迴響、以及筆者再回應之交互對話內容再進一步分享到生涯發展之專業學會社群,野人獻曝的同時也期待更多專業社群夥伴更關注後現代的境況與思想,也有 機會更多激盪與迴響,實踐後現代的對話。

 

一、個人課程學習反思

解構之後,重要是如何再建構

美國的社會建構論或合作取向似乎已經逐漸脫離了解構或批 判的味道。當然我的接觸很有限,僅限於二次吳熙琄老師所邀 請舉辦的工作坊,包含Sheila McNamee以及Gergen夫婦。雖然 Kenneth Gergen在課程開頭的哲學立場依然提到了批判取向傳統 如馬克思與女性主義是社會建構論之根源,但感覺只剩如同註腳般的作用。不過,在廣義的後現代主義大傘下的成員,已經 有相互匯流的傾向,包括敘事治療及研究、行動研究、自傳式 民族誌等,都被相互援用並收納進去。 但其中有一個論點或主張是重要的,也是我過去一直思考的 問題:「解構之後,重要是如何再建構」。換言之,批判或解 構主義的傳統,擅長攻擊主流權威論述,拆解與暴露出意識型 態,讓人們對習以為常的想法或觀念,感到懷疑或重新思考。 但解構之後了呢?接下來呢?換言之,人是在其世界中持續生 活著,你摧毀別人的意義架構,然後走人,是種奇怪的介入方 式。或者,後現代主義者總不能無限解構,即便大師還是活在 生活世界中,也不可能不採任何一種觀點或視框。

美式的社會建構論或合作取向有朝向正向心理學之趨勢?

但是這二次工作坊美國社會建構論或合作取向有一種新味道 ,很像是與「正向心理學」的結合,不再問題化或醫療模式, 繞開問題解決模式。我會這樣說,主要是二次工作坊都演練了 一個合作取向的對話技術,即「Appreciative Inquiry」,基本上 它是以對話小組來操作,朝向回顧正向經驗或理想,再催化團 體成員相互理解與連結。Gergen說這最初是從企業或工商場域 發展出來,我不確定是否與「正向組織行為」發展有關,但我 可以想像這樣的溫馨而激勵的效果,確實是企管顧問的最愛。 例如讓專業工作小組討論「你工作以來最好的一天是甚麼?」 ;然後再思考討論「想一想如何讓最好的一天變多?」。

基本上,我是同意並覺得可以學習這樣的介入技巧,用於成 員間相互理解、同理、連結,甚至促進提升改變可能的希望感 。但我的問題是,在對話中除了促進相互理解、連結的介入方 法之外,促進相互解構或意識提升的介入方法應該也有其重要 性及介入時機。而從我過去學習(主要是從Argyris等的行動科 學或批判心理學等)這樣的方式或許類近於「Confrontational Inquiry」。但當我以及其他學員的類近提問都一直未被Gergen 所正面回應時,我心中不免更加確認我前述的猜測,「美式的 社會建構論或合作取向似乎已經逐漸脫離解構或批判的味道」 。而他們的解構與批判的戰場似乎僅限於其著述的書籍與論文 的學術戰場,而非在團體或組織介入的對話現場。

關係中的存有及自我作為核心基本假設

當然Gergen在其理論與哲學最終的收斂,還是有其重要焦點 ,主要是「關係中的存有及自我」(Relational Being & self) ,這項核心基本假設的提出,算是一個聰明而有用的立場與位 置,當然關係中的自我也非他的獨創。倒是課程最終的訪問, Gergen提供了有用(同樣非獨創)的建議,實務工作改變的嘗試 起點,「第一步是建立網絡,連結;跟他人談,整合出行動, 找到同志,開啟一個關係的過程,才能開始重要的行動」。

解構「大師」

如果抱持想更深入探討方法論典範、哲學觀的期待進入此次 課程,可能會有點失望。或許學員中包含不少研究生,對質性 研究也才初步接觸,因此課程設定之介紹知識是相對基礎的後 現代或社會建構論之方法論知識。由於先前我已在碩博士班受 到長期的方法論訓練,本工作坊相較來說,比較偏向初階課程 。但因為現場學員從學生到教授都有,也可以理解Gergen對課程 設計的選擇。

另外Gergen作為後現代主義學者,剛開始課程的一個說明有 其一致性,「在相關思潮或運動的過程,都會有代表性人物作 為明顯標誌,但他們也不一定是領導者」,或許有時他們只是 踏在浪頭之上。聽畢內心裡有些欽佩,也為自己正想拿書給他 簽名,以便沾沾大師之光而有些自慚形穢。孰不知,過不久大 會就宣布課程中會有機會拿書給老師簽名,而且實際上因為眾 多學員趨之若鶩,還花了不少時間在簽書活動。我心想這或許 是Gergen善意協助台灣低迷而辛苦的出版業,所提供的商業促銷 與搭贈活動吧。終究最後我還是拿書給Gergen夫婦簽名了!但看 著多數學員與大師開心相擁合照的同時,我心裡想的是,台灣 過去其實已有很多在研究或介入實踐的長期發展,或許我們該 動手好好整理自己的東西了,以促進後續的前進。或許是時候 可以試著降低對「大師」的迷戀了。

 

二、社群回響

郭人福(中國文化大學心輔所研究生)

我最近在唸敘事治療的時候也在思考解構這件事,畢竟當事 人還是生活在社會當中,在不斷的解構當事人原有思考模式的 過程中,是否對當事人回到現實生活中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造 成困擾或是無法融入,反而對當事人造成更大的困擾。

但昨天上了心理劇的課之後,我發現其實我把解構跟建構想 得太單純跟狹隘了,其實無時無刻我們都在建構新的傳承,但 當這些文化傳承變得不適應的時候其實才會需要透過解構的方 式,去重新找到適應的方式。

透過這樣的學習,我才比較能夠理解跟體會合作取向中,不 以諮商師為中心,而是尊重當事人的自主經驗去陪伴當事人看 看有什麼其他可能的方式,諮商師做的只是在過程中陪伴當事 人去體驗、覺察自己舊有的、不適應的文化傳承。以上為看完 老師心得之個人淺見,跟老師討論分享。

 

楊明磊(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副教授)

我的理解是:

  1. 解構的同時就正在形成新的建構,二者並不需要劃分。
  2. 關係中的存有與自我,似乎是源自海德格的「共在」,即「 存有」原本就是建立在與他人連結的前提上,並沒有單獨的或 與他人無關的存在或自我。
  3. 批判,需要以「理解」做為前提,否則即成各說各話或借題發揮了(目前社會中亂象的原因之一,是人們批判時是以曲解 對方為前提,而非理解,呵呵)。
  4. 由於理解與對話是個相互滋長的循環,因此批判也是屬於對 話的一種形式,或者說,批判的目的應該是期望產生對話。

 

周敘事(周志建;敘事私塾主持人、故事療癒作家)

我個人淺見:

  1. 解構是一個對話歷程、不是技巧。在解構的對話歷程中,或 許某些「建構」、已悄悄在對話的「雙方」進行中。
  2. 敘事的解構,想打破的是社會主流價值、「唯一真理」的概 念,從對話中,幫助當事人對其問題或狀況有其他更多元或另 類(alternative)思考方式的可能性。跟傳統「問題解決」的思 維不同。
  3. 後現代是「去專家化」的概念,所以像「大師」這樣的語言 我比較不會使用。但如果我在演講現場,我一樣會請Gergen簽名 ,那是一種「欣賞、認同」,不是把他當大師一般的「崇拜」 。做為一個敘事學習者,我自己也很小心、經常提醒自己:不 要因為站上「老師」這個位置,就沾沾自喜、自以為是、好為 人師。時時的警醒與反思、自覺,是一個後現代學習者的自我 期許。
  4. 我不認同、也不喜歡把敘事或後現代當作「正向心理學」看 待。後現代的目的在提供多元觀點及尊重當事人的「在地知識 」,因此問話方式跟傳統「問題解決」、「問題分析」的專家 模式大大不同。我們讓當事人看見他「有什麼」、而不是「他 沒有什麼」,如此看見,背後目的是「禮敬」生命、尊重生命 個獨性的人文態度,如使用「正向」的語言,會「簡化」後現 代的精神、甚至「誤導」。
  5. 使用「正向心理學」的其中危險性之一、是人會掉入「正負 」的二元對立思維,後現代想要解構的,正是「二元對立」思維。

 

廖欣娟(生命旅人)

觀看世界,不再迷戀外界,發展自己,不再固步自封。世界 是廣大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觀看自己生命歷史的 沈澱,是我們能再次成長的基石。加油!

 

Hui Hua Liou(劉慧華;台北市立大學諮商心理師)

我的想法是當文本po出來後,每一對話都是讀者與文本互動 所產生的,與作者或展開與其他讀者的對話,或許會因此展開 更多對話空間(擴展文本內容),持續對話內容(未知的)或 許會發現更多可反思之處。~因此每次想事情都有不同思考出現 ,這是我目前的情況,所以對我來說沒有唯一的真理或永遠不 變的知識文本。

 

Shu-Hui Liu(劉淑慧;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很中肯。感謝 Gergen、熙琄、瑞斌,再次提醒我好好學習學 習「深度的解構與批判+創意的再建構」。

 

三、筆者再回應:

因為是朋友希望我分享課程學習心得,所以在網路PO出來。 但因為是個人學習心得,所以文字使用很不精準,當然如Gergen 所說文字原本就有其模糊多義性。沒想到受到各位朋友的回響 ,這應該就是對話的精神吧!但怕有些誤解,所以我應該再澄 清一下。

  1. 說實在我並不熟悉或進入近期合作取向之學派,我比較熟悉 的是敘說取向的研究與治療以及夏林清老師帶進來台灣的「行 動科學」,但我猜應該都同屬後現代主義的大傘中,因此才想 分辨彼此關係。只是Gergen並未正面回應,或許各位朋友可以協 助回應此問題。
  2. 我個人相當感謝熙琄老師近年來,致力於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專家來台分享。對自己來講可以有方便而寶貴的機會直接向書 中、論文中的老師聽講及學習,真是難得的學習資源及機會。 對領域的社群來說,我也看到熙琄老師有深厚的使命感,一直 在推動社群發展的行動,我也十分感佩。
  3. 本文前述所欲解構的是我們對「大師」的象徵符號或投射式 認同,而非「Gergen」這個人,或是Gergen的文章及論點, Gergen的文章通常還是我寫作論述時很好的引用來源。我想多數 朋友應該可以分辨,但擔心少數社群夥伴誤解,就再說明一下 。
  4. 我自然同意解構-再建構是一個歷程或循環,不須嚴格區分。 但由於過去在典範的區分上,通常是將「批判與實踐典範」與 「現象與詮釋學典範」區分開來,批判取向的通常致力於批判 主流意識型態及意識覺醒的論述工作,詮釋取向的通常致力於 傾聽庶民故事與寫故事。我認為若近期的發展是相互匯流,我 自然十分贊成與支持。但也想更進一步瞭解此一匯流的趨勢, 以及實務或實作上如何整合與操作。
  5. 我不清楚海德格的「共在」(即「存有」原本就是建立在與 他人連結的前提上),是否是最早關係哲學的根源。但我知道 已經有許多重要學者的理論都直接建基在「關係哲學」上,例 如哈伯馬斯的社會交往理論;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 我-你」(I-Thou)關係及「相遇(encounter)哲學」。而後詮 釋學學脈中的高達美、呂格爾,以及原本較少被提及近期較被 台灣學者注意的列維納斯(Levinas),他們都有明顯的從「主 體性」朝「互為主體性」或「主體間性」的轉向。也因此我才 會說,Gergen理論與哲學收斂於「關係中的存有及自我」( Relational Being & self),算是與過去眾多強調關係哲學之學 者匯流。
  6. 我並不真的確定「後現代或敘事典範」與「正向心理學」有 匯流趨勢,因為前文只是憑上課經驗感覺,而非透過回顧研究 文獻及學術脈絡演進之工作,所以不能有此直接結論。我跟對 話夥伴的意見相同,所謂正向、負向的對話方法(像是 Appreciative Inquiry vs. Confrontational Inquiry)、文本、論述 必須交互出現,相輔相成。就如同大家一致的意見,建構離不 開解構,解構也離不開建構一樣。另外我可以明白「後現代或 敘事典範」與「正向心理學」之間借用可能的誤用或扭曲,所 以必須直接而謹慎面對二者間本體論、認識論之基本衝突與矛 盾。但,若能真誠面對不同取向或典範間之基本假設矛盾,任 何差異的學派或取向進行開放式的對話及融合嚐試,我是十分 樂見的,因為可能是創造與革新的起點。換言之,是配搭敘事 的「正向心理學」,還是配搭正向心理學的「後現代敘事」, 或者有其他可能融合型態?更何況「正向心理學」確實很值得 被解構,譬如華人文化的「正向心理學」或許不是「陽剛面心 理學」,而是「平衡的心理學」。因為「一陰一陽謂之道」,不是「二元對立」,而是「相生相剋」的太極之道。
  7. 我的提問自然來自我的過去學習背景,我的朋友中非常廣泛 多元從「左翼」到「右翼」(可能光譜間有「中間偏左」、「 中間偏右」、「中間」,也原諒我暫時使用如此粗糙的詞彙) ,我自己很喜歡這樣的多元並存。就像是這樣的工作坊,「左 翼」朋友大概沒空參加,而是忙於參與「巢運」以及努力推動 「人民參政運動」。」「右翼」朋友大概會覺得很奇怪,為何 要花錢花時間參加這樣的後現代〇╳#@*什麼的研習,因為明顯 看不出有何效用或好處。
  8. 但後現代的要義或許不僅僅是在「多元並存」,而是在於「 持續相互理解與對話」。從後現代社會的境況來觀察,確實有 更多元的意識型態與價值觀存在,但文化戰爭仍持續進行,依 舊上演佔領、吞噬、消滅的戲碼。換言之,重要的不是繼續強 化分化「左-右」、「主流-邊緣」、「進步-保守」⋯⋯等,一 組組的對立族群;而是讓更多人在對話或關係中理解,每個人 心中都可能存在「左-右」、「主流-邊緣」、「進步-保守」⋯ 等聲音或意識型態,讓更多人能同時接納、理解與進行內外在 對話,便會有更大條件創造出族群間或對立意識型態對話的可 能。
  9. 基於如此個人之思考,我認為持續在對話與溝通中點燃多數 人心中的「小革命」、「微解構-建構」的重要性並不亞於風起 雲湧的大型社會運動(相對的「大革命」)。也因此我認為實 務上如何促動覺察、反思、相互理解、協商的對話或敘事方法 都很重要,也想多多學習與交換心得。總之,謝謝大家的慷慨 回應與對話!或許我們已經開啟了對話的起點,感謝。

本文刊登於第15期學會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